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嘴瓢 校對/李蓉婳
高中是人生中至關重要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們面臨著巨大的學業壓力,同時也面臨著諸多選擇。
上到高中后遇到的第一件重要事情,就是分班,學校為了區分不同學習能力的同學,設置了所謂的“實驗班”和“普通班”。
在大部分家長眼中,實驗班永遠都比普通班好,仿佛貼上了一種無形的優質標簽,而且實驗班的升學率比普通班要高很多,所以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能進實驗班肯定不去普通班。
然而,對于那些中等偏上的學生來說,在實驗班成績可能墊底,但是在普通班卻能成為佼佼者,因此,這部分學生就會面臨抉擇:在普通班當“雞頭”,和在實驗班做“鳳尾”,到底哪個更好?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沒有人希望成為班級的“拖油瓶”,因此我們經常聽父母說一句話:“寧當雞頭不當鳳尾”,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其實上了高中之后才發現,這二者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差距一:實驗班安排的師資更優秀,可以享受更好的資源
尖子生是學校的財富,也是學校升學率的保障,所以學校會把最好的師資力量傾斜到實驗班。
在高中里,實驗班的老師基本上都是學校里面的“元老級”教師,這些教師資歷高,一般擁有二三十年的教學經驗,是學校的絕對骨干,有一些老師是市一級的名師、甚至是省一級的特級教師,有獨特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
在家長的眼里,如果自己的孩子能被有經驗的老教師教導,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因為這樣可以讓孩子少走彎路。
相反,普通班的師資力量就要弱很多,大部分都是教學成績相對較差,或者是一些剛進到學校的年輕老師任教,有時候老師不夠,學校還會聯系大學的實習生過來代課,授課的質量沒有保障。
差距二:實驗班教學進度更快,教學內容也有區別
實驗班之所以叫“實驗”,是因為在上課進度上要比普通班超前。由于實驗班的大部分學生在學習上比較自律,理解能力也比較強,所以老師們在授課的時候,一些基礎的知識點不會去細講,會把上課重點放在重難點的突破以及方法技巧的點撥上,上課速度很快。
但普通班的學生基礎差、方法技巧接受能力差,所以上課的時候就需要側重基礎知識和方法的講解,老師上課速度比較慢、效率低,而且一些難度比較大的內容可能會略過不講,只讓那些學有余力或感興趣的學生課后找老師單獨探討。
差距三:實驗班的學習氛圍更濃厚,“鳳尾”有努力奮斗的目標
實驗班里的學生之所以優秀,是因為一直都有明確的目標。在班上,同學們之間都是互相照應、你追我趕,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剩下的時間基本上都在學習,學習氛圍非常濃厚。
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當一個學生在實驗班里面看到其他同學都在努力學習的時候,自己也會逐漸被同學們所感染,成績會慢慢提升;但普通班就不一樣了,學生紀律比較差,上課聊天、吃東西、玩手機、睡覺,應有盡有,老師一半時間在講課、一半時間在講紀律。
在普通班做“雞頭”,本來成績在班上就屬于最好的一個層次,雖然可以享受當“老大”的感覺,但是自己的前面沒有比自己好的,所以就失去了追趕的目標,因此成績的上限就不高,高考多半也比不過實驗班的學生。
當然,不是說實驗班當鳳尾就一定比普通班當雞頭好,我們討論的只是普遍的情況,具體還要因人而異。
在實驗班當鳳尾,長期墊底時間久了,對學生的心理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假如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強、韌性足,放到尖子班當鳳尾是不錯的,這樣可以拔高學生的上限。
但如果是屬于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弱、遭受挫折容易失去信心的學生,那么放到普通班做雞頭反而會更好,這樣對提升學生的自信會有很好的效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