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阿里拍賣上架了一件拍品,一瓶價值6元的大瓶裝雪碧,僅4.2元起拍,只能自提,不支持郵寄。
這瓶雪碧如果沒有人關注的話本來是不會拍出什么特別的價格的,但是有了人關注就不一樣了,它被賦予了熱點,截止今天全網多家媒體報道,在抖音、公眾號上不少播放和閱讀過10W+的作品。一旦它被成功拍下,競拍成功人也將成為熱點。
和很多網友一樣選擇報名后,想看看這瓶上了新聞的拍品最終會多少價位落錘。
令人遺憾的是,今天下午突然平臺上顯示“當事人達成了執行和解協議,不需要拍賣財產”。我的理解是當事人可能還有其他拍品,為了不被拍賣,確實一并執行和解了。另一種原因是法院為了避免被流量炒作,把這件拍品下架了。
比雪碧更離譜的拍品
其實這瓶雪碧還不是該法院最便宜的拍品,這件拍品方是鹽城市大豐區大豐法院執行局。
打開該執行局頁面,按照價格升序排列,首當其沖的是1元起拍的手機號,目前顯示“需對手機號碼使用人進一步核查。”我看了下這些手機號,有的很普通,估計1元拍也拍不出什么價格,核查的成本都超過1元了。
其次就是一些實體的產品,價格都非常實惠,但需要自提。可以看到比雪碧汽水還便宜的是兩瓶玻璃水,4元起拍,而且還真的被競價了兩次后拍下了,令人難忍的是這兩瓶玻璃水頁面顯示已過期...
也不知道拍下的人是附近的居民還是無聊的網民,我的感覺是附近看中的人不會上網拍賣,上網的人不會看中這些東西。
蚊子肉也是肉
其實被執行的這瓶雪碧所有人是兩人,也就是說這瓶雪碧是兩個人的 。從名字來看一個應該是是陳先生,另一個是張女士。有記者的采訪也確認了這一點:被執行者之一的陳先生頗為無奈,說自己已沒有更多可供執行的財產,希望能夠努力改變。
網上可以查到這兩個人是一個經營范圍主要為紫菜加工、銷售的生物科技公司主要人員,一人是法人、大股東,另一人是監事;在另一個經營范圍主要為水產品(紫菜)收購、加工,海洋水產品養殖,注冊資金為美元的海洋食品公司里,這兩個人一人法人。是董事長,另一人是董事。
從名字和關系來看,很有可能有親屬關系,這兩家公司一家負責對內加工銷售,另一家負責對外加工銷售,張女士雖然在兩家公司任職但是沒有股份,所以她還沒有被限高。
陳先生和張女士的經歷令人唏噓,不過,既然二位的財產被強制執行,說明他們當初不接受調解,因此才有背后遭遇損失的申請執行人申請了強制執行。
法院不放過每個小額的拍賣品成交背后,是在盡量為執行人挽回損失,法拍是職責所系,由不得挑肥揀瘦、拍高不拍低,徹底清查的決心,也是對被執行人的震懾。
不盲從、看世界,從現在開始
珍愛老桃,順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