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網友調侃自己生在“大吃貨帝國”,雖是一句戲言,但確是如此。放眼寰宇二百國,于吃之一道,若我們自稱第二,誰敢稱第一?可近些年網上的風向有些不靖,某些勢力企圖給我們洗腦,對綿延的中餐指手畫腳,借以達到推銷自家飲食產品的目的。前有宣揚味精、豬油對身體有害。后有指謫國人吃肉太多,危及全球生態,不利于個人健康,巴拉巴拉一大堆,結果卻是為推銷白頭鷹家的人造肉,為此不惜請動大量網絡大V、娛樂明星做推手。比如2021年,某粉絲超過3000萬的“國民閨女”發布的一則吃植物肉餃子視頻登上熱搜榜,視頻中對植物肉各種贊美,卻受到了廣大網友質疑。
“國民閨女”吃植物肉餃子視頻
網友的質疑理由相當充分,所謂的“人造肉”看似是新出來的高科技產品,結果卻是華夏玩剩的玩意。據史料記載早在西漢時期,淮南王劉安成功制造出有史以來的第一種“人造肉”:豆腐。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豆腐之法,始于前漢淮南王劉安。”也就是說國人制造人造肉少說已經有2100年歷史。這期間,將豆制品玩出了花,小小一顆大豆,在國人的妙手施為下,可以做出一桌堪比滿漢全席的全素宴,又豈是國外那靠科技與狠活制成的“人造肉”可比!!
豆腐宴
說到淮南王劉安,也是一代傳奇人物,無論是儒道、還是文學上都頗有建樹,是西漢著名的文學家、道學家、思想家,廣為人知的《淮南子》便是在他主導下編撰而成。不過淮南王這個爵位估計有毒,大漢先后冊封過四位淮南王,結果有三人謀反,劉安便是其中之一,堪稱專業造反封爵。今天我們來聊聊淮南王這個爵位。
英布
英布,因受秦律被黥,又稱黥布,九江郡六縣(今安徽六安)人,秦末漢初名將。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英布與番陽縣令吳芮聚兵反秦,響應陳勝起義。次年二月,以兵歸屬項梁,后隨項羽救趙,為前鋒當先破敵,戰功赫赫,為霸王帳下五大將之一。
楚漢戰爭時期,因與項羽發生分歧,被漢王劉邦策反,于高祖三年(前204年)十二月投漢。次年七月,受封淮南王,率軍重返九江郡,一路攻城掠地。高祖五年(前202年),與各路漢軍會兵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圍攻項羽。不久不肯過江東的楚霸王在烏江(今安徽和縣)自刎,楚漢戰爭結束。
項羽所封十八路諸侯
英布功勛卓著,與韓信、彭越并稱漢初三大名將。因此漢朝建立后,漢高祖不吝封賞,將原屬九江國的九江、廬江、豫章三郡,及原衡山國的衡山郡都劃歸淮南國,都六。此時的淮南國橫跨長江南北,據有揚州最富庶之地,淮南王英布可謂是顧盼雄姿,風光無限。
然而“狡兔盡,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是顛之不破的歷史宿命。漢朝初立之時,鑒于現實形勢,漢高祖劉邦不得不分封異姓諸侯王,當時異姓封王者共有七人: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韓王信。
燕王臧荼、韓王信在立國之初就起兵叛亂,結果一被殺,一投匈奴。高祖九年(前198年),趙王張敖(張耳之子)因涉嫌謀反被廢。
若說上述三個異姓王的消亡,只是讓英布有所感觸的話,那么接下來發生的事件,直接促使了他起兵造反。
高祖十年(前197年),深受劉邦信任的將領、趙相陳豨與韓王信、匈奴的勢力聯合,在興兵叛亂,自封代王。陳豨此前長期出任代相,輔佐代王劉如意,代王改封趙王后,轉任趙相統領趙、代全境兵馬,兵強馬壯。劉邦御駕親征,會合天下之兵,集結漢軍多位名將,共同征討陳豨。
漢高祖剪滅異姓諸侯戰爭圖
漢十一年(前196年),由楚王貶為淮陰侯韓信,因被人告發參與陳豨謀反,被呂后與蕭何合謀殺死于長樂宮,并被誅三族。消息傳來,英布心生恐懼。當年夏天,梁王彭越,因在討伐陳豨的過程中稱病不肯親自領兵,只派出將領帶著軍隊前往,遭漢高祖猜忌。最終遭誅殺,夷滅其宗族,王國被廢除。其本人則被剁成肉醬,分賜給諸侯。
彭越的肉醬送到淮南國時,英布正在打獵,見其慘狀,頓時心有戚戚,暗中使人部署,集結軍隊,守候并偵察鄰郡的意外警報。關鍵時刻,又有人上京告發他謀反,于是漢高祖遣使前往驗證。
這下子,英布內心緊繃的弦“嘣”的一下斷了,決定先下手為強,趕在漢軍起兵造反。他先是向東攻打荊國,處死荊王劉賈,隨即一鼓作氣北上攻打楚王劉交。擊敗楚軍,解決后顧之憂后,掉頭沿淮河西進,在蘄縣以西的會甀與前來討伐的劉邦相遇。雙方在此爆發大會戰,結果英布落敗,只得一路逃竄流落江南,最終被長沙王吳臣之子吳回誘捕,在番陽被殺。
劉長
劉長,漢高祖劉邦的少子,漢惠帝劉盈、漢文帝劉恒的異母弟,生母趙姬。他的身世非常坎坷,母親趙姬本是趙王張敖的美人,高祖八年(前199年),高祖討伐韓信,途徑趙國,張敖進獻趙姬。一夜風流后,趙姬懷下身孕,張敖不敢再讓她住在宮內,便另建外宮安置。
張敖被廢后,家眷收押,趙姬也在其列。趙姬在獄中對獄吏表示:“我曾受到陛下寵幸,已有身孕。”獄吏如實稟報,可正在氣頭上的漢高祖沒有理會。其后又因辟陽侯審食和呂后的作梗,沒能如愿。趙姬生下劉長后憤而自殺。劉邦后悔莫及,命呂后收養他。
漢高祖劉邦劇照
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討平英布后,漢高祖封年僅三歲的劉長為淮南王,統領淮南故地,都壽春。
劉長自幼喪母,一直由呂后撫養長大,因此劉盈和呂后當政時期他有幸免遭政治禍患。但是,他心中一直怨恨審食其而不敢發作。
待到漢文帝即位,念及手足親情,對劉長十分寬容,有過失直接赦免。這等優待換來的卻是驕橫不遜,一再違法亂紀。孝文帝三年(前177年),劉長自封國入朝,仗著自己孔武有力,力能舉鼎,目空一切。一日假借拜會之名入審食其府,抽出藏在袖中的鐵椎猛擊出來相見的辟陽侯,并命隨從將其殺死。事后,漢文帝給予了諒解。
仗著兄長的寵幸,劉長在淮南國驕縱肆志,不依朝廷法令行事,出入宮中皆號令警戒清道,還稱自己發布的命令為“制”,另搞一套文法,一切模仿天子的聲威。
孝文帝六年(前174年),劉長讓男子但等七十人和棘蒲侯柴武之子柴奇商議,策劃用四十輛大貨車在谷口縣謀反起事,并派出使者前往閩越、匈奴各處聯絡。朝廷先一步發覺此事,治罪謀反者,派使臣召劉長入京,他來到長安。
未央宮遺址
群臣堅稱當處死劉長,以儆效尤。可漢文帝任然留了一手,只盡殺其同謀者。而劉長則只是被廢去爵位,發配蜀郡。結果驕縱慣了的劉長自己先受不了,竟在途中絕食而亡。
漢文帝對劉長之死大為痛心,下令收捕拷問各縣押送淮南王而不予開封進食者,一律棄市問斬。并以列侯的禮儀在雍縣給予安葬,安置三十戶人家守冢祭祀。
孝文帝八年(前172年),封劉長諸子為列侯:劉安為阜陵侯,劉勃為安陽侯,劉賜為陽周侯,劉良為東城侯。
劉安
孝文帝十二年(前168年),民間傳出諷漢文帝與淮南王兄弟不相能的民謠。有鑒于此徒封城陽王劉喜為淮南王,統領淮南故地,并追復劉長爵位,賜謚曰厲,按諸侯儀制為他建造陵園,以示處置劉長乃因公非私。
十六年(前164年),淮南王劉喜復為城陽王,將淮南國一分為三,分封劉長在世的三子:阜陵侯劉安為淮南王,安陽侯劉勃為衡山王,陽周侯劉賜為廬江王。
劉安雖得以復爵,但心中不免對父王叫屈,一直存有二心。孝景帝三年(前154),面對越來越跋扈,隱隱有能與朝廷相抗衡的諸侯王,“大漢棋圣”漢景帝采用御史大夫晁錯的《削藩策》,先后下詔詔削奪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以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吳王劉濞乘機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等劉姓宗室諸侯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是為七國之亂。
淮南王劉安劇照
吳王劉濞遣使聯絡淮南國,劉安意欲發兵響應,結果被淮南國相騙走兵權,轉而為朝廷效勞,指揮軍隊據城防御叛軍。三個月后,七國之亂平定,有心謀反的劉安卻因此躲過一劫。
漢武帝即位后,因東宮長期乏主,又給了劉安覬覦皇位的機會。于是他一邊與太尉田蚡向勾連,一邊暗中整治武備,賂遺諸國,以圖將來。為刺探朝中信息,還特意讓女兒劉陵長期留居長安。
元朔五年(前124年),淮南王府門客、“淮南八公”之一的郎中雷被,因比劍時誤傷淮南王太子劉遷,唯恐遭打擊報復,恰逢朝廷募士從軍北伐匈奴,表示想要從軍。結果被劉安罷免官職。自知不妙的雷被,找機會赴京告發劉安父子阻其欲從軍擊匈奴。
劉安唯恐圖謀敗露,打算先下手為強,太子劉遷則認為事情還沒壞到哪一步,且稍安勿躁為宜。果然,漢武帝赦免了劉安之罪,只是下詔削淮南國二縣以示懲戒。
削地之后,劉安反叛的決心變得更為堅決。但凡有使者從長安來,假意聲稱天子無兒,漢家天下不太平的,淮南王聞之即喜;如果說漢王朝太平,天子有男兒,淮南王就惱怒,認為是胡言亂語,不可信。
可誰也沒想到,朝廷沒亂起來,反倒是淮南國卻后院起火了。
淮南王的庶長子劉不害,因不被劉安所喜,以至于被王后荼及太子劉遷輕視,對待他沒有親情可言。劉不害之子劉建才高負氣,常怨望太子輕視其父,與叔叔劉遷勢成水火,雙方爭斗不已。可作為小輩哪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叔叔對手,被按在地上摩擦了幾回后,決定找外援收拾對方,向朝廷告發劉遷的陰私。
八公山
漢武帝對此非常重視,命廷尉與河南郡處置此事。關鍵時刻,當年被劉長擊殺的審食其之孫審卿插了一手。于是事情脫離劉建的預想,開始滑向不可測的深淵。
劉安擔憂國中密謀造反之事敗露,意欲搶先起兵。可他的首席謀臣、“淮南八公”之一淮南中郎伍被認為難以成事,勸其三思而后行。然而劉安執意要反,伍被無法只得為其襄贊,制定了一個假借宮中失火,將前來救火的國相、二千石大臣燈光不肯聽命的官員一網打盡,同時派人潛入長安以便起兵時刺殺大將軍衛青,逼迫丞相屈從臣服的宏偉計劃。
然而在執行計劃時,劉安卻表現的猶豫不定。比如起兵前召集重臣時,只來了國相一人,他覺得只殺相國,而讓內史、中尉游離在外沒多大意義。所以非但沒有果斷的派兵襲擊內史、中尉,反而連在場的相國都給放了,起兵之事則再議。如此一來直接錯失了起兵的最后機會。
伍被見事不可成,也冷了心,開始謀劃自己的出路。一番思想斗爭后,選擇了獨自往見執法官吏進行自首,將自己參與淮南王謀反的事情和盤托出。
至此劉安謀反正式敗露,全家被法吏一鍋端,謀反相關的物證也被搜出,無可抵賴。自知死罪難逃的劉安,趕在宗正抵達淮南國前,選擇了自刎。
阿越說
因四代淮南王,除轉封的劉喜外,其余三人先后皆叛,朝廷視淮南王爵號如蛇蝎,直接將淮南國廢除,改置九江郡,此后的兩漢時期沒有再封淮南王。
即便如此,新莽、東漢初期,又冒出了一個自封淮南王的割據勢力淮南王李憲。他是新莽時期的廬江屬令,綠林赤眉大起義時,他據郡自守,于更始元年(23年),自立為淮南王,擁九城,眾十余萬,直到光武六年(30年),才被新生的東漢剿滅。
可以說兩漢時期的淮南王簡直有毒,難怪漢武帝以后的皇帝堅決不封這一爵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