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撞的,干嘛去扶?”
64歲徐壽蘭老太的審判當天,法官王浩說出的一句話,令群眾們差點憤然而起。
身為被告的彭宇,則在法庭另一端無助的扶額,被迫拿出了4萬余元賠償給原告徐壽蘭。
原本不是他撞得人,卻不得不順應法律的安排,令他感到甚是憋屈。
庭審過后,法官王浩成為了大眾討論的對象,不少人對他都嗤之以鼻。
說他不配當主持公正的法官,還表示他的這一句話,令中國人的道德素質直接倒退50年。
事到如今,17年過去了,想當年備受唾棄的法官王浩,如今又過得如何了呢?
01
“法官,真不是我撞的原告,我是看她摔倒在地,這才將她好心扶起來的。”
2007年6月13日,二度開庭之日,當事人彭宇頂著滿臉的憋屈,來到法院與64歲的老太徐壽蘭對峙。
期間他多次說明,自己沒有撞倒徐壽蘭,自己看到她時,她就已經倒在地上一動不動了,擔心老人家出什么事的他,這才好心幫扶,不料卻被對方反咬了一口。
“你胡說,當時咱倆距離很近,我的前面就你一個人,不是你還能是誰?”
作為原告的徐壽蘭老太,堅稱撞到自己的人就是彭宇,還說出事那天。
他所穿的衣服自己都記得,不可能認錯,他之所以會給自己找說辭,不過是為了逃避賠償罷了。
“您就別誆我了,要真的是我撞的你,我還有臉出現在法庭上嗎?”
看著兩人誰也說不過誰,在一旁看的甚是入戲的法官王浩,此時如炸雷般的來了一句。
“不是你撞的,干嘛去扶?”
這句話一出,瞬間引起了圍觀群眾們的沸騰,人們都為彭宇感到不平。
明明是好人做好事,反倒是好心辦了壞事,這讓大家以后還怎么心甘情愿的做好事?
意識到自己這句話越界后,王浩簡單清了清嗓,繼續著接下來的宣判與安排。
但現場的眾人卻沒有耐心聽下去,還有甚者要拉開法警的阻撓,好好去與法官辯解一番。
教教他究竟什么才是“正義”,還有人高呼讓他自己辭職,說他不配做主持公正的法官。
一時間,法庭的大廳里亂做了一團,坐在法官位置的王浩,見此情形不妙,也只好宣告擇日開庭。
那么事發當日究竟發生了什么?小伙彭宇又是否是好心辦了壞事呢?
02
2006年11月20日上午9點30分,位于南京某路段的公交站內,早已站滿了等待公交車的人們。
周一的清晨,尤其是寒冬時節,總是會刮起一陣刺骨的寒風,令眾人不由得跺跺腳。
“車來了,快快快,咱得先站在第一個,不然就要遲到了……”
人群中,響起一陣嘹亮的叫聲之后,眾人紛紛緊張起來,想著盡快擠到車里去。
就在車門緩緩啟動之時,幾十位乘客爭先恐后的登車入內。
期間,也有不少人被擠下車去,他們中有年紀尚小個頭矮的初高中學生,也有腿腳不利索的老年人。
“哎喲慢點慢點,慢點!……”
隨著一聲驚呼聲,原本竄動的人群也寂靜了下來,空地中央,躺著一個戴老花鏡的老婆婆。
她面色劇痛難忍,用手捂住自己的左腿位置,止不住的一個勁兒哀嚎。
見此情形,周圍人都掩面表示驚訝,卻沒有一個人來扶的,眼看車子就要開了,大家都在各趕各的路。
就在這時,公交車上下來了一位青年,他一身白襯衫的打扮,很明顯是位上班族。
他也顧不得將要遲到,連忙撥打了醫院的急救電話,說出了事發地點,隨后,他便小心翼翼地攙扶老婆婆到一旁休息,期間還提醒她不要碰到傷口。
“看看這小伙子,人長得帥,心也善,真好啊。”
周圍人都對他贊不絕口,白襯衫青年彭宇則表示,這點舉手之勞,不足以掛齒。
將老人送到醫院后,見家屬沒有趕來,他還好心的墊付了200元的醫藥費,這才安心離開。
但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非但沒收到“好人好事”的錦旗,還在半個月后,收到了一張法院發來的傳票。
03
“老公,這好像有你的一封信件,還是法院發來的?”
聽著妻子這樣說,彭宇不由得有些詫異,只見傳信上赫然寫著:“請您于2007年4月26日,來到鼓樓區法院審理……”
信中就開庭一事,做了簡單的背景介紹,彭宇這才回憶起周一早上的事情。
他是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出來,自己扶個受傷的老人,怎么還扶出來罪名了?
庭審當天,看到受傷的徐壽蘭打著鋼板的樣子,他感到由衷的心情復雜,結果也很令他失望。
原本有辯解的機會,畢竟,對照一下他與徐壽蘭的筆錄就知道是誰的責任了。
事發后,他與徐壽蘭都不約而同的被警方找到,重述了當天的全過程。
只可惜,當天他所陳述的筆錄,被當時的警員以搬家弄丟為由,暫時找不到了。
法庭之中,作為被告的彭宇百口莫辯,他承認自己是撞到了人,但人絕對不是徐壽蘭,對于彭宇的說辭,徐壽蘭則反口咬定他要逃脫賠償,自己偏要要回這些。
可以說,坐在被告席與原告席的兩位,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各執一詞。
9月3日,經由鼓樓區法院做出一審判決,表示雙方均無過錯,但按照責任公平分擔的原理。
被告方彭宇還是要賠償給徐壽蘭4萬余元,隨后當庭表示宣判完畢。
此事告一段落后,民眾們的氣憤之聲卻始終不減,幾位當事人的生活與工作也隨之受到了牽連。
04
首先就是受到眾人抨擊的法官王浩,他的一句雷人發言,引來了無數人的謾罵聲。
作為一名法官,他的發言多少帶點個人觀點的意味,自然法官的工作也做不下去了。
據了解,二十歲出頭的王浩,原本是一名法學碩士,本該前途無量的他,卻出了這么一檔子事。
事后沒多久,他就被調任至鼓樓區挹江門街道辦,后又被安排在挹江門司法所。
這處司法所坐落于小巷子里,就連居住在這里的居民,都不知道司法處的存在。
如此慘敗的境地,想必王浩今后的職業生涯,多半都不會有什么起色了。
而被撞的老太太徐壽蘭,則在當年做完髖關節置換手術,身體一度不好,于2010年靜默離世。
在此之前,她因受到鄰里鄰居的非議,選擇搬家走人,換到了如今的住處。
即便徐壽蘭已經逝去多年,南京的鄧府山村小區,仍舊流傳著徐壽蘭的傳說。
人們對于她都議論紛紛,這其中,當然不乏攻擊她的人。
接連受到蝴蝶效應的,還有徐壽蘭的兒子,家里出了這檔子事后。
他隨之也被公司辭退,考慮到父親年事已高的原因,他選擇驅車來到這里,帶走自己的父親。
另一位當事人也就是彭宇,他可以說是一夜之間人間蒸發,讓人抓不到他的影子。
后經知情者透露,他因為經常要去法院的原因,三個月沒有上班。
即便公司工資照常給發,但他還是無心去忙工作,出于不影響公司的考慮,他最終選擇了離職。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二審開庭前,曾與徐壽蘭簽署了個保密協議,要求對方不得以任何形式,在媒體上公布案發的細節。
這一協議,到底是彭宇想少賠償點錢,還是徐壽蘭別有用意,這個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唯一知道的,那便是三位當事人的生活,都被這一次小小的誤會給毀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