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我們說到文人壺,大家都會想到曼生和玉成窯的經典傳器,可能言談之中也會說到一句子冶石瓢,不過只是順帶。
瞿子冶此人想必玩壺久的人都不陌生,子冶石瓢大名鼎鼎如雷貫耳,而也是因為子冶石瓢名氣太盛,以至于人們說到子冶,只能想到石瓢,而對于其人確實不夠了解,或者說對子冶的刀筆,不夠了解。
瞿子冶原名瞿應紹,字子冶,號月壺,晚號瞿甫,又署老冶、壺公冶父。最善畫竹,蘭、柳亦工,兼能書法篆刻,他在紫砂壺上刻繪多是行書,又以梅竹雙清最為人所稱道。
子冶以王翚、惲壽平、黃公望、米芾等名家為理,刀筆刻繪頗有逸趣,我們下面就來看看瞿子冶的刀筆,看看他的文人意。
瞿子冶 王翚
此壺為典型的子冶石瓢壺,壺身為三角,重心于下腹,造型端莊敦穆,壺身銘“每為閑情拂硯池,十分憐汝更無詩,道人己似沾泥絮,也為垂楊立少時”,側旁銘“此天涯子題石谷畫柳詩也”。
壺另一側刻“石谷先生畫筆傾海內,求者動經年月,獨以拙作,故欣然捉筆立成數幅,何以得此于石谷哉?滋自媿耳”,側旁刻“十四夜漏下二鼓雪晴月皎書”。
此壺是子冶刻字最多的一把壺,內容便是論王翚之柳的畫意,并且子冶在之后的一把直壁高身筒壺上,亦作柳樹,并題銘。
瞿子冶 鄭板橋 金農
此壺同樣為子冶石瓢壺,壺身三角,重心下腹,造型端莊敦穆,壺身兩側便是瞿子冶以板橋、金農畫意所摹竹,并刻,竹葉畫意延伸于壺蓋,逸趣橫生,刻工犀利,疏密交錯掩映、枝葉生動自然,相應成趣。
金農之畫側銘:「冬心先生余藏其畫竹研,研背有竹一枝,即取其意」;板橋之畫側銘:「板橋有此一縱一橫,頗有逸情。子冶藏板橋畫,蓋仿梅花盦者。」
瞿子冶 惲壽平
此壺為小圓壺式,為楊彭年所作,瞿子冶摹惲壽平字,郭中孚繪書山水,由瞿子冶親刻。
壺身作山水人物圖,瞿子冶鐵筆鐫之,并銘刻畫家惲壽平詩“江南游倦落花天,海客披圖思渺然,春水綠堤煙霧里,此中應系孝廉船”。
此外第一把說到的直壁高身筒壺上,同樣摹惲壽平之文,亦談到其字號,南田。
子冶書與竹
不同于前面幾把石瓢,此為子冶的風格,蘭竹圖可見,子冶學而自用,所銘刻老竹寫意風格畫滋厚渾融的秀石與叢蘭,頗有出塵之意。
蘭同于竹,竹同于蘭,似蘭非蘭似竹非竹,刀法凌而不亂,竹骨剛健有力,竹葉清明秀麗,金石之味溢于壺身,蘭竹與壺融為一體,更顯筋骨。
純色紫砂 | 中國宜興
▼點擊下方卡片 了解宜興紫砂
感謝有你、歡迎轉發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