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蘭溪市黃店鎮芝堰村看到,山清水秀、綠水碧波,潺潺清透的流水聲,讓這里充滿閑適和安逸。“別看村里現在這么整潔漂亮,以前都是泥土路,很不好走,水也沒這么清。”芝堰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寶昌說。
芝堰村地處蘭溪與建德交界,村中因有芝溪、水堰而得名“芝堰”,古時為金華、蘭溪、壽昌、嚴州(今建德)諸府縣之間的交通要道,過往商旅眾多、商貿繁盛。村莊坐北朝南、依山傍水、群山環繞,整個村落形成“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為格局的典型風水生態環境,既有桃峰聳峙、芝山起伏,又有半畝方塘、天光云影,美不勝收。2014年,芝堰村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芝堰村迄今已有850多年歷史,村內古建筑年代之早、數量之多、結構之精美、保存之完整實屬罕見,素有“九堂一街古驛棧、江南麗江芝堰村”之稱。位于主軸線月亮街上的九座廳堂建筑是芝堰村古建筑群中最典型的代表。它們分別是孝思堂、衍德堂、濟美堂、成志堂、承顯堂、光裕堂、善述堂、世德堂和世澤堂,其中衍德堂建于元末明初,是浙江省現存最早的民居建筑之一。這些古建筑有家譜記載,有匾額題記,建造年代明確,并且用材考究、工藝精湛,對于研究鄉土文化和鄉土建筑具有很高歷史價值。
近年來,芝堰村借助“千萬工程”東風,以打造“蘭芝風情線”為契機,依托古建優勢、水系文化先手條件,走出一條經濟富裕、生態宜居、和諧美好、產業興旺道路。一方面,依照修舊如舊原則,美化村內道路,對村中水系進行設計連通,推進“美麗庭院”建設,“赤膊墻”變身為古色古香的文化墻;另一方面,以“農村垃圾、污水、廁所”為抓手,全面開展環境整治、完善基礎設施,進一步夯實發展文旅環境基礎,充分發揮引領示范作用,為古村保護與活化利用樹立新標桿。
如何將美麗環境轉化為美麗經濟,給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一直以來,芝堰村就有種花優良基礎,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種植玳玳花,現有種植面積600多畝。近年來積極探索“花香經濟”產業轉型升級,與加工企業達成合作協議,推行“企業+合作社+村民”共富模式,2023年帶動村集體經濟收入28.4萬元。
結合“花香經濟”,村里加強以“花”為主題的養生菜及花茶、香囊等深加工產品開發,實現“以花促旅、以旅興業”。村莊變化也吸引越來越多投資者,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來源丨蘭溪市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