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爸爸媽媽”
他們等了幾十年
前文
“我們希望能聽到他倆叫我們爸爸媽媽,也希望他倆能聽見自己的孩子叫他們爸爸媽媽”,這是王天恩父母在聊天時提到的一句話。一個在旁人看來理所當然的小事,卻成了他們翹首期盼的心愿。
一
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一間安靜診室里,空氣中彌漫著緊張而期待的氛圍。王天恩和宋慧,這對相濡以沫的聾人夫妻,正坐在醫生的旁邊,等待著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刻——他們的人工耳蝸開機。
醫生輕輕調試著設備,王天恩緊張地不停擦拭額頭的汗水,宋慧則深呼吸著,試圖平復內心的激動。
王天恩開機瞬間
“好了,我現在打開(聲音通道)了”,隨著醫生的“啪啪啪”的拍手聲,王天恩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他興奮地豎起大拇指,臉上洋溢著難以抑制的喜悅,眉眼間充滿著對有聲世界的好奇與打量。
宋慧開機瞬間
妻子宋慧雖然一開始的反應并不理想,但經過反復調試后,也順利完成了開機。宋慧小心翼翼地傾聽著這個全新的世界,眼睛里閃爍著淚光。
王天恩的父母坐在一旁,眼中也噙著淚水。他們想起了過去幾十年的艱辛歲月,想起了兒子兒媳的堅強,想起了孫子考上北大的那天。此刻,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最美好的回報。這一刻,不僅僅是聲音的重生,更是一個家庭的新生。
二
王天恩和宋慧從小因意外失聰,但失聰不失志。1987年,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成立,開始招收包括聽障、視障、肢殘在內的殘疾學生。王天恩1998年考入,而宋慧也于1999年加入其中。
王天恩和孩子們
兩人從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畢業后,回到了濮陽老家,在濮陽市特殊教育學校擔任美術老師。學校一共400多名孩子,聽障有100多名,王天恩說,自己小時候需要去外地學習,希望現在能為當地的孩子盡一份力。努力認真工作的他被評為濮陽市優秀共產黨員。宋慧則除了在特校執教外,還經常積極參與濮陽聾協的一些工作。
宋慧參加聾協活動
而兒子王圣銘的到來,給這個家庭帶來了新的希望。王圣銘出生后,由于王天恩和宋慧的聽力原因,爺爺奶奶成為主要照顧者,小時候的飲食起居,上學后與老師、學校的溝通等等,都是爺爺奶奶代勞,在這個小家庭中,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默默扮演著自己的角色。
兩位老人的心愿???????
但有一件事始終是一家人心里的遺憾:“我們如果能聽到他們叫一聲爸媽就好了,他們其實也希望聽到圣銘叫他們。”爺爺奶奶的眼神里充滿了期待。
全家合照
在家人的鼓勵和支持下,王圣銘在2024年高考中以696分的優異成績考入了北京大學醫學部,實現了家庭的夢想。北大以他的個人成長經歷為主,發布了一篇《父母因意外聾啞,他立志學醫圓夢北大!》的推文,感動了很多人。這個家庭背后的故事也引起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以及社會愛心企業的關注。因此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以及社會愛心企業的支持下,愛的分貝對王天恩和宋慧進行了耳蝸植入的資助。
三
宋慧對自己的鼓勵?????
王天恩和宋慧的故事并非孤例。作為聽障人士,他們不僅是生活的勇士,更是行業的建設者。他們在特殊教育學校任教,用自己的經歷鼓舞著更多的聽障者。而今,他們開啟了新的聲音之路,也為更多“沉默”的聽障成人群體帶來希望。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不同程度聽力受損的人口超15億,其中,中國是聽障人士最多的國家,達2780萬人,占全國殘疾總人數的30%以上。
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受限于聽力原因,在求學、求職以及組建家庭的過程中要付出比健聽人多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而像王天恩夫婦這樣的雙殘家庭,除了上述困難外,還面臨著在孩子成長教育過程中的部分缺失,只能由其他親屬“代勞”的情況。
宋慧術前
近些年,隨著助聽器和人工耳蝸等輔聽設備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聽障兒童及青少年能夠得到及時的治療與康復,順利融入社會。而對于成年聽障者而言,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可能面臨更多挑戰。首先,由于沒有聽力基礎,這意味著他們在適應新的聽覺輸入時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其次,長期的聽力缺失可能導致聽覺中樞的退化,這也增加了康復難度。
植入耳蝸的成人
據研究表明,成人語前聾患者,在經過主觀、客觀聽力測試以及影像學等醫學評估沒有耳蝸手術禁忌癥的情況下,是可以行人工耳蝸手術的。植入耳蝸后,患者可以聽到很多以前沒有聽到的聲音,在遇到一些危險情況,比如身后有汽車經過需要避開時,可以及時聽到聲音提示。如果能積極進行專業系統的康復訓練,他們的聽力和語言能力都有可能得到明顯改善,這不僅能提高生活質量,還能增強社會參與度。
四
愛的分貝作為一家專注于聽障群體資助和服務的公益組織,一直在密切關注聽障群體的需求。我們注意到,過去的政策和公眾關注點更多集中在聽障兒童和青少年身上,而對于成年聽障群體的關注相對較少。
然而,像王天恩和宋慧這些在家庭中處于“頂梁柱”狀態的成年聽障者,他們同樣渴望聽到世界的聲音,渴望更好地融入社會。如果他們在植入人工耳蝸并進行康復訓練后,能夠有一定的改善,不僅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更能影響整個家庭乃至更廣泛的社會群體。
今年國際聾人日的主題是“以夢想為伴,與時代同行”。王天恩和宋慧的故事正是這個主題的生動詮釋。他們勇敢追逐聽見世界的夢想,用自己的行動證明,聽障不是阻礙夢想的借口,而是實現夢想的動力。在不久的將來,王天恩的父母一定能聽到兒子兒媳喊出的“爸爸媽媽”,王天恩和宋慧也將聽到自己孩子那一聲聲呼喚,他們的心愿終于有了實現的可能。
耳蝸開機測試現場 ?????
愛的分貝希望通過王天恩和宋慧植入人工耳蝸的案例,探索成年聽障群體的治療與康復的有效性。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追逐自己的夢想,不分年齡,不分身份。愛的分貝期待聯合更多愛心伙伴,幫助像王天恩和宋慧這樣的聽障成人重獲新“聲”,讓世界聽到他們的生命樂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