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婆婆正安安靜靜地坐在炕上,那神情專注而又安詳,聚精會神地聽著兒孫們在屋內嬉鬧。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仿佛是這平凡日子里最動聽的樂章。就在這時,忽聞界壁兒傳來一陣悲切的哭聲,那哭聲猶如一把利劍,瞬間劃破了這份寧靜。柳婆婆慌忙下地,手忙腳亂地摸鞋,嘴里還不停喃喃自語:“老嫂子,你這么快就要走了……”
界壁兒的張婆婆和柳婆婆可是多年的老鄰居了。在這漫長的歲月里,她們共同經歷了風風雨雨,見證了彼此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特別是柳婆婆雙目失明后,張婆婆那善良的心便驅使著她經常過來照顧。無論是幫忙料理家務,還是陪柳婆婆嘮嘮家常,張婆婆從未有過一絲怨言。
此后,兩家的關系變得非同一般。這老姐倆好得如同親姐妹,甚至比親姐妹還要親。她們相互扶持,相互依靠,共同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
前些日子,張婆婆不小心跌了一個跟頭,這一跤可摔得不輕,從此她便一病不起。聽見那哭聲后,柳婆婆心里跟明鏡似的,知道老嫂子怕是要走了。她趕緊下地前往,心中暗想:即便自己眼睛看不見,也得見老嫂子最后一面,不然這輩子都會留下遺憾。
柳婆婆剛剛摸到張婆婆家門口,突然,天上毫無征兆地掉下來一團黑乎乎、毛茸茸的東西。“吧嗒”一聲,重重地落在柳婆婆懷里。柳婆婆嚇得“媽呀”一聲尖叫,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她驚魂未定,低頭一看,原來是一只羽毛油黑漆亮的大母雞,正歪著腦袋抬頭看著她。
經過這么一嚇,柳婆婆那久治不愈的眼病竟然奇跡般地好了。她滿心歡喜,每天抱著黑母雞挨家挨戶地問,把整個村子都問遍了,也沒找到失主。說也奇怪,這只黑母雞自從到了柳婆婆家,除了在院子里刨食吃外,不吃任何食物。更讓人嘖嘖稱奇的是,母雞一天下一個蛋,很是準時,就像上了發條的時鐘一樣。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柳婆婆家從天上掉下來一只寶雞,都覺得這是件稀罕事兒。
轉眼張婆婆去世三年了。柳婆婆為了祭奠張婆婆,精心買了些冥紙和祭品送了過去。她還千叮嚀萬囑咐她的兒女們在墳前替她說上幾句想念的話,以表達自己對老嫂子的深深懷念和不舍。
誰知剛回到家里,那只神奇的寶雞不見了。柳婆婆摸摸雞窩里的雞蛋,還挺熱乎,可找遍了整個院子的旮旮旯旯,也沒看見寶雞的影子。柳婆婆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
正欲出門尋找,忽見一乞丐在門口站著。柳婆婆心生憐憫,回屋給乞丐拿了一個饃。乞丐點頭道謝,隨口說道:“不用找了,它是來還債的。這就叫籮幫借籮底還,變雞下蛋還三年。”乞丐說完,揚長而去。
望著乞丐漸遠的背影,柳婆婆疑惑不解。她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細細品味著乞丐的話。過了好一會兒,她若有所悟:難道寶雞是張家老嫂子變的……
原來,在柳婆婆失明的幾年里,張婆婆對她百般照顧,家里做啥稀罕飯都少不了她一口。張婆婆總是把柳婆婆當成自己的親人一樣對待,那無微不至的關懷讓人感動不已。雖說如此,張婆婆家的生活條件還是比柳婆婆家差了一點兒。平日里柳婆婆經常接濟張婆婆,在生活上給予她諸多幫助。
時間久了,張婆婆總是和柳婆婆家借糧食,每次都拿篩面籮來借。出于對張婆婆的信任,柳婆婆都讓張婆婆自己去盛,盛滿了她用手摸一下。隔個五六天,張婆婆又把糧食還了回來,再讓柳婆婆用手摸一摸。可讓柳婆婆萬萬沒想到的是:張婆婆借的時候用的是籮幫,而還的時候用的是籮底……想到這些,柳婆婆情不自禁地搖頭感嘆。這世間的人情冷暖、是非善惡,真是讓人難以捉摸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