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劉思琦嗎?
那個在綜藝《變形計》里被大家稱做是“巨嬰”女孩,在節目的鏡頭里,16歲的她似乎和普通青春女孩沒有區別,開朗愛笑,清純漂亮,不過和普通人不同的是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
每天她就是吃喝玩樂,在家里作威作福,生活幾乎離不開父母的照顧。襪子需要母親拿好給她穿在腳上,飯菜也是要靠人喂到嘴邊,日常消費高達數萬元。
參加完《變形計》后,熒幕中那個臉蛋清秀的劉思琦似乎有所改變。
如今,已經23歲的劉思琦,生活狀況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她是否依然過著奢侈依賴的生活?
巨嬰般的生活是真實還是綜藝的人設?
劉思琦,2001年出生于遼寧省盤錦市,從一出生就注定了她和普通孩子截然不同的成長道路。
因為她的父母并非尋常百姓,而是擁有十分不錯經濟條件的富裕階層,他們工作很忙。
所以沒什么時間陪伴孩子成長。
很多人都說:“愛是常覺虧欠。”
劉思琦的父母就希望給予她更多錢和“自由”,通過“富養”的方式給予寶貝最大的彌補。
讓她從小就擁有無憂無慮的生活。
長期缺乏父母的管教,加上沒有底線的寵溺,最終將劉思琦推向了驕縱、揮霍的深淵。
16歲時的劉思琦,已然成為了一個“巨嬰”。
在綜藝節目《變形計》的鏡頭下,她的生活狀態幾乎讓觀眾們瞠目結舌,帶著極端的夸張:
姑姑蹲在地上幫她剪腳趾甲,二姨姥站在她身旁,像服侍嬰兒一樣一口一口喂她吃飯;母親在她旁邊細心地為她卷起褲腳,她的叔叔和舅舅則擔任她的保鏢和司機,以確保她的安全和進出行動的順暢。
為了確保她的舒適和安全,還有多名全職保姆負責提供24小時無間斷的照顧。
這一幕仿佛這個少女已經失去了最基本的自理能力。
劉思琦在家里的生活就如同生活在一個小王國,她是一個無所不能的“公主”。
所有的家人圍著她團團轉,事事皆以她為先。
到了她要去參加《變形計》節目進行所謂“變形”時,更是上演了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送行場面。
媽媽、叔叔、姑姑齊上陣,為她打點行李,不讓她受一點委屈。
去機場的路上,家里四臺豪車隨行,浩浩蕩蕩的送行隊伍引來了路人的側目,也讓觀眾感慨“一人變形,全家累瘋”。
劉思琦從小被捧在手心,享受的是極致的物質生活和幾近溺愛的寵愛。
這樣的性格和生活方式,自然讓她在節目播出后迅速成為了網友口中的“巨嬰”。
不過,這種巨嬰狀態究竟是真實的,還是綜藝節目刻意打造的人設呢?相信這也是很多觀眾心中的疑問。
無論真實與否,節目中劉思琦所展現出來的生活態度確實讓人震驚。
她會以二十元的價格購進一個手機殼,然后以兩元的價格轉賣出去。
在這筆“虧本買賣”后,她竟然洋洋自得,為自己賺了幾十塊的小生意而歡欣鼓舞。
為了慶祝這個“偉大成就”,她毫不猶豫地揮霍數百元,享用了一頓豐盛的夜宵。
對于劉思琦來說,金錢仿佛只是她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玩具,揮霍與攀比是她尋找快樂的方式。
劉思琦最喜歡的事情便是逛街購物。每當她出門,血拼往往以成千上萬的金額結束。
她的消費觀完全不分輕重,只要她覺得好看,三十元的東西她會買,三萬元的東西她也會買。
無論是便宜還是昂貴,劉思琦總是憑著一時的喜好將其收入囊中。
而她的攀比心態也同樣讓人咋舌。
只要是她認為值得炫耀的,她就會去做。
她可以毫不猶豫地開車四百公里專程趕到大連,僅僅為了花費上萬元來打理自己的發型。
對于劉思琦來說,錢就是一把可以隨心揮霍的鑰匙。
這樣的生活方式在她小時候,父母覺得輕松無比,但是隨著年紀的長大,劉思琦的生活方式讓父母感到無比頭疼。
盡管他們為劉思琦提供了優越的物質條件,但他們并不希望女兒沉溺于虛無的攀比與揮霍中。
看到女兒日漸驕橫,性格越來越跋扈,他們終于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無奈之下,父母選擇了參加《變形計》這檔改造節目。
希望通過這種特殊的方式讓劉思琦意識到問題,走上正確的生活道路。
參加《變形計》后,劉思琦的生活真的發生了改變嗎?
在家里長久養成的性格,去到農村一個月之后就能完成改變嗎?
從“巨嬰”到驕傲:蛻變過程
劉思琦的父母在看到女兒的人生已經開始偏離正軌時,終于想到了要改變她的生活了。
母親為劉思琦強行報名參加了《變形記》節目。
起初,劉思琦對這次安排充滿了抵觸,她但在母親的堅持下,還是去了。
當節目組帶著劉思琦抵達貴州山區時,她看到了自己將要面對的生活場景。
一個位于偏僻山村的小村莊,完全不同于她曾經奢華的生活。
而更讓她崩潰的是,節目組在第一天便收走了她大部分行李,僅允許她帶一個簡單的行李箱上山。
劉思琦帶著滿滿的“生活必需品”,卻在山路上遭到剝奪,這無異于要斷絕她與熟悉生活的最后紐帶。
最具沖擊性的時刻出現在她被要求上交電子產品和化妝品時。
這些在她眼里是生活的必備品,而對節目組而言,這可是這次“改造”計劃的最為重要的手段之一。
當這些物品被一一收走時,劉思琦情緒徹底失控,與節目工作人員發生了激烈的肢體沖突,場面一度失控。
來到山村后,劉思琦的住處在一處懸崖頂上,她拖著重重的行李箱,艱難地爬過崎嶇不平的山路。
在經過長時間的體力透支和情緒波動后,她最終不堪重負,將行李箱隨手丟在了山路上,終于拖著疲憊的身軀到達了她的新家。
這次旅程已經讓她感到無比的疲憊與無助,而接下來的生活更是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農家父母不在的幾天里,劉思琦第一次面臨了“自力更生”的考驗。她必須自己解決一日三餐,而這對她來說無異于一場生存的挑戰。
曾經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她,從未體會過饑餓的滋味,如今卻在輾轉反側中難以入眠。
第二天,她和同住的女孩只能去村口小賣部賒賬購買一些簡單的零食充饑,這些鄉下的廉價食品與她慣吃的山珍海味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無論她多么不適應,這都是她必須面對的現實。
第三天,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她們向村民求助,勉強度過了難關。
這三天的經歷,對于劉思琦來說,是一種極大的磨礪與折磨,但也逐漸撼動了她曾經固執的世界觀。
當農家父母回到家后,他們的熱情款待讓劉思琦感到莫名的感動。
她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這種真摯的關愛是她從未體驗過的。
在城市里,劉思琦享受著物質上的無盡滿足,但精神上的孤獨與冷漠卻一直縈繞著她。
相較于城市的奢華,這里的樸實和溫情像是打破了她心中的一道壁壘。
在節目里有這樣一段經歷,讓熒幕外的觀眾也有些感動。
劉思琦心愛的項鏈不慎丟失,農家父親為了幫助她找回這條項鏈。
帶著她在山路上苦苦尋找,許久之后,終于找到了遺失的物品。
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普通父母身上,過著貧苦生活的父母是否會為了孩子的一件心愛玩物,放下時間去幫她尋找?
大概率是不會的。
這種毫無利益交換的真誠關懷讓劉思琦深感觸動。
她第一次意識到了,這種來自他人無條件的幫助與愛是可貴的,也是應該被珍惜的。
在那段時間里,劉思琦慢慢開始學著勞動,體會到為他人付出的快樂。
她決定和兩個男孩子一起去水泥廠打工,目的只為了給農家的老父親買一雙新鞋。
這對曾經的她來說簡直難以想象——一個不曾做過任何家務的“巨嬰”,如今卻甘愿辛苦勞作,只為了表達她的感恩之情。
工廠的工作異常辛苦,他們時常在濕滑的地面上摔倒,渾身沾滿了泥漿,但劉思琦并未因此退縮。
最終,他們買到了新鞋,看到農家父親喜悅的表情,劉思琦的心中滿是成就感。
這一次,她懷抱著一個清晰的目標,想為別人做一點實實在在的事,這讓她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滿足感。
一個月的鄉村生活,改變了劉思琦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
在離開山村前,她主動幫農家父親翻修山路,這種親手為他人付出的行動,成為她改變蠻橫性格的重要一步。
如今的劉思琦,已經是父母的驕傲
當她從貴州回到遼寧時,那個曾經揮霍無度、驕縱跋扈的“公主”已然不復存在。
她不再對父母大發脾氣,也不再自視甚高,反而帶著感恩與謙遜,重新融入了家庭。
回歸之后,劉思琦決心改變自己的生活態度。
她不再依賴父母的物質支持,反而開始從精神上充實自己。
她投入到了學習當中,雖然起初數學和英語的成績成了她前行的絆腳石,但她沒有退縮。
在家教的幫助下,她漸漸克服了這些困難,成績也逐步提升。
她開始主動閱讀學校圖書館里的書籍,擴展自己的視野,豐富內心的世界。
這些努力不僅幫助她提高了學業成績,也讓她看到了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2017年,劉思琦成功考入了ESMOD北京高級時裝藝術學校。
更令父母感到欣喜的是,畢業后,她還前往法國繼續深造,進一步學習了設計領域的專業知識。
在巴黎,這座全球時尚之都,劉思琦接觸到了頂尖的設計理念與前沿的時尚潮流,這段經歷無疑讓她的設計生涯更加充實。
畢業之后的劉思琦,已經成功簽約了一家專業的設計工作室,成為了一名職業服裝設計師。
現實生活中,崇尚“富養女兒”的家長不在少數。
但很多家長都誤入了歧途。
真正的“富養”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富足,更應該是精神上的充實。
過分溺愛和物質的滿足,并不能讓孩子走向真正的成熟與獨立,反而會讓他們失去自我。
好的家庭教育,應該讓孩子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有明確的目標和理想追求,而不是沉迷于驕奢的生活中,無法自拔。
2024年,劉思琦已經23歲。
《變形記》中的表現和經歷,雖然有些夸張和戲劇化的成分。
但我們樂于看到一個曾經叛逆、迷失的女孩,逐漸找回了自己,并且腳踏實地地朝著夢想邁進。
和很多人預想的不同,劉思琦原本可以利用參加《變形記》積累的知名度,順勢進入娛樂圈或者時尚圈,利用捷徑成就名利雙收的生活。
她并沒有選擇這條看似光鮮的道路。
她放棄了投機取巧的機會,反而選擇相對低調和踏實的路。
和大部分很多同齡年輕人一樣,用自己的努力和才華去追逐夢想和成功。
這或許就是她人生最美好的一種生活方式了。
原創不易,敬請點贊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