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3日,陜西科隆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隆新材”)即將迎來其在北京證券交易所(北交所)的IPO審核。然而,在此關鍵時刻,公司的一些商業行為和人事變動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與討論。
最引人注目的是,此前作為公司前五大供應商之一的寧波科啟液壓器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波科啟”)在最新的招股書版本中被完全剔除。這一變化不僅令人費解,還牽扯出一系列關于關聯交易、利益輸送以及公司治理的質疑。
科隆新材與寧波格來特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波格來特”)之間的轉貸行為尤為值得關注。據經濟導報報道,科隆新材通過寧波格來特進行轉貸,這不僅反映出雙方之間可能存在特殊關系,還表明公司可能存在不規范使用銀行貸款的行為。盡管科隆新材對此進行了澄清,但此類行為仍需引起監管層的高度關注。
更加蹊蹺的是,在轉貸行為發生后不久,寧波格來特便啟動了簡易注銷程序,并將所有業務轉移給了新成立的寧波科啟。這一系列動作引發了外界對于兩家公司實際控制人張平與科隆新材實際控制人鄒威文、穆倩夫婦之間關系的猜測。寧波格來特在注銷后仍有業務活動,而寧波科啟卻鮮有公開信息,這使得人們不得不懷疑是否存在某種形式的利益輸送或者關聯交易。
除了供應商問題外,科隆新材的核心技術人員流失也成為另一個焦點。報告期內,兩名核心技術人員相繼離職,雖然科隆新材稱已做好交接工作并新增了其他技術人員,但這依然無法打消市場對于公司技術實力和團隊穩定性擔憂。特別是在IPO前夕,這樣的變動可能會影響投資者的信心。
另外,科隆新材長期以來大規模使用退休返聘人員的做法也值得探討。盡管返聘人員可能具備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但過于依賴這部分群體也可能導致人才結構老化,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科隆新材在IPO前面臨著供應商問題、核心技術人員流失以及人才結構方面的多重挑戰。這些問題不僅考驗著公司的內部治理水平,也將直接影響到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希望在即將到來的審核過程中,科隆新材能對上述問題給予充分解釋,為市場提供一個透明且可信的企業形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