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鐳射財經(leishecaijing)
微信分付推出新功能,從一款信用支付產品變成能花又能借的綜合消費貸產品。這也意味著微信自營現金貸上線。
「鐳射財經」了解到,微信分付在原有的分付付款模式基礎上,上線了分付周轉模式。分付周轉即是現金借款業務,用戶可使用分付周轉將貸款資金提現至個人名下銀行卡,按照約定消費用途使用貸款。
根據微信分付產品信息,分付周轉是指授信機構在用戶的消費完成后,以已完成支付且符合條件的交易作為參考因素,為用戶提供分付授信服務。當用戶使用分付周轉,授信機構的放款資金將直接轉入用戶的銀行卡賬戶。
對比分付付款服務,分付周轉的不同點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1、使用場景在消費付款后,授信參考消費支付賬單。
分付付款是發生在消費付款時,而分付周轉是在消費付款后。用戶可申請分付周轉服務的交易訂單,是指分付產品頁面展示的可用于申請分付周轉服務的交易訂單,用戶可以自主選擇可申請周轉服務的交易訂單。該交易訂單具體為用戶此前30天內使用零錢、零錢通、儲蓄卡等支付的消費訂單。
2、現金借款服務,資金直接劃轉給用戶。
分付付款的授信放款資金直接劃撥至交易對手,也就是商戶,而分付周轉是授信機構參考用戶支付賬單和資信狀況,將授信資金劃轉至用戶的銀行賬戶。
在定價規則、還款方式等方面,分付周轉與分付付款一致。二者均采用差異化定價,日利率萬分之四左右,折合年化約14%-16%;還款采用隨借隨還的規則,用戶也可選擇還款日,在還款日償還當期最低還款金額,當期還款金額=上月末日終已用額度*10%+截至上月末日終已用額度產生的利息。
從分付周轉、分付付款以及微信分期的產品設計邏輯來看,微信消費貸業務對于消費場景的要求較高。
以分付周轉為例,分付周轉對于資金用途管理比較嚴格,第一是根據消費交易訂單參考授信,第二是使用周轉時必須選擇資金的具體消費用途。
從行業角度來看,微信分付增設借款服務,變身“花借一體”的綜合消費貸產品,也是與當前市場主流的信用支付產品同步變化,即趨向信用卡化。
除了微信分付,京東白條、螞蟻花唄這兩款信用支付產品,也均已上線借款取現服務。
京東白條目前主推白條取現和白條分分卡,白條分分卡為白條信用支付服務,依托南京銀行二類戶拓展白條綁卡業務,突破原有的京東單一支付場景,可在微信、支付寶、抖音、美團等場景中使用白條支付。白條取現則是無免息期的現金借款服務,可將白條額度提現到銀行卡。
花唄上線了備用金功能,花唄額度可提現至銀行卡,可分為3期、6期、9期、12期,按日計息,隨借隨還,提前還款無額外費用。據了解,備用金是花唄針對部分受邀用戶提供的消費借款服務,目前僅部分用戶可見。
對于互聯網金融領域主流信用支付產品的功能變化,業內人士表示,僅僅是對原產品的分支服務創新,增加取現功能,整體模式趨向信用卡化。
目前信用卡服務的典型特征就是,可支付可借錢,借款業務成為當前信用卡著重推廣的業務。分付、花唄、白條等主流信用支付產品,豐富消費貸款服務模式,也正是順應了以信用卡服務為代表的消費金融市場發展變化。
盈利層面,信用支付增設借款服務,有望擴大生息資產規模和占比,相比具有免息期的純信用支付產品,能帶來更多利息收入。過去那么多做信用支付、做場景分期的機構,最終還是選擇了現金借款業務,背后緣由還是現金貸好做賺錢。
也有行業人士認為,當前信用支付業務并不算太賺錢,甚至部分不生息的資產還要給資方貼息,這部分業務的整體定位更傾向于普惠金融品牌建設和內部電商業務的協同。
因此,從自身經營和市場競爭來看,信用支付變成綜合消費貸是必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