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男人可以當皇帝,女人可以當皇帝,只有一種人不可以——太監。
先天的家庭缺陷加上后天的生理缺失,使得距離皇權最近的太監們對皇權看得見、聞得著,摸不得。
所以太監們積極參與男人女人們的皇權爭奪戰,從而使自己保持距離皇權最近的C位。
俗話說再一再二不再三,宋初太監王繼恩,就積極參與皇權爭奪戰,火了太祖太宗兩朝,終于在真宗朝熄火。
公元976年農歷十月,宋太祖趙匡胤突然病逝。
50歲的趙匡胤,常年以騎馬砍人為鍛煉,按說身體不錯,突然掛掉應該是突發心腦血管疾病。
皇帝沒了,得趕快找人繼位,對這個人,所有人第一反應就是皇帝的兒子,畢竟父債子償,父業子繼。
所有之外都有例外。
這個例外就是趙匡胤最親近的太監王繼恩。
皇后讓這個最親近的太監王繼恩去找皇子趙德芳趕快進宮繼位,往往意外就出在最親近人身上。
王繼恩出了宮如撒歡的兔子直奔開封府,讓皇弟趙光義入宮繼位。
趙光義本身勢力就非常大,太祖趙匡胤都奈何不得他,這次皇位爭奪戰又搶占先機。皇后也沒辦法,只能承認他是皇帝。
王繼恩這貨,由于擁立有功,迎來人生巔峰,當了太監里的老大。還領兵在四川平定李順起義,屠殺起義軍三萬多人,驕橫無比,肆意妄為,由于廟堂有關系,江湖有軍功,誰都拿他沒辦法。
人總不能一直好運,并且對王繼恩這種沒干什么好事兒太監,報應遲早會來。
為保證自己地位,王繼恩作為C位太監積極參與到以后的皇位爭奪戰。
宋太宗趙光義雖是從哥哥那里得來的皇位,可他沒有繼續傳給弟弟的優良美德。
本想讓大兒子趙元佐繼承帝位。趙元佐小時候挺聰明伶俐一孩子,后來由于叔叔趙廷美被父親迫害的冤案精神失常。
大兒子不行就二兒子,可二兒子趙元僖在公元992年突然去世。
太宗很心痛,作法是持續更換個接班人,準備讓三子趙元侃接班。
于是封趙元侃為太子,改名趙恒,就是后來的宋真宗。
對趙恒繼位這事,北宋朝堂是幾家支持幾家撓頭。
寇準呂端等希望朝廷穩定的大臣是支持派,宋太宗老婆李皇后王繼恩等人是反對派。
李皇后反對很簡單,自己沒兒子,也不喜歡趙恒;王繼恩等人反對是為個人利益,希望再次通過逆天,繼續改命。
上次他把宋太祖的皇后給坑了,這次他卻被坑了。
公元997年,宋太宗駕崩。對宋太宗駕崩這事兒,所有人第一反應不是悲傷,而是搶皇位。
李皇后和王繼恩等人達成政治同盟,準備違背宋太宗意見,不讓太子趙恒繼位,改為前任太子趙元佐。
李皇后讓王繼恩找宰相呂端商量,改立趙元佐。王繼恩有太祖朝改立經驗,又有皇后支持,有恃無恐勢在必得找呂端,可王繼恩不知道那句著名的“呂端大事不糊涂”流傳千年不是白流的。
呂端在宋太宗病重時就發現不對勁,已經派人找太子趙恒入宮。見到王繼恩后,飽讀詩書的呂端居然耍了次“流氓”,把王繼恩鎖在中書閣里,還怕王繼恩跳窗或者砸壞門逃跑,畢竟是帶過兵的,讓人專門看著。
呂端“穩定”好王繼恩后,趕快進宮找李皇后,告訴皇后趙恒登基是原則問題,除非趙恒突然被雷劈而亡,不然這皇帝必須是他。
李皇后看事已至此,只能同意。
有驚無險,北宋第三個皇帝宋真宗趙恒繼位。
當上皇帝的趙恒第一件事就是誰當年準備傷害我,今天我就傷害誰。
李皇后畢竟是皇后,不能亂收拾,可他還有親戚,這可倒霉了李皇后的大哥李繼隆,一代名將被高高掛起,直到澶淵之盟才重出江湖。
一批結交王繼恩參與皇位繼承爭奪戰的大臣被貶官。
至于王繼恩,貶到均州,公元999年死掉,這個成也擁立,敗也擁立的宋初最著名太監,終在宋真宗朝徹底熄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