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賣了16萬余件文創冰箱貼,極具古意的越王勾踐劍書簽,一度沖上熱搜的編鐘鹵蛋牛肉面......隨著全國“博物館熱”持續升溫,湖北省博物館的多個文創單品、人氣美食火出圈。
中秋假期,湖北省博物館文創再“上新”。由非遺楚香和湖北省博物館聯名的文創產品——楚香裊裊系列上線,多個單品被搶購一空。
楚香與省博攜手
每個單品都有故事
在“楚香裊裊”系列文創產品中,不僅見證了楚香這一古老香道藝術與現代設計的融合,更展示其與湖北省博物館珍貴文物之間跨越時空的對話。
其中,既有以越王勾踐劍為立、借楚文化圖騰虎座鳥架鼓為形的“古劍煙云桌擺香牌禮盒”,也有以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之一虎座鳥架鼓打造的“鳳鳴九天”香牌,還有以玉人像、崇陽銅鼓為形的手機掛鏈和梁莊王金錠為創意來源的掛飾,以及融合了越王勾踐劍、虎座鳥架鼓、編鐘、銅蓋豆等文物的手賬本。
洪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楚香傳承人韓雪作為該系列的主創人員,她說,希望以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讓更多人了解楚香。
楚香跨界
讓療愈深入生活
楚香由來已久。對楚香的最早記載,可追溯到戰國時期。
韓雪從小對楚香耳濡目染。她說:“楚香和藏香一樣,都是有著濃郁地方特色的中國天然香。我們家族對楚香已經有200多年傳承有序的制作工藝,通過運用楚地特有的香藥材,經過多道工序,采用家傳秘制香方配伍炮制而成。”
韓雪既是楚香傳承人,還是作家、詩人。她曾出版長篇小說《凈土》、散文集《雪落三千院》。2022年,韓雪結合所學著有《一句楚辭一味香》,書中她將《楚辭》中三十五味香草在楚香中的合香作用進行詳細的闡釋。
華中師范大學、湖北大學特聘教授劉玉堂曾擔任央視《楚國八百年》學術顧問暨主講嘉賓,劉玉堂評價道:“楚香研究豐富了楚文化的內涵,將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楚文化,演繹出活色生香的風采。”
湖北中醫藥大學副校長、二級教授王平為其作序。“芳香療法源于藥草治療,是用氣味芳香的藥物(如丁香、藿香、木香、麝香、薄荷等)制成適當的劑型,作用于全身或局部以防治疾病、促進健康的醫療保健方法。”
王平稱其具有長足的發展前景,“長久以來,芳香療法已經成為一種有效的替代和輔助醫療的方法,能夠提高人們的舒適感并解決許多健康問題,包括情緒低落和失眠等問題。”
現在,楚香在上海、大連、荊州、北京、吉林等地皆有傳承基地。“我們現結合二十四節氣推出不同的芳香療法,同時結合自制水晶香珠手串、頌缽來達到療愈的目的。”韓雪說。
點擊視頻,了解更多↓
EDITOR編輯部
出品 長江日報文旅事業部
文字 范雅琴
視頻 曾熙來
編輯 程佳怡
CONTACT US
發現更多好玩的我們
@長江日報旅游
@好玩武漢
@好玩武漢
@好玩武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