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拉回到五月底,上汽大眾正式上市了上汽大眾“Pro三部曲”的第一部曲——途觀L(參數丨圖片) Pro,彼時,站臺的還是“賈俞組合”。
三個月后的9月10日,上汽大眾正式上市了“Pro三部曲”的第二部曲帕薩特Pro,站臺的領導班子也從此前的“賈俞組合”更替為了現如今的“陶傅組合”。
“我的職業生涯是從上汽大眾開始的,大學畢業以后在上汽大眾工作了18年,我做了6年的質量保證部部長,還有12年的經歷是在自主品牌”,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工作履歷,上汽大眾黨委書記、總經理陶海龍將自己稱為“老大眾”。
任職上汽大眾總經理一職50多天以來,陶海龍做的事情不少,他試了很多車,也跑了不少市場和經銷商、投資人等溝通交流。
在這之后,他得出如此結論:上汽大眾產品的競爭力是在的;經銷商對上汽大眾有信心。
聰明的油車
“Pro三部曲”這幾個字眼在整場溝通會上出現的頻率頗高,陶海龍將此喻為“翅膀”:“Pro三部曲,都是在我們的旗艦產品、受歡迎的王炸產品上做升級。Pro的內涵就是在原來機械性表現已經非常好的產品基礎上,給它在智能化、互聯網化方面去補上這個短板,插上兩個翅膀。”
“產品推出之后和現有的產品共線銷售,組成家族,一個叫途觀家族,一個叫帕薩特家族。帕薩特家族有出眾款,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經典款,還有就是帕薩特 Pro,形成互補關系。”陶海龍對“Pro三部曲”做了進一步的解釋。
“我想先澄清一個誤區,覺得聰明這件事情好像就是電車的事情,跟油車沒有關系;好像油車天生就是笨車,新能源出來天生就是“聰明的孩子”,在陶海龍看來,車型“聰明與否”和能源形式沒有任何關系,
所以第一部曲途觀L Pro被上汽大眾稱為“最聰明的油車”,第二部曲帕薩特Pro則是在“聰明”的基礎上又加了舒適、豪華。陶海龍對帕薩特Pro如此評價:在B級車里幾乎找不到對手,在C級車里,你只有買5系和奔馳E級的系列你才能擁有這些功能。
而關于“Pro三部曲”的第三部曲途昂Pro,陶海龍只說到:“一定在帕薩特Pro之上,在智能+舒享基礎上繼續做加法”,而至于加的是什么,他給大家留了個懸念。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帕薩特30歲以下的用戶占有三成,而作為帕薩特家族的全新成員帕薩特Pro必定也要承其大任。為了迎合年輕化需求,帕薩特Pro在設計、智能化方面都進行了全面的進階。陶海龍將這些總結為兩個方面:第一是造型上,第二是功能上。
造型上,帕薩特Pro提供雙臉造型,除開有被稱為“德原帕”,走沉穩路線的先鋒版前臉外,還有更年輕化的星空版前臉,同時還可選配黑武士運動套件,可以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
顏色方面,除開保留傳統的黑色、白色、灰色外,還新增了類似于脈沖青、賽博粉這類非常跳脫的顏色。
在功能上,陶海龍將年輕人的喜好總結為一個點——“科技感”,為了這個點,帕薩特Pro除了將L2+級智能輔助駕駛技術和智能座艙搬上了車之外,還對香氛系統、氛圍燈等各個方面進行了優化。
帕薩特作為上汽大眾的“頭牌”產品,在被傾注更多精力的同時也被賦予了更高的期待,就目前來看,帕薩特已經用月均2萬的銷量交出了不錯的答卷。但這在陶海龍看來還遠遠不夠,他期望著帕薩特Pro能帶來帕薩特整體銷量的增長。
“我們的目標是把現有客戶群體順利過渡到新的帕薩特 Pro,并在此基礎上吸引更多新客戶。”
而如何去實現這個目標,立住“頭牌”,陶海龍用了個屢試不爽的法子:“我們用了更激進的價格策略……帕薩特的頭牌不只是燃油車的頭牌,更是全市場的頭牌。”
于是,帕薩特Pro攜手帕薩特2025出眾款帶來了15.99萬-22.39萬的限時一口價,再一次點燃了中高級轎車市場的熱情。
“準大年”規劃
今年上半年,上汽大眾累計銷量為51.2萬輛,同比增長1.7%,其中,帕薩特、途觀、途昂家族、ID.家族等是主力車型。
今年也是陶海龍口中的“上汽大眾產品準大年”,在這個“準大年”中,帕薩特、途觀、途昂、ID.等系列產品均在規劃之列。
為了滿足更多細分市場用戶的需求,除開“Pro三部曲”在產品矩陣上做加法之外,上汽大眾還對部分產品進行了設計、智能化等方面的優化,朗逸新銳和途岳新銳就是最好的例子。
針對新能源ID.家族,上汽大眾有“油電同進”的企業戰略,在這個戰略的指導下,上汽大眾推出ID.3和ID.4X的聰明款,除開外觀內飾煥新外,這兩款車型還具備遙控泊車、撥桿變道、L2+級智能駕駛等功能。
盡管在城市領航方面和新勢力還存在些許差距,但不可置疑的是:ID.家族聰明款車型整體的軟件迭代和新勢力之間的差距正在以肉眼可見的迅速縮小。
上汽大眾曾提出過一個九字方針:促油車、穩電車、上奧迪。可見,對奧迪的規劃和“油電同進”一樣被提上了戰略的高度。
任職上汽大眾總經理一職50多天以來,陶海龍一共試了6次車,其中有一次就是專門針對奧迪的試駕,例如A7L和Q6、Q5 e-tron等車型,甚至包括這些車型的部分競品。
“我讓我們的銷售團隊一起試車,我以前對奧迪的產品了解不夠深入。但有一個結論很明確,奧迪品牌不可能造一輛傷害奧迪品牌的車子。上汽奧迪目前的幾款產品表現非常優秀,沒有任何問題。”
陶海龍將德國和中國比喻成奧迪“非常強大的父母”,在他看來,德國汽車的強項之處在于百年歷史積淀下來的機械基本功,而中國則在數字化、智能化、電子電控等產品方面有著獨到的優勢。
他如此講到:“我們要把兩者結合起來,雙方非常強大的父母結合在一起來生出一個比單方更有競爭力的產品出來,重新塑造奧迪的品牌形象。”
從“Pro三部曲”到朗逸新銳、途岳新銳等產品的優化,到ID.家族的聰明化,再到奧迪品牌的重新塑造……
這些規劃背后,上汽大眾有著“一個大野心”:從8萬到32萬整個的價格區間我們都希望有足夠好的產品,每一萬一個區間來加強產品對這個價格區間的覆蓋。
“中國市場的卷還遠遠沒有結束,現在這個態勢誰更勝一籌很難說,遠遠沒到game over的時候,在餐桌上一起吃飯的人真不少,這是一件好事,人多說明有機會”,陶海龍如此看待中國車市內卷。
而至于上汽大眾要想繼續留在飯桌上,陶海龍認為必須得做到兩點:
一是要堅決穩住油車市場,堅持大眾良好的產品品質,保持上汽大眾良好的市場形象;
二是要支撐好整體體系,特別是經銷商體系,堅持正規軍的打法、體系性的打法,絕不做急功近利的事情,出牌不能自亂陣腳。
對于質量出身的陶海龍來說,產品質量是他堅守的一條紅線,所以在聽說“上汽大眾有計劃在2024年優化20個億”這樣的報道時,他有些哭笑不得:
“我來了不到一個星期,網絡上就出現了我砍成本20個億的報道。作為一個比較講邏輯的理工男,沒有調查和研究就得出這個數字,這不是陶海龍。我一定是要調查研究看到哪些方向可以優化,才會下相應的指標。”
在他看來,降成本有很多方法,但前提是必須得保證質量不能有任何損失,而在上汽大眾,每個人對產品質量的深刻認識是根深蒂固的,因為上汽大眾有著這樣的精神內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