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成都的開發商,都在等這塊地。
昨天一大早,成都土拍就進入了白熱化。綠城、建發、越秀、招商、大悅城……十幾家中國現在還有能力拿地的開發商,都在盯著一塊地:
金融城H12。
這塊地,位于全成都最好的位置——金融城三期。去年6月,金融城三期29畝拍賣時,價格很快就拍到了上限,參與搖號的開發商有71家,最終被華潤幸運拿下。
后來錦宸府入市,170套千萬級的房源,超過3000組客戶搖號。今年7月份,清退的2套房源,還吸引了:
2600多組客戶報名。
畢竟,整個金三片區的土地規劃里,住宅只有10宗。金融城H12,是目前公開出讓的第二宗。
有幾家開發商針對金融城業主做過幾輪產品調研。錦宸府給的正反饋,讓大家信心都很足。
據說有幾家開發商的集團負責人,還曾親自來成都考察地塊和周邊情況。
開拍前,1.92萬的樓面價已經是錦江區新高。再加上地價、房價雙限都已取消,拼的就是價格。
14家開發商你來我往,硬是競爭了82輪,才分出勝負。總價10.77億,成交樓面價2.73萬,溢價率42%。但最終拿到地的,對成都人來說,似乎是個陌生的面孔:
貝好家置業。
貝好家置業其實并不陌生。經過這半年在北京、廣州和西安的亮相,壹地產的朋友們應該已經熟悉了,這是我們的老朋友——貝殼。
對于貝殼拿到成都這塊地的結果,成都的朋友有點驚訝。開拍前,業內最有望拿地的是金茂和綠城。
然鵝,到了現場,貝殼跟得很堅決。后半場,就只剩下金茂聯合體和貝殼兩家競爭了。
朋友說,金茂應該是給投拓的價格也到頂了,再加上2公里外的金茂璞逸錦江也快要開盤了。權衡了下,金茂最終選擇了放棄。
論資金實力,貝殼或許更有話語權。盡管市場仍然下行,一眾開發商利潤都是虧損,但貝殼財報里,今年二季度的凈利潤就有約19億。金融城H12的10億對他們來說,還好還好。
沒過多久就傳出消息,金融城項目將由貝好家團隊自主操盤。
貝殼的朋友說,他們拿地的目的也不是做開發商。主要是想給自己的C2M理念一個試驗的機會,讓未來的主要客戶開發商、業主方們更相信。
C2M,也就是Customer to Manufacturer。簡單說,就是從消費者到制造者,通過貝殼龐大的成交數據庫支撐,對客戶基數、戶型、價格心中有數,再去定制化做好的住宅產品來。
換句話說,他們更想做的是一個新的平臺:
以產品定位能力為核心的服務平臺。
C2M創新中心是貝好家近期新成立的一個獨立部門。由原產品與市場研究部、產品部、研發部和數據部組成。
子姨之前寫過,過去一年,貝殼都在各大開發商挖人,他們瞄準的人才,前期的產品和定位是重點方向。
挖人的同時,貝好家團隊也對全國重點城市的數百個樓盤進行了調研學習,過程中他們發現,隨著行業變化,過去很多開發商的產品理念,包括投資邏輯都不再適用。
在他們看來,很多項目的產品定位和客戶需求并不匹配。出了問題就降價、上渠道,給經營帶來巨大風險:
開盤如同開盲盒。
這些問題,也許可以在前期更好地解決。畢竟,對于市場需求,沒有人比貝殼更懂了。
過去十幾年,貝殼有數十萬經紀人一套套上門驗證房源,組成了龐大的數據庫,被稱為樓盤字典。這也是貝殼最大的護城河。
貝殼相當于為購房者建立了尋找真房源和開發商的單向通道。C2M則是給開發商建立了一條購房者的反饋通道。當然,這個反饋通道也需要實際案例來驗證。
于是,寸土寸金、面積不大、盈利預期良好的成都金融城地塊,被選中了。
這場試驗的序幕,昨天正式拉開了。
歡 迎添加子姨微信: zhangziyi10010
注明公司名稱、職位和姓名更易通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