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周末閑聊的時候,今天去了趟上海博物館,展品之豐富大受震撼!更在老祖宗的故事中悟到了咱們醫藥行業“出海”的真諦。
首先,出海并非新鮮事兒,古已有之!時代在變,但中國人的優秀基因和邏輯并沒有變。老祖宗出口的是他們那時候全球的“高科技”(瓷器、絲織品、茶葉等),現在咱們干的也是高科技的勾當:Biotech、創新藥出海!
因此,我們高舉出海大旗的同時,不妨靜下心來,看看老祖宗給我們留下哪些出海的經驗!時代變了,但人心和文化永遠不會變。
01
經驗一:標準化、大批量生產,卷成白菜價!
現在看來卷并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悲劇,咱們古人就卷出了火星子,看看上博展出的這一面墻的標準瓷器!即使在那個靠作坊手搓的時代,我們依然能夠做到標準化、大批量的生產洋人視為“高科技”的瓷器。
我相信,那時候的瓷器 作坊肯定面臨一個問題,用現代的詞匯來說叫“產能過剩”!
老祖宗們尚且如此,咱們自己民族發明創造的高科技尚且如此,所以現在我們醫藥產品卷成這個樣子,咱們也不是現代醫藥科技的發源地,所以也沒啥好抱怨的,這絕對是出海的大前提。
標準化、大批量生產、降本增效!這三個被反復提及的詞,雖然老生常談,但是這絕對是出海的前提,即使所謂的高科技、高技術的醫藥行業,亦是如此,祖宗誠不欺我!
02
經驗二:“入鄉隨俗”,定制化的產品方案!
要出海,就要融入海外的文化,適應海外的市場,遵守海外的法規,迎合海外的顧客!
咱們康熙年間的瓷盤,這不都弄上了洋人的繪畫!
咱們現在搞醫藥出海,那肯定也得不忘祖訓!從產品上看,咱們的藥品得遵守國外的法規、要被國外的監管認可,從商業形式上看,語言、貨幣、金融以及法律都得能跟海外接軌!
從客戶的角度,得能認清海外不同國家的“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并定制個性化產品方案。這個是最難的,咱們上周寫過一篇文章(《,很多企業連咱們中國自己“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都不懂,現在要理解海外的,那就是開了個大玩笑了!
03
跟很多小伙伴交流過出海的事情。好多人、好多公司已經走出去了,更多的在持觀望態度!究其原因,還是對海外市場有各種各樣的“恐懼”,信心不夠堅定,今天這篇給大家打打氣!
不要怕,要信心堅定、要敢于亮劍!咱們祖上那么艱苦的條件,該出海的時候也是出了,甚至搞的比我們現在還轟轟烈烈!
一百年太久,只爭朝夕!祝各位Biotech大佬,出海成功,產品大賣海外!
本文的更多延展資料和更多BD學習自制實操資料(怎么做evaluation、TS、agreement等)都在知識星球,歡迎加入,一起走好BD每一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