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的風
吹拂起海河的漣漪
運河緩緩流淌
映射出城市的光影
茶館里的笑聲
街巷中的熙攘
青春洋溢的氣息
與斑駁古樸的韻味
是屬于它的人間煙火
這是“天津之眼”摩天輪及海河夜景。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它是中國北方重要的經濟中心
和首批沿海開放城市
地處“一帶一路”的海陸交匯點
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
這是天津市濱海新區一景。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歷史長河留下的
兼容并蓄、雅俗共賞
改革浪潮激蕩出的
敢闖敢干、鮮活激情
一并融進它的血脈
這里是天津
在傳承中煥發出熠熠光彩
在奮斗中書寫著無限未來
這是天津市濱海新區一景。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1
天津人活力滿滿的一天
從“西北角”的美食開始
煎餅果子、鍋巴菜、卷圈
是天津人排著大隊
也要吃上一口的“味蕾誘惑”
在天津市紅橋區西關大街一家早點鋪,商家在制作炸糕。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在五大道“萬國建筑博覽會”
探尋古建“新生”
漫步古文化街
打卡“津味”非遺
“China Travel”
在天津持續火熱
外籍旅客在天津國際郵輪母港通關入境。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渤海灣畔綿延的海岸
煥然新生
隨著海洋生態保護與修復的推進
親海公園和沙灘景區
吸引無數游客前來“趕海”
人們在天津東疆灣景區游玩休閑。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初秋時節,華燈初上
海河兩岸
別開生面的
“河畔音樂會”啟幕
深情動人、熱烈高亢的
音樂聲中
人們有節奏地舞動
享受著屬于天津的獨特節拍
在海河親水平臺上,演員為市民游客演唱歌曲。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2
天津的過去滿懷熱血
天津的未來充滿希望
一艘海河游船航行通過天津中心城區金湯橋水域。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1919年
21歲的周恩來
投身“五四”愛國運動洪流
在他的提議下
20名青年
在天津成立覺悟社
開展進步活動
傳播馬克思主義
這是天津地標建筑“世紀鐘”及海河沿岸建筑群。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你是中國人嗎?
你愛中國嗎?
你愿意中國好嗎?”
80多年前
時任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
發出振聾發聵的“愛國三問”
在風雨飄搖的舊中國
種下自強圖存的新希望
在南開大學海冰樓內,墻上掛著張伯苓“愛國三問”。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風云激蕩的歲月里
無數仁人志士
在津沽大地上追尋著
實業救國、教育救國
科學救國的夢想
這是天津意式風情區馬可波羅廣場及周邊意大利風格洋樓建筑群。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如今
那曾經硝煙彌漫的海灣
成為了開放的前沿
青春與奮斗的火種
生生不息
天開高教科創園
高校環抱
作為天津的科創高地
一批批拼搏奮進的年輕人
匯聚于此,逐夢前行
這是天開園一景。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坐擁多所知名高校
和科研院所的天津
正將科技創新的優勢
轉化為發展“底氣”
3
天津的許多“第一”
是我們小時候
共同的記憶
這是天津飛鴿品牌文化館一景。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飛鴿牌自行車、海鷗牌手表
新中國成立后
天津誕生了
100多個制造業“全國第一”
風靡全國
在天津海鷗表業集團生產車間內,員工在操作臺前組裝手表。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今天
與時俱進的天津人
沒有停留在過去的輝煌里
依舊“向新”而行
這是空客天津總裝線一景。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從火箭“胖五”
空客A320系列總裝線
到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
飛騰、麒麟、曙光
風華正茂的天津
因創新生出蓬勃生機
這是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這就是天津
因熱血而青春
因創新而青春
因多元而青春
祝福你,天津
明天,會更好!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聊聊你與天津的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