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人拍老年東亞女性,居然拍得這么好。
表面來看,這部電影的主角是外孫M。
實際上,外孫是個獨特的切入點,真正展現的,是姥姥的生活。
M在家里當游戲主播,直播沒幾個人看。
在超市工作了一天的老媽回到家,他過去幫著捏肩,想問她要錢換個新電腦。
清明給家中已逝長輩上墳,他在墳頭撒花,敷衍地倒出來,堆成一堆,姥姥嫌棄地罵他。
姥姥進醫院查出癌癥,老媽跟他說這件事的時候,他漫不經心地打著游戲。
后來M的爺爺去世了,M的堂妹阿梅精心照顧爺爺,爺爺繞過了所有子女,把房子留給了阿梅。
M問阿梅為何不找個工作,阿梅說,這便是輕松又高薪的工作。
受到堂妹的啟發,M決定搬到獨居的姥姥家,照顧姥姥,目標是得到她的遺產。
于是,姥姥這樣一位典型東亞老年女性的生活,得以在我們面前徐徐展現。
這自然是一個為錢而來,結果收獲了愛的故事。
難得的是,它如此真實又如此細膩地,把東亞家庭中親情與利益的糾葛,呈現在大銀幕上。
它又如此深入地挖掘了,一個老婦人是如何度過自己的晚年生活的。
她沉默的愛,隱忍的痛,她承受一切,又安之若素的度日。
姥姥獨自生活在老房子里,年紀已經很大了,依然堅持每天4點起床去賣粥。
賣完粥,走路去銀行,把賣粥的錢存起來。
她每日虔誠地拜觀音,供奉觀音的茶水必須是用水壺煮開的。
外孫把水拿微波爐熱一熱了事,被姥姥嚴肅喝止。
姥姥跟外孫學會了用手機照相的變形功能,把自己逗得直樂。
姥姥附在早在她之前得了癌癥的老友耳邊,悄聲對她說,我也得了。
姥姥虔誠地數著寺廟的臺階,用臺階的數字買彩票。
大舅阿剛要把姥姥接到自己家照顧,稱自己想做“您的全職兒子”。
姥姥本來很開心,后來大兒子一家帶她進寺廟祈福。
姥姥為子女、為外孫、為自己的健康祈福,一張卡片簡直寫不下。
卻發現,兒子一家人沒有一個為自己祈福的。
只有外孫M的卡片上,寫道:祝姥姥彩票中大獎。
對兒子失望的姥姥,終于脫下了兒子給買的不合腳的鞋,進商場給自己買一雙新鞋。
住養老院那陣,外孫來看她,姥姥像個孩子一樣抱著布娃娃躺床上。
外孫幫她解開襯衫最下面那顆扣子,就像她以前喜歡做的那樣。姥姥還不忘開玩笑,說她要秀性感,這話是以前外孫調侃她說的。
影片中用了大量細節,刻畫姥姥這個人物,她不僅是姥姥,更是一個有血有肉可愛可敬的老人。
“兒子繼承財產,女兒繼承癌癥。”
臺詞真是一針見血,刺破東亞女性在家庭中的窘迫地位與生存困境。
姥姥照顧父母,給父母養老送終,姥姥的哥哥不管不顧,但父母還是把房產留給了哥哥。
姥姥沒有得到一分財產。
老了想給自己買一塊獨立的墓地,希望哥哥能分她一筆錢。
前一刻還在對唱,上演兄妹情深,下一刻,哥哥便對妹妹說,一分錢都不會給她,以后不用來了。
絕情至此。諷刺至極。
姥姥本是重男輕女的受害者。
到了下一輩,女兒阿秀對姥姥最好,付出最多,大兒子只出錢不出力,小兒子欠債偷姥姥的錢。
姥姥把她的房子留給了小兒子,女兒沒得一分錢。
阿秀對M說,其實我們沒有得到房子挺好的,給予的感覺比接受好多了。
女兒這樣的自我安慰,也沒能真正安慰到自己,所以在冰箱前,當姥姥說,你不要像我一樣吃剩菜,癌癥是會遺傳的。
女兒懟一句:“兒子會繼承財產,女兒會繼承癌癥。”
但認真說來,姥姥其實并不是真的重男輕女。
大兒子同樣一分財產都沒有拿到。
老人有自己的考慮與思量。
大兒子日子過得滋潤,女兒能自力更生,唯獨小兒子,她擔心他活不下去,所以把房子留給他。
其實每個人多少都有自己的喜好與偏愛,誰能做到一碗水端平?
姥姥對每一個子女都有愛,每一份愛的表現形式又各有不同。
大兒子阿剛小時候體弱多病,姥姥開始拜觀音,祈求觀音照顧大兒子的身體,條件就是她再也不吃牛肉。
自此之后,姥姥再也沒吃過她原本最愛的牛肉。
姥姥心疼女兒,得知女兒上了夜班,沒有睡覺,趕過來帶她復健治療,立即趕女兒回去。
她念叨女兒年少時幫忙賣粥而退學,導致如今只能干辛苦的體力活,而替女兒感到遺憾,偷偷地哭。
小兒子不務正業,還欠了一屁股債,每每從老母親這里騙些錢去。
姥姥希望小兒子不要來看她,因為他不來,說明他過得還好。
臨走還是把自己唯一的房產留給了小兒子。
要說姥姥最偏愛的,還是外孫M吧。
M小時候考試考了第一,姥姥為M開了一個賬號,牽著他的手去銀行存錢。
M說姥姥你能一直存下去,這樣過很多年,就有很多錢了。
姥姥問他你要這么多錢干什么?
M說給姥姥換套房子,姥姥住的房子太舊了。
長大之后,M賦閑在家,似乎沒啥出息,覬覦上了姥姥的財產。
姥姥指導M煮粥,說無論哪一行都有哪一行的狀元,堅持做,做好了,就能成為狀元。
不得不說,姥姥三觀很正,是一個積極向上正能量的老太太。
姥姥還不忘激勵M:你小時候考試都能考第一,如果你想做什么,一定能做得很好,出去找份工作,干嘛在家里陪著老太婆呢?
但M選擇了照顧姥姥拿遺產這一條賽道,為了能夠在姥姥這里排第一,特意向堂妹阿梅取經,盡心盡力照顧姥姥。
本以為做得挺好,卻晴天霹靂,聽到姥姥把房子留給了小舅舅。
M非常生氣,對姥姥說,你愛錯人了。
失望的M就此搬回了家,又繼續他當游戲主播的日子。
直到他聽說小舅舅并沒有接姥姥一起住,而是把姥姥送到了養老院。
M去養老院看姥姥,把她接回了家。
如果之前的M,都是帶著目的,為了財產而照顧姥姥,那么之后,便是純粹的愛了。
其實,利益與親情,交織在一起,又如何分得那么清呢?
M在照顧姥姥的過程中,真正地看到了姥姥這個人,與姥姥建立了真實的情感連接。
有了彼此之間這份情感的連接,即使沒有財產可以繼承,M依然甘愿照顧姥姥。
姥姥去世后,M接到電話,得知姥姥為他存的賬戶,從他小時候一直存到現在,足足有一百萬泰銖了。
小時候的戲言,姥姥卻認認真真地存了半輩子。
M用這個錢,給姥姥買了她生前一直渴望擁有的墓地。
不管她多么想要那塊墓地,也沒有動給外孫存的那筆錢。
M曾問姥姥,為什么想要那塊墓地呢?
“如果你死了,連誰來不來都不知道,說不定大舅舅會雇人來給你掃墓,小舅舅依舊電話打不通找不到人,我大概會用谷歌地圖搜索一下位置,隔著屏幕給你祭拜了。”
姥姥說,墓地風景好的話,說不定你們會比較愿意來掃墓呢。
姥姥去世后,M守著靈柩,一路跟姥姥報告到了哪里,路過姥姥生前最常去的粥攤,路過,到了外孫給買的獨棟墓地,這一幕太好哭了。
《姥姥的外孫》是難得的好作品,真實,感人,辛辣,犀利,細節慢慢,情感細膩,后勁很大。
既有家庭中利益的糾葛,就很細致地鋪陳了其中隱含的真情。
既有撩撥起親情中令人動容的部分,又觸及親情中虛偽的那一面。
既鞭笞著東亞家庭對女性的利用與盤剝,又有對老人晚年生活及情感的深切體察。
作為一部現實主義作品,它很現實,很殘酷,但生活從不是單一的,而是立體的,所以它同時又體現了可貴的真情,肯定了親情溫馨的一面。
最難得可貴的,它用諸多細節工筆勾勒出了一位瀕臨死亡的老婦人,她面對兒女的態度,以及對親情的守望,她虔誠的信仰,以及病痛的折磨,她性格中可愛、達觀、堅韌的可貴品質。
姥姥才是這部電影真正的主角。
姥姥的一生,太讓人心疼,又令人欽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