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能干翻合資車的底牌出現了,這也是比亞迪短短幾年一路殺到國內第一,全球第三的原因(7月的全球銷量排名中,以31.56萬輛的銷量排名全球第三,僅次于豐田和大眾)。
這兩天比亞迪公布了一個讓人非常驚訝數據。上半年累計銷量161萬輛,全國第一的情況下,比亞迪單車利潤在所有車企的位置卻很尷尬,因為太低了,僅僅8450元。作為對比特斯拉單車利潤2.26萬,長城汽車1.28萬,吉利1.11萬,這些主流車企都超過比亞迪。
那問題來了,不是說比亞迪除了輪胎、玻璃,大到三電技術,小到一顆螺絲釘,全都是自己研發、自己生產的嗎?理應比其他車企采購供應商的零部件單車利潤更高才對,怎么會這么低?
當我看到另一個數據的時候,突然都明白了,也是比亞迪為什么能在眾多車企中脫穎而出,干翻合資車的原因。
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投入研發費用達到200個億,而比亞迪上半年凈利潤一共才136個億,要是研發投入少一些,利潤率立馬翻番。
大家還記不記得比亞迪靠什么強勢崛起的?沒錯,當年的dmi混動技術,憑借動力強悍,油耗卻很低的剛需正面將日系車一直以來的優勢打殘。這才有了這兩年,日系車銷量持續暴跌的盛況。
而DMI恰恰是比亞迪高研發投入帶來的結果。一炮打響后,比亞迪更是加大投入力度,最新的技術一個又一個,易四方,仰望U8實現原地掉頭、水上行駛、云輦P主動式液壓懸架,120公里時速爆胎安全控制等等,云輦、DMI、刀片電池、e平臺3.0還是全球唯一掌握三電技術的企業。
并且真正帶領國產車實現彎道超車,在電動化這條路上走出了自己的路,逼的過去的汽車強國直接放棄追趕的斗志,多家傳統汽車品牌砍掉了自己的車機、智能駕駛團隊跑到中國來投資中國車企,試圖分一杯羹。
隨著比亞迪國內銷量穩步增長,海外銷量大漲的情況下,未來,多家中國汽車品牌成為世界級車企,指日可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