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比亞迪,用真實的經歷印證了老祖宗說的這句話。
20多年前的比亞迪,初出茅廬宣布進軍汽車領域,嘲笑的人有之,看笑話的人也有之,大家都不看好一個做電池的企業涉足汽車領域,人們都等著看王傳福的笑話。
結果,比亞迪汽車因為肯下本錢,肯鉆研,獲得了第一桶金,并且銷量也在逐漸攀升。
可沒過多久,比亞迪又宣布了一個重大決定,那就是以后不做燃油車,改成新能源車,也就是以電為主的車。
那時候消息一出,所有人都說比亞迪“瘋了”,這不屬于孤注一擲么?日本那么多車企,一起研發做新能源都失敗了,一個“小小”的比亞迪,能掀起什么風浪?
那時候,誰要說以后比亞迪會撼動合資車的這棵大樹,想必大家都得覺得他瘋了。
可如今,比亞迪不僅做到了國內車企第一,甚至銷量超過合資車豐田和大眾,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哥”。
而這,其實都沒用得上三十年。
2024年,比亞迪開年就使用王炸,秦當年橫掃六國,比亞迪推出秦PLUS橫掃合資車。
5月份,秦Plus的銷量就突破了5萬,讓所有合資B級車都心驚膽戰。
而今,更令合資車感到恐懼的消息出爐了。
今年上半年的汽車銷量出爐,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是1389.1萬輛和1404.7萬輛。
其中,比亞迪的銷量為160.71萬輛,比排名第二的大眾,萬整整多出34萬輛。
7月,比亞迪汽車銷量為342383輛,同比增長了30.6%,增速很快,銷量很多。
在這么大的銷量面前,比亞迪卻公布了它單車利潤,單車盈利僅8450元。
長城和吉利的單車利潤都要過萬,理想的單車利潤也近萬元,比亞迪作為上半年銷量最多的車企,利潤卻只有8000多,很多個人感到不可思議。
而比亞迪也公布了單車利潤低的原因,可這確實讓所有合資車感覺到了一絲恐懼。
這并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真的有事實作為支持。
其一,比亞迪將盈利的大部分,都投入到了新產品的研發之中,研發基金非常龐大,每年投入都以百億作為基礎。
龐大的資金投入下,讓比亞迪可以做到一天出爐幾個相關專利,而大家都知道,新能源的戰場目前才剛剛開始,全球所有合資車都在摩拳擦掌,我們本土品牌掌握越多的專利,以后就越能笑傲車圈。
其二,比亞迪將利潤的很大一部分,都分享給了旗下的員工,工程師就不必說了,工資高一些也是正常的,但比亞迪90萬員工,大部分一線員工的工資也很高,福利待遇也很好。
據統計,該公司的平均薪資為9598元,28%的員工薪資范圍在6000到8000元。
研發資金投入巨大,可以讓比亞迪始終保持技術領先,而員工工資高,可以解決很多就業民生問題,而更重要的是,比亞迪成功將合資車的暴利拉下馬,幾萬元的B級車仍然有的賺,可見以前動輒二三十萬的合資車,有多么的暴利了。
未來,我相信我們的國產車崛起一定是勢不可擋的,因為就像比亞迪,總是想著讓更多的利益給老百姓,那么老百姓也一定會支持它,讓它越走越遠。
最后,為比亞迪點贊,希望所有的國產車都能像比亞迪一樣,讓利給員工和消費者,我相信只要我們擰成一股繩,萬邦來喝的盛世就一定會重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