文 |饒言
2015年2月,馬孔多創始人艾國永以《百年孤獨》中理想小鎮馬孔多為名,創辦了一家體育公司。
在《百年孤獨》中,馬孔多是一個從無到有的烏托邦式理想化社區,象征著人們對于和諧、秩序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以馬孔多命名的這家公司,一定程度上也承載了艾國永對美好未來的寄托。在艾國永看來,馬孔多,是一個從無到有的地方,創業,也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我希望在馬孔多,與志同道合的同事們一起,書寫魔幻與現實交織的創業旅程。”
彼時,艾國永或許并沒有想到,他所帶領的馬孔多,多年以后,會成長為跑步賽道上一支異軍突起的新銳勢力。
9月20日晚,馬孔多2024秋冬新品發布會在北京召開,艾國永公布了一組數據。自2019年轉型跑步鞋服研發與銷售以來,馬孔多的年營收從最初的404萬元,到2023年的2.44億元,短短5年時間,翻了60倍。
馬孔多的迅速成長,對于關注跑步這個垂直賽道的人來說,確實讓人眼前一亮。一個如此垂直的本土品牌,為何能夠獲得迅速增長?在艾國永看來,用心和堅持,是每一個品牌成長的必經之路,馬孔多亦是如此。
自創立伊始,“跑步”始終是馬孔多的根基,轉型鞋服后,“如何讓跑者有更好的體驗感”,便成了馬孔多執著的追求。
而這些,也讓馬孔多獲得了大眾跑者的認可,“跑步就穿馬孔多”也已經成為絕大部分跑步愛好者的共識。
運動鞋服市場仍是一個增長的市場。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運動鞋服市場規模達4926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增至5989億元。更重要的是,隨著消費者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增強,本土品牌在國內市場的影響力日益彰顯。
在艾國永看來,這不管對中國的本土運動品牌,還是馬孔多,都是一個機遇。而對于馬孔多,艾國永有更多的想法,“我夢想中,未來的馬孔多,是可以成為像Lululemon、On昂跑一樣的品牌,一是做出出色的產品,二是做出品牌的調性,三是以全球為市場。”
不斷創新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市場和營銷的多管齊下,都旨在將“跑者”的理念向更縱深推廣。在廣袤的中國市場,對“跑步”的推廣,還遠未結束。
“堅持原創設計”
近幾年來,國內對跑步熱情的高漲是有目共睹的。
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到2019年的5年間,中國的馬拉松賽事數量增長了超過30倍。中國田徑協會統計的數據亦顯示,2023年舉辦699場馬拉松,總人數參賽人數超過600萬。
這一規模仍在增長,以剛剛過去的9月22日為例,這一天,國內可統計的馬拉松近30場,參賽人數近50萬人,而這,僅僅是2024年下半年賽事的開始。
每一個數據的增長,背后都是可供挖掘的消費需求。2023年的數據顯示,30.21%的跑者在運動防護用品上的消費支出超過2000元。
但市場也是擁擠的。
在高速增長的市場規模吸引下,國內外品牌爭相搶入跑步賽道。不管是以耐克、阿迪達斯、Lululemon等為代表的國外品牌,還是特步、李寧等傳統國內品牌,紛紛加大對跑步賽道的布局,更有不少專注于跑步賽道的本土品牌在近幾年迅速崛起。
在諸多產品中,如何選擇最合適的產品,是每一位消費者在選購運動鞋服時,最難以決策的事。
“在選擇產品時,我們更加注重產品的功能性和舒適度。”不少跑步愛好者對《聽筒Tech(ID:Tingtongtech)》表示,舒適度和功能性,是選購運動鞋服時最重要的衡量指標。
這正是馬孔多所追求的。自2019年轉型以來,馬孔多始終遵從跑步的專業性,堅持原創研發,并將“做科技跑步裝備引領者”貫徹到產品的研發上,在舒適度和功能性上狠下功夫。
做跑步鞋服產品5年多來,馬孔多積累了不少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專利。
以在跑步裝備中司空見慣的短褲和長褲的后腰手機兜為例,便是被馬孔多放大和創新的。備受跑者喜歡的后腰防水手機兜,也是馬孔多的一個實用新型專利。
不少跑步愛好者強調了對馬孔多這一設計的認可。
一位跑步愛好者對《聽筒Tech》表示,雖然是一個看上去很小的功能,但卻是跑步時的“剛需”,“跑步時愛出汗,或者碰到下雨,這個小小的功能,很好地保護了手機。”
這只是馬孔多對產品諸多探索中小小的一部分。
在此次秋冬新品發布會,馬孔多一口氣發布了9款新品,包括長恤、夾克、棉服等,這些產品,或是馬孔多此前從未涉獵的全新單品,或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較大的升級創新。
在發布會上,馬孔多揭曉了產品研發的七大科技平臺,分別是汗水管理系統、溫度管理系統、肌肉管理系統、多口袋管理系統、夜跑安全管理系統、收納管理系統和輔助管理系統。
圍繞著這七大科技平臺,馬孔多完整搭建了2024秋冬跑步裝備的全體系。
而在七大科技平臺,都緊密地貼切跑步愛好者的需求。在發布會的直播間,有跑步愛好者直言,不管是多口袋的設計,還是夜跑安全管理,每一個細節都是體現了馬孔多對產品設計的用心。
在此次發布會上,馬孔多將主題定義在“極競未來”,在介紹2024秋冬新品時,馬孔多常務副總裁兼設計總監李琛也對本場發布會的主題進行了解讀。
“極,代表極簡主義風格;競則表示競速,指的是馬孔多聚焦跑步運動,致力于打造跑圈內頂尖的專業產品;未來則意味著不斷創新,運用最前沿的科技和工藝,還要融合設計美學,為跑友提供最專業、最時尚的跑步裝備。”
這一主題,深度解讀了馬孔多對產品設計的理解,李琛亦坦言,“多元化的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都應有權選擇他們認為合適或喜愛的跑步穿搭。衣著不僅僅是功能性的,更是文化、身份認同和個性展現的一部分。”
而在艾國永看來,無論是專業性,還是舒適性,保持產品的原創設計,將是馬孔多所持續追求的。
艾國永始終認為,“原創是‘中國產品’到‘中國品牌’的必由之路,雖辛苦而必得為之,因為舍此別無正途。平替成就不了品牌,平替的產品也不會讓富有思想的中國消費者信服。”
“和用戶做朋友”
產品研發固然重要,但市場從不缺產品。如何讓市場更好地接觸和接受產品,并讓用戶忠于產品,同樣是每個品牌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
在馬孔多,“粉絲”之間的互相傳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每當身邊有朋友加入跑步時,我都會向他們推薦馬孔多的產品。”這是不少跑者愛好者的共識。
發布會當晚的主持人歐陽夏丹亦承認,當她開始跑步,在向身邊的朋友咨詢如何購買裝備時,大多數人向她推薦了馬孔多,現如今,歐陽夏丹也是馬孔多的忠實用戶之一。
和歐陽夏丹一樣經歷的人不在少數,“跑步就穿馬孔多”,不僅僅是一句口號,也成為跑步愛好者的潛意識。
但用戶的忠誠度并不是一天養成的,在馬孔多,對跑步文化的傳播,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目前,在馬孔多旗下,擁有“馬拉松助手”和“全民跑步”兩個新媒體品牌,新媒體矩陣已成規模。據艾國永介紹,目前,馬孔多全網粉絲510萬,下單過的消費者超過200萬。
馬孔多的用戶,一部分來自馬孔多過去舉辦賽事的選手,一部分正是這些粉絲。
在艾國永看來,正是這些用戶讓馬孔多活下來,并取得了高速的發展,“如果沒有這個粉絲基礎,從零開始打造品牌肯定會比現在更艱難,所以我們打心里感謝這批種子用戶,而且,我相信有一些到現在還在支持我們。”
對于一個年輕的品牌而言,不但要“有用戶”,還要“留存用戶”。
要讓這二者取得最好的成效,最好的措施之一便是從用戶角度出發,用產品和服務說服每一位消費者。
為了更好地貼合用戶的需求,在馬孔多,不少員工本身就是產品體驗官。艾國永自己同樣是跑步愛好者,他跑步超過10年,參加過多場馬拉松賽事,他始終堅信,“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思考,才能真正貼近需求。”
除此之外,馬孔多也高度重視用戶的反饋。在運營的跑步群中,每天都有大量產品反饋,馬孔多就在這些意見上反復改進,在向跑步裝備轉型的幾年里,產品研發一直是馬孔多的核心關注點。
對于馬孔多而言,為用戶做好服務,同樣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為了提升一個年輕品牌的口碑和用戶認知度,一開始,馬孔多面對消費者時,便選擇了讓利和妥協。比如在售后方面,有些售后要求超出合理的范疇,例如將吊牌剪了,或者超過了售后時效,馬孔多還是會盡量滿足用戶退換的要求。
絕大部分用戶對馬孔多的服務和價格體系認可度均較高,一位跑者愛好者便對《聽筒Tech》強調,近年來,他購入的馬孔多裝備較多,一方面便是產品細節到位,另一方面,也在于性價比高。
不過,競爭已經相當激烈,商業世界中永遠會有新生力量涌現出來。而且不少新創跑步品牌和馬孔多一樣,想要一手抓流量,一手抓產品。
艾國永也感受到了壓力,“眾所周知,現在國內稍微好一點的行業,都會特別‘卷’,跑步裝備市場顯然并不例外。”
不過,艾國永亦表示,不管外界風云如何變幻,馬孔多依然會堅持做好自己,即在產品上走專業之路、科技之路、原創之路,“我們相信,要想在市場上‘脫穎而出’,首先要在產品上‘脫穎而出。”
(頭圖及內文配圖均來自馬孔多。)
(聲明:本文僅作為信息交流,不構成任何投資參考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