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指股債利差:2.79%(-2%-1.5%),定投倍數1.5倍(0.6-1.5),倉位9成
A股現在完全躺平,盤中一度跌破2700,最后靠郭嘉隊把權重股拉起來,才勉強保住點位。
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等漲幅均在1%以上,
但A股70%的股票,依舊維持了下跌趨勢,
最可怕的還是市場的成交量了,兩市成交額4817億元,逼近年內新低,
甚至連科創板的一只股票-從麟科技,連續13分鐘都沒有成交量,可見市場有多冷清。
我A這樣子,基本很多人已經是徹底宣告投降了,
今年以來,食品飲料-27.7%,醫藥生物-27.5%,計算機-32.3%。
偏股混合基金指數-14%,全A股票下跌中位數-30%。
現在是波動也沒啥波動,溫水煮青蛙。
但另外一邊,道瓊斯、黃金、美元債都歷史新高了,
中美兩邊的市場,算近三年的話,差距有接近100%....
這些年咱們一直在見證歷史,
而這次的主題是“割裂”,
就像我們的全天候今年是+9.54%,牛20是-10%,左手賺,右手虧,也讓我內心無比糾結。
.......
另外這幾天倒是有兩個消息值得一說。
一是美國宣布正式對中國汽車開始加征100%關稅,隨后尾隨的還有加拿大,也同樣對華加征100%的關稅,
為什么要加征那么多呢?
看看國內的市場大概就明白了,9月份光一個華為問界M9,汽車銷量就高達其他BBA銷量之和的幾倍,
而且差距還在拉大,咱們的產品力優勢可見一斑。
但有一說一,中國本身對美國出口占比就不高,所以即便加稅,也影響有限。
目前中國汽車出口最多的還是俄羅斯、墨西哥、巴西為主。
前十個里面,除了英國和澳大利亞稍有點銷量之外,歐美市場幾乎都沒滲透進去。
為什么中國新能源車剛崛起,西方就要來集體針對我們呢?
要知道,當年日本在90年代的時候,曾經也是汽車大量出海,
而日本的豐田在美國賣到了汽車銷量榜的第一位,美國卻沒有對日本征收巨額的關稅,
為什么中國車有競爭力的時候,美國卻選擇大幅加稅,將中國市場隔絕在外?
原因很簡單~
一方面是雙方意識形態的撕裂,中俄之間微妙的關系,導致中美開始分道揚鑣,當時日美并不存在這個問題。
其次是中國的超低價格產品,加速了對歐美產業的威脅,而WTO我們獲得大量順差,成了既得利益方。
老美綜合考慮這兩點,所以開啟了貿易戰。
當然美國并不是沒有對日本打過毛衣戰,只是相對而言,沒有把門給徹底關死,
而且日本豐田,也早在1984年就在美國設廠了,自然也就能避開一些關稅的影響。
就和特斯拉在國內建廠一樣,如果一個外企可以把工廠建過來帶動就業和經濟,那么自然就受歡迎。
那為什么中國企業不去美帝建廠?
其實核心還是成本,之前中國企業出口到墨西哥,就可以曲線賣給美國,
但后來政策趨勢收緊,甚至特朗普明確說:
“一旦我上臺,對墨西哥流轉來的中國汽車也會加征100%關稅”
這種后續一旦沒空子鉆了,那沒辦法,未來中國車企就只能去美國建廠了~
但車企真到老美,就得考慮成本和政策風險問題,
如果和tiktok一樣,都做大做強了,卻要以國家安全為由剝離你,
那到時候怎么辦,投資豈不是打了水漂?
因此這在短期可能會是影響汽車出海歐美的重要因素。
操作方面,最近無,下半年我基本停掉了很多的操作,持有海內外籌碼躺平為主,收益基本也沒有新高了。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