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前幾天公布了8月的金融數(shù)據(jù)。
M1(狹義貨幣)的增速同比下降7.3%,余額63.02萬億元,跌幅比7月擴大0.7個百分點,再創(chuàng)歷史新低。
M1已經(jīng)連續(xù)負增長5個月了,這還是有史以來頭一次,再次見證歷史。要知道M1這個數(shù)據(jù)有記錄以來的負增長一共就只有6次。
通縮仍在持續(xù),消費和投資依然在萎縮,經(jīng)濟活動缺乏活力,有效需求不足。
用寒風凜冽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M1拉胯的同時,M2卻還在繼續(xù)增長,余額達到了305.05萬億元,同比增長了6.3%,M1和M2的剪刀差進一步走擴大至13.6%,是今年以來最高值。
也就是說,廣義的貨幣總量是在增加的,央行印鈔機是開動了的,但這些錢要么被居民和企業(yè)拿去還債,要么拿去買國債、理財和定期存款,就是沒有進入實體用來投資和消費。
通俗點說,大家都在躺平,全民都在躺平,缺少信心。
居民存款和貸款數(shù)據(jù)也能說明這點。
前8個月,住戶存款增加9.65萬億元,貸款僅增加了1.44萬億元,存款增加額是貸款的近7倍。
大伙都在拼命存錢,貸款能少則少,這個情況下,三駕馬車之一的消費是接近熄火的狀態(tài)。
8月份居民貸款中,房貸(中長期貸款)新增了1200億元,同比少增1604億元,仍處于歷史低位。
這樣的宏觀數(shù)據(jù)下,樓市和股市是好不起來的。
邏輯上來看,市場上錢這么少,樓市股市沒有資金流入,但是你卻說它要大漲,正常人都是不信的。
從歷史數(shù)據(jù)看,M1和房價的走勢高度吻合,每次房價快速上漲的時段,也往往是M1飆升的階段,比如2019年~2010年、2012年下半年、2015年~2017年。
而且M1每次都是先于房價上漲,可以說M1就是判斷房價未來會漲價與否的一個重要信號。
從近期的數(shù)據(jù)也能印證。近5個月,M1破天荒地一直在負增長,70城的房價也是一樣,一線城市一年同比都是10%的跌幅。
前幾天,美聯(lián)儲降息了50個基點,導致一群人沸騰了,說房價馬上大漲起飛了。
他們的邏輯是,美國降息以后,有7萬億元的熱錢會流到中國,樓市久旱逢甘霖,一二線的房價會即將大漲,現(xiàn)在就是最低點,最佳的買入時機。
其實,說白了,就是忽悠人買房。
美國降息以后,美國銀行存款和國債的利率依然比我們高,資金能否回流都要打個問號,能止住目前的資金外流就不錯了。
房子是否到最低點,還是要看房價收入比和租售比,現(xiàn)在大部分城市的這兩項指標仍處于高位,房價還沒降到底。
根據(jù)高盛此前的預測,我們的房價要在2027年才能觸底。
這個預測還是偏保守的,因為這個是對照美國次貸危機的周期,如果參考日本,房價則要跌20年,才能到底。
因此,在當下,買房子投資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對于剛需人群,越晚買房越省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