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年,朱棣憤怒道:“你不是鐵骨錚錚嗎?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大骨氣!”一聲令下,鐵鉉的耳朵、鼻子都被割掉,滾落在地。
這還沒完呢,朱棣可沒忘兩年前被鐵鉉算計到差點沒命的事。
于是,他下令將割下來的那些肉都煮熟,用來好好招待鐵鉉。
朱棣還頗為得意地問鐵鉉:“這肉滋味怎么樣?”
鐵鉉也是個狠人,一邊嚼一邊厲聲回答:“忠臣孝子的肉,有什么不好吃的呢?”
看著鐵鉉嘴硬的模樣,這可把朱棣徹底激怒了,最后,他下令對鐵鉉施行在磔刑。
鐵鉉是何方神圣?為什么能讓英明神武的朱棣如此痛恨并失態呢?
01
明建文元年,也就是1399年,燕王朱棣為了掩蓋自己叛亂的事實,打著清君側的名號發動“靖難之變”。
因為朱棣的大侄子朱允炆剛登上皇位,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對付自己的藩王叔叔們。
他登基僅僅兩年,就殺了5個叔叔,朱棣當然坐不住了,倆叔侄的關系越來越緊張。
所以,朱棣既要過五關斬六將,也要帶兵南下去國都應天(今南京)“教訓教訓”自己的大侄子。
1400年,朱棣就率兵打到了濟南城下,勢必要拿下這座“進可南下攻打,退可畫疆自守”的軍事重城。
當時,鐵鉉是山東參政,本來沒他什么事兒的,他只是負責給李景隆的北伐軍運送糧草。
02
但他是一個志節凜然的人,一聽到濟南全城百姓陷入了危難,便火速前往支援。
當一個忠臣遇上了一個叛賊,就如仇人相見,那是分外眼紅啊。
倆人就在濟南城上演了“相愛相殺”的戲碼。第一回合,朱棣打算來一招兒先禮后兵。
好聲好氣的寫了一封勸降書,用箭射進城內。大概意思就是,別跟我大侄子混了,我燕王朱棣才是你的明主,跟我混肯定讓你飛黃騰達。
別看鐵鉉是一個文弱書生,卻頗有武將的骨氣,當即回箭一只,給朱棣回信。
信中他引經據典,舉《周公輔成王論》的例子,讓朱棣別貪心妄想,好好輔佐自己的大侄子。
03
第一回合,朱棣輸了。第二回合,朱棣見鐵鉉不可收買,懶得再跟他客氣,準備直接放大招兒。
下令讓士兵挖開黃河河堤,引黃河水灌城,想要滅了全城。
這可大事不妙,為了濟南百姓的安全,鐵鉉急中生智,使出詐降一招。
表面上城樓舉白旗投降,自己去朱棣大營跪求原諒,還讓士兵裝可憐嚎哭:“濟南城快被淹了,我們就要死了。”
實則暗地里設置機關,準備在朱棣受降進城時伏擊殺了他!好一個反殺計。
朱棣還真上了當,要不是他命大,騎的馬走慢了些,被鐵板砸爛的就是他朱棣的頭!
04
第二回合,朱棣又輸了,輸得還很狼狽。第三回合,憤怒朱棣直接拉出了他的大炮,對著濟南城不停轟炸。
這回鐵鉉該輸了吧,他又沒有銅墻鐵壁。
還真不一定。眼見著城墻就要被攻破了,鐵鉉也使出了他的必殺技。
他在木牌上寫了“大明太祖皇帝神牌”幾個大字,復制了一大批,并令人分別掛在城墻的垛口上,還將朱元璋的畫像掛在城頭。
朱棣可不想被天下人戳著脊梁骨罵“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于是下令停止了炮擊。
可鐵鉉還沒完呢,因為敵人還在城下。他趁炮擊停止,趕緊招募勇士,讓他們帶兵去騷擾朱棣大軍。
05
朱棣真是氣得臉都綠了,但又無可奈何,總不能真用炮炸自己老爹的畫像吧。
沒辦法,只好撤軍離去,打算繞過濟南,直接率兵找大侄子算賬去。
第三回合,朱棣還是輸了,沒有最狼狽,只有更狼狽。但朱棣報仇,十年不晚。
兩年后,也就是1402年,朱棣成功把自己的大侄子教訓得下落不明,江山易主。
這下鐵鉉可跑不掉了,朱棣變成了君,作為臣子的他插翅難飛。
這才出現了開頭一幕。新賬舊賬一起算,鐵鉉最終不屈慘死。
06
但忠魂不滅!即使在最后一刻,鐵鉉也從沒向朱棣低過頭,他從沒在朱棣面前輸過。
朱棣雖然殺了鐵鉉,但也尤其佩服他的忠肝義膽,時長提起他勉勵自己的臣子。
如今,在濟南大明湖內有一座鐵公祠,紀念的正是河南鄧州人鐵鉉。牌匾上書“公真似鐵,浩氣長存。”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從不缺乏鐵鉉這類堅貞不屈的人,不是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