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病危,兒媳堅持要老人接著住院,老人侄子給老人背回了自己家
老人病危,兒媳堅持要老人接著住院,說回老家,房子就不值錢了……
90年代末,我們村發生一件奇葩事。
王金鳳的老公公老劉頭快咽氣了。
醫院讓家里人把老人接回家,說,該回家置辦置辦了。
老劉頭是我們村條件最好的。
老伴死的早,老劉頭一個人給三個兒子都成了家。
兩個兒子在鎮子里,老兒子在村子里。
條件都相當不錯。
他三個兒子,兩個兒子常年在外面,基本不回家。
據說事業干的很大。
老劉住在我們村老兒子家。
王金鳳是劉老三的媳婦。
為啥,老劉頭偏要住老三家,而不住鎮里的兩個兒子家。
那個年代,我們農村的風俗都是,老人的家產給誰,誰伺候。
按習俗,老人的家產基本都落在老兒子手里。
所以,那個年代,農村的老兒媳婦都很傲嬌。
走路都像一個傲嬌的駱駝,仰著脖子。
一般情況下,老人老的時候是老兒子伺候。
等老人快咽氣了,其他子女再靠前。
王金鳳在走廊里和大夫商量,大夫,還是接著住院吧,我家老爺子有錢。
大夫苦笑,這……老人回家不遭罪。
再說,和家人在一起,老人能心情能好一些,還是你們家屬自己商量吧。
老爺子快咽氣了,看著妻子王金鳳執意要老爺子留在醫院里。
劉老三使勁的捶自己胸口。
你撒什么歡,老人在醫院沒,不是挺好的嗎,回家……那房子,還怎么住人。
這喪盡天良的話,讓劉老三腦袋哐哐的撞墻。
劉老三生性懦弱,怕媳婦。
這時候,蹲在走廊里的張大發站了起來,實在不行,接回我家,我家房子破,我不嫌棄。
再說,老爺子和我住也習慣了。
張大發是我們村當年做小生意的。當年,曾經叱咤風云一陣子。
當年,他倒騰小霸王游戲機,步步高VCD,發了家。
后來染上了賭博,散光了家產,妻離子散。
然后,他從廣州回來,老老實實在家干呆。
暴發戶剎那間成了吃不上飯的小混子。
那個年代,像張大發這種人比比皆是。
其實,張大發和老劉沒啥親戚,就是忘年交而已。
張大發住的小破房子,是老劉頭放牛的屋子。兩人處的不錯。
張大發回老家,無地方去,老劉就把他那個小破房子給了他。
讓他有個安身之所。
王金鳳說,好啊,大發,關鍵時刻還是……
于是,眾人開始往外面抬老爺子。
快要上車的時候,王金鳳忽然咬著老人的耳朵,爸,咱家的存折放哪里了。
眾人尬住。
然后,老爺子顫顫巍巍的指了指自己的口袋。
就這樣,老劉頭住在張大發家里。
兒媳王金鳳負責給老爺子送飯,洗洗衣服啥的。
沒幾天,老爺子就咽氣了。
老劉頭在鎮子里的兩個兒子就像規定好了似的,馬上到了場。
料理后事。
全程后事都是在張大發家的院子里進行的。
然后,王金鳳在老爺子的墳頭,哭的死去活來。
老劉的幾個兒子在現場呆若木雞,沒有任何表情。
我們村子人都嗤之以鼻,但也都不吭聲。
老爺子下葬之后,張大發就鎖上門,去打工去了。
幾年后的一個春節,張大發回來過年。
我們剛好在小館子碰到,一起吃飯。
張大發喝多了說,他非常想念老劉頭。
當年,他落魄的時候,全村人都看不起他,
只有老劉頭給他飯吃,給他天天熱饅頭,炒雞蛋。
然后,張大發買不起煙。老劉就把自己的半盒煙給了他。
兩人晚上無話不談。
張大發說,老劉頭快咽氣的時候和他說,孩子,我對不起你了,給你添麻煩了。
然后,老劉頭不知道從哪里掏出了500塊。
張大發沒要。
打工之前,他把錢還給了王金鳳。
王金鳳笑得合不攏嘴。
那天,張大發喝多了,蹲在馬路牙子上嚎啕大哭,我這輩子最不缺的就是錢。
我就缺一個疼我的爹。
比較譏諷的是,王金鳳住老公公的房子。
過年,門口貼的對子,寫著家和萬事興,百順孝為先。
就像,張大發那天喝多了,說的一句話,有的人,喜歡把孝順刻在臉上……
后面的話,那天他沒有講。
我給補上,有的人喜歡把恩情記在心里。
挺狗血的。
老公公把房子存折都給了老兒子,老人快咽氣的時候,老兒媳硬是沒讓老人進院子。
而另外兩個兒子因為沒得到財產。
葬禮現場,呆呆的,就像個陌生人,仿佛一切和自己無關。
只有,張大發一個人忙的和親兒子似的。
然后,得到了房子和存折的王金鳳撲在老爺子的墳頭,嚎啕大哭: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