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正操去世前,一直有一個未曾實現的愿望。
呂正操從未想過,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他竟然還有機會再次見到少帥。
1991年3月10日下午,一輛波音客機從臺北沖向高空,這架飛機引起了外界的廣泛關注,最重要的是,這架飛機上有一位老人,這位老人身份可了不得,乃是大名鼎鼎的少帥張學良,91歲的張學良帶著自己的夫人趙一荻乘坐飛機前往美國,他們此行的目的是去看看自己的兒女和親戚。
得知這一消息后,呂正操委托了張學良的子女張閭蘅去美國和張學良見面,張閭蘅此次也是起到打前站的作用,在將情況了解清楚后分享給呂正操。
沒過多久,美國那邊就傳來了消息,呂正操收到一封電報,內容說張學良等著他和閻寶航一塊討論,讓他們立刻辦理前往美國的手續,希望他們能早日會晤。
張閭蘅的電話打來時,也提到了這些內容,呂正操滿懷期待,等著和少帥的見面。
張學良來到美國后,孤身一人去了紐約,他和貝祖貽遺孀見了面,而趙一荻沒有跟上來,她的身體不適,所以暫時留在舊金山,去了紐約后,張學良的一切活動都是在貝太太的安排和陪同之下進來的,對于那些官方往來等,張學良煩不勝煩,干脆全部都拒絕往來了,不過,在這段時間里,張學良也有心心念念的人,他想要和自己的舊部呂正操以及閻寶航見一面。
回京之后,張閭蘅行動力十足,催促著呂正操他們趕緊出發,當然,張閭蘅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張學良夫婦的身體狀況都不大好,倘若他們去晚了,可能見這一面都難。
這一邊,呂正操卻是考慮周到,因為此行不是他一個人去和張學良許久,他的身上可是肩負著重任,所以,得等中共中央這邊的答復。后來,張學良在采訪中表示,他目前回大陸的條件還不太成熟,所以他此次就不直接從美國回大陸了。
得知張學良的態度后,中央正式作出了決定:派遣呂正操代表黨和人民去美國看望張學良。
“七七事變”以后,呂正操轉投共產黨,之后,他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戰斗中去,還將抗戰部隊從幾千人擴展到了十萬人。
不論過去多少年,當地的百姓們都記得呂正操將軍。
只是,呂正操常常會和自己的孩子們說,他欠著老百姓的情,
1937年,呂正操率領部下去梅花鎮消滅了800日軍,次日,日軍就將梅花鎮的2500名百姓屠殺掉1500后,1985年,呂正操帶著妻子去了梅花鎮,找到了幾十位當年的幸存者,同他們道歉,他對不起他們,給他們惹事了。
呂正操九十歲時還在堅持打網球,身體狀況很好。
只是,呂正操一直以來都有一個未了的心愿,他希望張學良能夠回國。
呂正操的兒子呂彤羽從小就對武器感興趣,長大后,呂彤羽的一輩子都在研究地空導彈,可以說為祖國和社會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在退休之前,呂彤羽有機會升到正局級,但是,這也就意味著他不能再繼續做自己熱愛的科研工作。呂彤羽一時之間不知道應該如何抉擇,呂正操和他說,不要考慮當多大的官,更重要的是他能做多少事情,于是,呂彤羽拒絕了升遷,繼續做自己的科研工作,一直到他退休為止。
呂正操將軍一直活到106歲,他的藏書數量極多,尤其是歷史資料非常的完整,于是,呂彤羽還做了一個電子圖書館,讓更多的人了解到那些年的歷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