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飯遇到領導,對方說:“打這么多啊!”
第一反應是:今兒可真巧,怎么就碰上領導了?
然后回應:“是的,還好。我就吃這么多。”
畢竟,食堂也不是工作場所,實際怎么樣,怎么說就好。
以前和同事吃中飯時,聊天也會設想一下:待會兒要是xx也來這兒吃飯,怎么辦呀?實際上,一次都沒遇到過。
就像是錯開了一樣,完全不用吃飯還會遇到領導這件事。
1.怎么想的怎么說,生活不等于工作
類似于吃飯這種完全放空的狀態下,倒還不至于要想很久,才回答領導的無意提問。
把真實情況說一下就好:
“平時就吃這么多!”
“今天太餓了,待會兒要加班。”
感覺都沒什么問題。
也許只是領導覺得分量有點多,但這就是平時的量,所以,正常說就行了。
也可能,平時飯量小,但剛好碰上當天改善了伙食,有不少喜歡的菜,那多打一點,也是可以的。
我之前去飯店買飯,然后有時可能又想吃飯,又想吃粉面,那我可能就兩個都會買,然后也不會坐在那里吃,而是打包。
最后和飯店老板說:“給我拿兩雙筷子。”
有時去的次數多了,總有那么幾次要兩雙筷子的情況,然后有一次我說買一份xx,那老板還問我:
“就要xx嗎?幾雙筷子?”
估計她以為我之前買的,都是兩個人吃了,其實就只有我一個人吃。
所以,如果領導問你,也不局限于只有領導問,怎么打那么多,就說想吃那么多就好了。一般人也不會關注你的飲食習慣。
2.職場不需要人設,多關注工資卡余額
吃飯時間,被領導打招呼也得想想,可能是擔心說錯話什么的。
但其實也不用那么緊張,也許就只是隨口問問。
職場上,真不需要刻意營造人設,用自己的方式做好本職工作,不破壞辦公環境,多關注工資卡里的余額,其實就不會想很多了。
不久前,網上出現一個“職場蠢人設”,即開始對卷王祛魅,開始“變蠢”。
結合那句“只要你肯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來看,就很好理解了。
除了本職工作,其它的都不會,也沒法干。
但最后網友們一分析,這樣做對工作也沒有太大的好處。
譬如,你會喪失一些機會,或者能力很難得到提升。
說到底,很多事情真的是越想越糟心,還不如少想點。既然都是為了碎銀幾兩,那我就只關注碎銀幾兩就好了。
數字的變化,也能反映一下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