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自然資源部和國家林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情況。
近期上線的國產游戲《黑神話:悟空》里,逼真的場景采用了實景三維測繪技術。自然資源部正在推進實景三維中國建設。
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的扶持與三維實景建模技術的飛速發展,文物三維數字化逐漸成為一種新的保護和傳承形式。通過先進的三維建模技術精準捕捉文物的三維數據后, 不僅能夠實現文物的永續保存,還能打破時空的界限,讓線上展覽、VR交互等趣味化的傳播方式成為可能,極大地拓寬了文化傳播的邊界。
《黑神話:悟空》的游戲場景非常震撼逼真,這些場景皆源于現實世界的真實景致。制作團隊遠赴各地名勝古跡,通過實景三維掃描技術,獲取古代建筑、地貌景觀等的三維數據,然后導入數據到UE5建模軟件,使得游戲中的建筑在細節上能夠做到與現實世界相媲美,玩家在游戲中探索時,可以沉浸式地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高精度三維掃描技術,作為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實景三維建模技術之一,憑借非接觸、高精度、高細節、高效率等優勢在文物數字化應用領域也具有較大的應用潛力和優勢,可以精細捕捉古建紋飾、彩塑雕刻、文物器皿等的高精度三維數據,為文物的保護、研究及傳承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采集到的三維數據也具有極強的通用性,可高度兼容市面上的多類主流設計軟件,比如采集到古建的飛檐斗拱、石雕佛像三維數據均可導入至Zbrush軟件進行精細的雕刻,配合Maya等軟件進行網格優化和骨骼綁定,可確保每一處模型在視覺效果和功能性之間達到完美平衡。
進一步說,三維數據與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先進技術結合,可以構建一個更為智能的文化資源數據庫。在此基礎上,開放的數據共享平臺能夠鼓勵全球范圍內的創意者、開發者參與進來,共同探索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表達與創新應用,形成一個文化創造與傳播的良性生態系統。
這也正契合了本屆博博會的討論主題:“博物館高質量發展:教研并重 數實融會”。《黑神話:悟空》這一成功案例也正是數實融會的最佳范例,它啟示我們,通過技術驅動的文化創新,不僅能夠激活傳統文化的生命力,還能在全球范圍內提升中華文化的影響力,讓世界更加直觀、深刻地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
對此,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自然資源副總督察劉國洪介紹了實景三維建設和應用情況。
▲發布會現場
據介紹,實景三維是采用現代測繪和地理信息技術,對現實場景實現三維立體、客觀真實、時序化的表達。劉國洪表示,自然資源部近年來在部署推進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的過程中,按照精細程度,劃分了地形級、城市級和部件級三種類型。
具體來說,地形級實景三維反映的是地形地貌、地理景觀,最大的用處是服務于宏觀應用場景。例如,修建高鐵、高速公路,在選線的過程當中,可以大大減少野外勘察的工作量,又能夠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城市級實景三維精細到房屋的三維形狀,最主要用于支撐城市智慧管理,也就是常說的“城市大腦”。例如,在低空經濟中進行空域規劃、航線設計、立體導航、監控調度等;部件級實景三維主要面向精細應用場景,可以為歷史建筑、文物保護等留下精細的“3D檔案”。《黑神話:悟空》運用的就是部件級實景三維,能夠為游戲者提供沉浸式體驗。
劉國洪表示,實景三維中國是國家戰略性數據資源,也是一種新型的基礎設施,在數字時代它的價值作用正逐步顯現。首先是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實現數字空間和現實空間的關聯互通,支撐低空經濟、智能駕駛、智慧港口、智慧農業、數字文旅等;其次是服務高品質生活。基于實景三維提供空間分析服務和高精度導航定位服務,可以幫助社交、出行、旅游、餐飲、購物等;第三是整合疊加經濟社會和自然資源各個要素,支撐社會智慧治理。
“所以說,實景三維、空間地理數據一直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日用而不覺’。”劉國洪介紹,計劃到2025年初步建成實景三維中國,之后還將不斷提升它的覆蓋度、精細度、新鮮度、豐富度。
在數字技術的賦能下,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播模式正經歷著深刻變革。將中國文化精彩紛呈地呈現于世界舞臺之上,與全球觀眾共同領略中華文化的獨特韻味與深厚底蘊。人人皆是文化的傳承者與創新者,共繪中華文化傳承的新篇章!
@以上內容版權歸屬「iNews新知科技 」所有,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