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邊境爆發激烈沖突,印度依仗先進的炮兵裝備,趁我國國民經濟恢復期間,對我國西山口地區發動強烈攻勢。
入侵西藏領土的是印軍第四師的步兵和炮兵團,自稱“王牌戰隊”,狂妄自大的印軍還撂下大話:
“打敗中國娃娃兵簡直易如反掌。”
西山口前面有個難攻易守的高地,而高地后面便是印軍駐守的各個加強連,埋伏著很多軍事據點,被印軍吹噓為“銅墻鐵壁的軍事圣地”。
其實印軍也就占據了幾個易守難攻的好地方,不知天高地厚,公然挑釁。
面對著復雜的地形,司令員命令美稱“尖刀連”的九連突擊,率部沖上西山口,占據陣地。
在英勇的中國軍隊前,印軍上一秒還在叫囂:“我們參加過二戰的大胡子軍隊戰無不勝”,下一秒:
“他們三個人追著我們整個營打,非逼著我們喊投降才罷休!”
這牛皮還沒吹上天,便自己漏氣灰溜溜地落下來了。究竟發生了什么,讓印軍前后對比這么大?
壹:最強戰斗小組,打跑印軍兩團
大部隊在連長的帶領下,從突破口迎“炮”直上,而副班長龐國興率部從另一處突破口匍匐前進,準備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當龐國興帶著小部隊穿梭在深林中時,遇到了一支巡邏的印軍隊伍。
印軍慌做一團,他們沒想到中國軍隊還從后方包抄,不知不覺地到達了印軍的軍事據點。
我軍見此迅速前后夾擊,印軍慌忙下令反攻,暴露出了所有的火力點。
此次激戰如火如荼,印軍因計劃被打亂,更是不計后果,一股腦地火力全開。
龐國興和幾個兄弟部隊的戰友,沖鋒在前,卻因躲避炮彈與大部隊走散。
硝煙彌漫,龐國興敏銳地發現有一支印軍偷摸逃竄,似乎是要放棄現在的高地,退到下一個占據點。
龐國興心中勝券在握,連忙拿上腳下的槍支追趕潛逃的印兵。
而戰士王世軍和冉福林見狀,立刻緊跟上前,三人默契無比,一人投彈,另外兩人用機槍掃射,就這樣,他們率先沖上了高地。
還沒來得慶祝奪得高地,只見沿公路狼狽而逃的印軍中有一輛吉普車,后面拉著一車的炮彈。
“他們要轉移火力點,不行,我們得抓緊跟上!”
龐國興將手中的手榴彈擲了出去,王世軍和冉福林開槍掃射,嚇得印軍屁滾尿流,棄車而逃。
他們三人緊追不舍,跟著印軍來了第二個高地。
頭頂的初日緩慢升起,看似耀眼的日光卻溫暖不了大地。從三人與大部隊走散,追擊剩下的印軍,已然一天一夜過去了。
三人埋伏在暗處,樹枝上的積雪是唯一的水源。極度的饑寒交迫下終于找到了印軍的隱藏開火點。
此時幾名印軍也發現了他們,連忙回頭射擊,三人躲到掩體后面,短短幾秒,便做好了戰斗分工:
敵眾我寡,龐國興和冉福林側面包抄突擊,吸引最大火力,掩護王世軍迂回包抄。
說干就干,龐國興扛上沖鋒槍掃射上前的印軍,心中想著能殺一名敵人也是賺了。掃射一番后,發覺沖鋒槍的射程大大縮減了傷害力。
“沖鋒槍射程太多了,壓根不行!”龐國興懊惱道,手中僅剩的手榴彈更是珍貴無比,不能隨意消耗。
冉福林將手中的步槍給龐國興,“早就聽說過你是九連的神槍手,我和王世軍掩護你,聽你指揮。既然近攻不行,那就遠射。”
和遠處的王世軍打好手勢后,冉福林和他迅速突擊,吸引了印軍的最大火力。
龐國興立刻架槍瞄準目標,片刻間,一枚子彈射出,一個身著指揮官軍裝的印軍倒下,瞬間斃命。
擒賊先擒王,軍官的倒下讓剩下的印軍部隊像無頭蒼蠅散亂一團,連忙撤退到下一個隱藏的陣地,準備決一死戰。
龐國興三人加速追擊,過了高地才發現印軍正向正前方我軍大部隊發射炮彈,眼看就要裝填結束,他們三人沒有因為敵眾我寡而退縮,心中只有相同的信念:
不能再讓炮彈發射出去了。
三人端起槍一陣掃射,把印軍打得東逃西竄,炮彈也停止了發射。
大部隊此時迅速攻占了高地,準備沖上高地消滅殘兵,炮彈突然地停止,天空恢復黎明的魚白色,倒讓連長心生疑問:
“我還沒喊人去堵他們放炮呢,咋就熄火了?”
隨著部隊爬上高地,遇到清點繳獲物資的龐國興三人,大家這才明白“啞炮”的原因,三人打跑印軍兩個團的兵力,可謂是揚我國威!
“當時雖然和大部隊失去了聯系,但我們堅信戰友們很快會攻上來,敵人多又怎樣,那我們就游擊戰,打他們個措手不及,也好配合大部隊!”
龐國興作戰中一直在鼓勵戰友,三人雖然不熟悉,但默契無比的作戰計劃讓印軍潰敗,俘虜直喊認輸:
“都逃那么遠了,還追著讓我們喊投降……”
貳:傳奇戰斗英雄,值少年當自強
1963年的表彰大會上,司令員授予龐國興三人“戰斗英雄”稱號,榮獲“一等功”,并授予少尉軍銜,還登上了天安門,參加同年十月一日國慶大典。
后來總結作戰報告時,龐國興說了這樣一句話:“敵人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我還擊!”
被組織印在了宣傳手冊上,意義深刻,毛主席看到后贊道:“真是少年狂!”
說起龐國興,知曉的人無不稱贊連連,“全能精英”“神槍手”等頭銜數不過來。
1948年,解放軍解放了他的家鄉,多年受苦的龐父回到家,望著一人撐起一大家子的龐國興哽咽無言。
隨著父親的歸來,身上的重擔總算輕快了些許。龐國興瞧見了村里征兵的告示,激動地跑回家喊道:
“爹,娘,我想去當兵!”
起初龐父不同意,龐母望著龐國興希冀的目光,開口勸說:
“咱現在一家的重逢,是解放軍幫忙哩。孩子這是感恩,去立戰功報答國家!”
龐父跺了跺腳下的泥土塊,佯怒道:“進了軍隊爭氣點,使勁立戰功,家里有你爹呢!”
龐國興聽后連連點頭,含著淚同父母惜惜告別后,義無反顧地踏上了當兵之路。
1959年,他被分配到了蘭州軍區,成為一名優秀的步兵,并且入了黨。
龐國興的部隊是第五十五師一六三團九連,是當時赫赫有名的模范連隊,涌出過許多大功臣。
為了不給連隊丟臉,初來乍到的龐國興是訓練中最刻苦、最嚴格的新兵。
“爹和家鄉都是黨救的,我現在也是黨員了,更要努力訓練,變得更強大”,每每堅持不下去時,龐國興就在心里暗暗激勵自己。
母親去世的時候,連長給他批了假,龐國興心中酸痛,可彼時國內形勢緊張,正是隨時出任務的關鍵時刻。
龐國興婉拒了領導的好意,堅守在崗位上默默為母親哀悼。
“娘,你不會怪我的吧。”帶著愧疚的龐國興日復一日地加強訓練,企圖在戰斗聯系中麻痹自己。
直到父親來信:“娃子,我和你娘都為你驕傲!”
入伍兩年,龐國興就獲得了“生產能手”“全票人物”等榮譽稱號,兩次三等功,讓遠在家鄉的父親倍感欣慰。
有次天空烏云密布,陣雨連連,隊里舉行射擊考核,所有人都因為大雨視線不佳發揮失常,只有龐國興,不僅沒有失常,反而打出了比平常還好的成績。
大部分戰士都明白,這是龐國興刻苦訓練換來的。
無論天氣好壞,龐國興永遠是訓練場最早到最晚退的,出任務也沒有缺席過。
戰友都戲謔道:“下的暴雨都是龐國興的汗水!這神槍手實至名歸!”
鑒于龐國興優秀的表現,組織調他去了當時最差的一班,幫出差的班長帶一帶,龐國興在當晚的班務會里認真組織,讓每個人都發了言定了目標。
“我這人沒念過幾天書,嘴笨,但希望以后咱們在一起好好干,大家有啥好點子就提出來……
我有個想法,咱們目前,就先爭取當上先進班!”
不管是日常訓練,還是軍事作戰,龐國興凡事都以身作則,親力親為,同戰友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在他的領導下,年底一班還被評為了先進班,甚至可以與當時的第一九班作比較。
后來組織多次調任龐國興,他所帶的班級,都十分爭氣評為了優秀。
叁:英雄英年早逝,戰斗精神可嘉
1963年10月,舉國同慶,國慶大典上眾人紛紛賀喜。毛主席瞧見了站在末尾的一名少年排長,微微詫異:
年紀輕輕就能是個少尉,還參加了國慶大典,肯定是對國家對人民有過重大貢獻的。
毛主席詢問身旁的人,“那小伙子是誰?”
得到回答后,毛主席開懷大笑,“原來是那口出狂言的小英雄啊!”
而毛主席口中的“狂言”,便是龐國興所說的:“敵人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我還擊!”
來到毛主席面前,龐國興露出了屬于青澀大男孩的靦腆笑容。
他撓了撓腦袋,聽到毛主席夸贊他的狂言,似乎也很不好意思,劉少奇、周恩來等領導同志也親切握手。
朱德元帥笑著說:
“你們三人戰斗小組孤膽深入敵人包圍圈,能攻占敵人兩個炮兵陣地,擊斃高級軍官和眾多士兵,還能繳獲大量軍備物資,值得肯定啊!”
看著眼前健壯有力的少年,其他將軍首長對他也寄予了深厚的期望,希望龐國興以后為國家、為人民作出更多的貢獻。
其實,龐國興剛入伍的時候,因為長期勞作,人又黑又小,身體素質也沒能達標。
譬如第一次投彈訓練,他拼盡全力,卻打出了全連最差的成績。
當時連里最看重的軍事技能就是投彈,于是,龐國興開始苦練投彈。白天不午休,冒著烈日練習,晚上熄燈號吹響之后,悄悄地爬起來,自己在訓練場加訓。
“別人能做到的,我龐國興也可以!”
幾天的高強度訓練,胳膊酸痛不已的情況下,他在最近的一次投彈比賽中,突破了五十米,評上了“投彈能手”的稱號。
有這樣的毅力和信念,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呢?
1965年5月18日,龐國興在青海組織民兵實彈訓練時,一新兵因為緊張不小心將手里的手榴彈掉落在地。
身旁的龐國興果斷將新兵推出去,自己用身體蓋住了手榴彈,最后搶救無效而殉職,享年25歲。
龐國興犧牲的時候,眼前一片空白,如果要問他后不后悔因救新兵而犧牲,我想他會如那年報名參軍入伍一樣,義無反顧,決不言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