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經濟觀察 ◥
作者:月半
本文字數:2787字
建議閱讀時間:8分鐘
商業價值大幅下滑,自然令中國足協難以再用高薪打動名帥執教。
在經歷了十八強賽前兩輪的失利后,在主帥伊萬科維奇的帥位問題上,國足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地步。
0-7客場慘敗日本刷新隊史紀錄,讓伊萬科維奇飽受爭議。誠然,如今的中國隊與日本隊存在著硬實力的差距,但許多球迷和媒體認為0-7的比分并不能如實反映兩隊之間的實力,這個“鍋”更多地出現在主教練伊萬科維奇身上。
如果說0-7不敵日本讓伊萬科維奇在國內失去了信任,那么1-2遭到10人沙特逆轉的這場比賽,成為了壓垮伊萬科維奇執教的“最后一根稻草”。在中國與沙特的賽后新聞發布會上,有媒體當場向伊萬科維奇提問:“你是否會選擇下課”?
然而年過70的伊萬科維奇打起了“太極拳”,回應道:“這個問題不應該是提給我的,上場比賽是大比分失利,小組里的對手都很強,有日本、澳大利亞、沙特,國足目標是小組前四,我們正在向這個目標努力。還有8場比賽,我們本場的表現也比上一場更好?!?/p>
距離十八強賽下兩輪還有一個月多月的時間(10月10日客戰澳大利亞、10月15日主場對陣印尼),伊萬科維奇應不應該被換掉的問題,又再引起了外界的熱議。
伊萬的“飯碗”還能保多久?
“夢想要有,伊萬實現了呢”——這是中國男足在今年3月的36強賽客場對陣新加坡時,接機的中國球迷打出的口號橫幅。
對陣新加坡,是伊萬科維奇執教國足的首秀??上У氖菄阍谏习雸鲆?-0領先的大好局面情況之下,被新加坡在下半場連追2球。伊萬科維奇的首秀,未能取得開門紅。
在經歷了約半年多時間的調整之后,伊萬科維奇對于國足的調整和捏合沒有達到理想的情況。國足面對較弱的隊伍沒有必勝的把握,面對強隊也沒有還手的辦法。
在體壇經濟觀察看來,伊萬科維奇帶隊最出色的一場球在18強賽對陣沙特的上半場比賽中,無論是隊伍的精神狀態還是競技水平,都是近段時間以來最出色的。但可惜的是,這個時限僅有45分鐘。
在下半場面對少打一人的沙特,伊萬科維奇并沒有進行及時的人員調整。普遍觀點認為,伊萬科維奇在臨場指揮上出現了大問題,換人應對明顯遲緩,最終讓隊伍在面對大好形勢時造成逆轉。
自上任以來的6場比賽,伊萬科維奇戰績為1勝2平3負。從伊萬科維奇過去執教的幾場比賽過程和結果來看,國足沖擊世界杯的夢想,伊萬幾乎很難實現。
所以是否應該換掉伊萬科維奇的問題關鍵,在于中國足協是以什么樣的態度沖擊接下來的18強賽?是抱著學習經驗的態度,還是以玩命沖擊世界杯的態度,將決定了伊萬科維奇的下場。
根據《北京青年報》和《每日新報》等多家媒體的報道,中國足協還是選擇了讓伊萬科維奇繼續擔任主帥一職。如今看來,中國足協還是作出了最保守的選擇——繼續留任伊萬科維奇。
在體壇經濟觀察來看,10月份對陣澳大利亞以及印尼的兩場比賽,或許將是伊萬科維奇和的“生死戰”。從目前C組的積分形勢來看,排在第六名的中國隊仍然具有爭奪前四的希望,其中10月15日主場對陣印尼的比賽將是最關鍵的一場比賽。若國足一旦在主場再次失利,伊萬科維奇的離開將無可避免。
沒錢,還要換帥!哪有那么容易?
在體壇經濟觀察看來,伊萬科維奇不被替換的原因并非是單純的財務原因。有媒體報道,伊萬科維奇與中國足協簽訂的是階段性的合同,在每一階段完成了相應的目標后會自動續約。
在率隊打進了18強賽后,伊萬科維奇的合同相應地順延到了18強賽的小組賽。有消息指出,若要“炒掉”伊萬科維奇,中國足協需要支付其9個月的薪資(據傳年薪約為100萬歐元)作為解約費。
雖然這筆解約費用并不高,但對于中國足協來說也是一筆不少的支出。尤其是如今國足整體形象低下,商家價值處于低谷的形勢,令到球隊的商業收入大幅下滑。
根據體壇經濟觀察從中國足協官網發現,目前中國之隊合作伙伴只剩下五家,分別為耐克、中國平安、怡寶、蒙牛以及愛高體育。這樣的商業矩陣,無疑與國足上一屆12強賽的時候相距甚遠。作為參考的是,上一次國足打入12強賽時期的贊助商數量達到了11家。
換言之,國足的商業價值大幅下滑導致收入銳減,自然令中國足協難以再用高薪打動名帥執教。
更關鍵的是,選帥時間短以及國足如今面臨的巨大壓力,或許令許多名帥望而卻步。假設中國足協選擇在此時更換掉伊萬科維奇,在距離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只能啟用過渡教練。一個月多月的時間,留給過渡教練的磨合時間并不足夠。在過渡教練完成任務之后,國足最終還是需要進入到選新帥的流程。
如今的國足成績已經與巔峰時期相距甚遠,加上剛剛開出了60多張重磅的“假賭黑”罰單,中國足球正經歷前所未有的創傷,國足隊員們也需要面臨全國民眾凝視的巨大壓力。在這樣的形勢和壓力之下,相信沒有哪個名帥愿意蹚這趟渾水。
在歐洲賦閑的優秀教練,對中國足球并不有太深的了解。了解中國足球或者亞洲足球的教練,或許會嫌棄“錢少事多”,所以這并不能單純地責怪中國足協沒有選到好的教練,而是許多好的教練,或許我們根本請不來。
盲目換帥未必是“解藥”
據體壇經濟觀察統計,自從2009年以來共有13位次主教練擔任國足主帥一職(含高洪波和里皮二進宮,傅博與卡納瓦羅臨時主教練),包括有土帥高洪波、李鐵和李霄鵬,也有洋帥卡馬喬和佩蘭等,更有世界杯冠軍級別主教練里皮。
但短時間內主帥的頻繁更迭,始終不是一件好事。
正如新華社在伊萬科維奇官宣上任時的評論所言,“對于低谷中的中國足球而言,指望一個教練就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那是天方夜譚,更何況這是一位已過70歲的老帥。”
對于中國足球來說,一位頂級教練能夠改變國足隊員在場上的氣質、士氣和信心,但長時間下去,也改變不了高開低走的命運。
世界杯冠軍級別的主帥“銀狐”里皮,他將國足隊員的斗志和狀態都調節到了近幾年的最佳狀態,在2016年接任國足主帥的后6場12強賽比賽中,交出3勝2平1負的答卷,差一點點就能扛著國足殺入附加賽。然而隨著時間的流去,里皮最終還是未能步他的“前任們”的后塵,黯然離開帥位。
里皮的事實證明,國足的頑疾并不能依靠單純靠一個世界級的主帥就能夠解決。過去的事實告訴我們連世界級的名帥都證明過,他并不能拯救中國足球于水火之中,更何況我們如今并不那么容易地能夠請到世界級的名帥來執教。
倒不如認清現實,經過充分的論證與考究后,選擇一名最適合中國足球的主帥,而非急于求成、盲目換帥。誠然,伊萬科維奇的上任并非天時地利人和決定的。當時在選擇新任主帥的時候,中國足協內部不僅經歷動蕩,而且時間也不多。
所以在考慮長遠目標的時候,中國足協需要汲取過去的教訓。不僅需要經過長時間推敲,在體壇經濟觀察看來,相比起選擇哪位擔任主教練,用什么方法如何挑選新一任主教練更為關鍵。例如選帥的流程和規則公開化、透明化,對中國足球面臨的困難有思想準備,有過硬的技戰術理論作為支撐,否則盲目換帥最終造成傷害的,還是中國足球本身。
對于中國足協的領導層來說,這個難題依然需要留待他們來解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