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之后,大學經過了二十多年的擴招,現在中國的大學生,已經嚴重冗余,是發展的成績,同樣也是浪費。把教育變成了一門生意,利用上學,增加市場經濟的流動性,拉動消費升級,看似我們的高考,是世界上最嚴苛的考試,但是從別的地方,開了很多明目張膽的后門,想方設法讓學生一直上學,給家長畫大餅。
初中分流,可以上3+2,可以上春考班考大專,以后專升本,一樣是全日制本科,大學分公辦和民辦,反正有,很多名目繁多的上學機會,表面看,是給了一些孩子上學的機會,實際上,是為了某些人的利益。
這個機會,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就是面子,就是消費,就是暫緩進入職場,為啥說,現在的本科生、大專生,比不上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的中專生、技校生呢!不是錢花得不夠,不是課程設置得不行,不是上學的硬件環境不好,表面上,一切都比以前好。
而現在,就是讓不該上學的孩子上學了,讓不能教學的老師成為了老師,讓教育變成了生意。當年的中專生、技校生真不是不能學習的孩子,真是學習非常強的孩子們,當時有很多人不是上不了高中,而是選擇了機會更好的中專、技校,所以當時上高中、中專的孩子們都是相當厲害的。
在以前的中專、技校里面的教職工,比現在的大學老師強多了,都是社會上頂尖的老老師、老專家、老技術人員,他們的技術水平,絕對碾壓現在所謂的日本工匠,老師是牛的老師,學生是優質的學生,畢業生當然是社會急需的人才。
現在教育,從初心就是錯的,不是因為需要而培養,只是因為是一門生意,進門就是客,你不進門,我不進門,老板怎么賺錢呢!為了賺錢,巧立名目的設立學校、專業,大批的學生進入學校,根本就不是去學習的,就是為了換一個地方玩耍的,為了不掙錢,還花家里的錢,找個借口而已。
家長也自愿配合演戲,學校忽悠學生,學生忽悠家長,家長忽悠自己,看著拿著行囊去了學校,晚上男生打游戲、女生開直播,白天上課就睡覺,男生出門打扮的人模狗樣,女生化的花枝招展,男生精神小伙,女生妖嬈動人,不是搞對象,就是談戀愛,要不就是準備樂呵一下,哪有一點學生的模樣,學習變成了附屬,變成了包裝紙,這應是誰的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