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昨天安徽肥東發生了4.7級地震,合肥南京等地震感明顯。就昨晚公開發布的這幾個視頻,我們來分析一下他們的應對是否正確?
遇到危險逃跑是所有動物的本能,這不奇怪。問題是我們是有智商的人,在逃跑的時候要知道哪里更加危險?如何避險?
其實,現代城市符合建筑規范、特別是符合抗震設防要求的建筑,在地震中整體垮塌的可能性很小,更多的危險來自高樓墜物:幕墻玻璃、貼墻瓷磚、花盆、廣告牌、玻璃窗碎片、水泥塊…
512地震都江堰街頭
如上面學生紛紛外逃的視頻,此時如果真的有這些東西墜落,他們這樣毫無防護的跑出來什么結果?
瀘縣6級地震沿街墜落物
別說是4.7級一個小震,就是幾個月前發生在臺灣的7.3級大地震,也僅僅有4棟樓房傾斜,并沒有倒塌:
所以,不要遇到地震就是埋頭往外跑,符合抗震設防要求的建筑物整體垮塌的可能性很小,最危險的地方反而是大樓的門口。
再來看這次地震時,一個超市員工第一時間的做法:
超市里各種商品都可能從貨架上跌落,如果是沉重的商品或者是玻璃瓶包裝的商品,就可能會打破頭。此時正確的做法是用物體頂在頭上、或者俯身鉆入桌子下面,等強震過去之后再向外撤離。
上面說了,地震時,各種玻璃窗、幕墻玻璃、貼墻瓷磚都可能碎裂一地,如果慌慌忙忙不穿鞋子往外跑,就可能導致受傷。別以為都穿了鞋子,來看昨天這個視頻:
幸好這是熱天,如果是寒冷的冬季,此時又不敢回房間,如何度過這一夜?
下面這個視頻兒子的做法一定是學校教過的,第一時間躲在桌子下面防止墜落:
然而,他的“教科書式”躲避被老爸強行制止了,拉起他就往外跑,還不忘了返身回去拿上他的什么重要物品。
其實地震的時候,特別是現代城市建筑內的地震,危險主要來自墜落物打破頭。所以,躲桌子下面不是防止樓房倒塌,而是防止墜落物傷人。第一時間躲入桌子下面是正確的做法。
這也就是所謂的:伏地、遮擋、手抓牢!
待強震過去之后,再做好頭部防護,有序撤離大樓等待政府的通知。
有人總是以為第一時間跑出去更放心,其實你不妨想一下:如果一棟大樓真的能震倒,你確定自己站得比大樓還穩定?確定大樓都能倒塌的晃動下,還能跑得動嗎?
不信,來看看這個烈度大約7-8度的地震下的眾生相:
樓房還沒有絲毫倒塌的跡象,人已經根本無法立足了,更不要說從樓梯上往下跑了。
再來看看今年2月12日發生在日本的6.1級地震的監控視頻:
晃動了那么長時間,大街上一個人沒有。日本是一個多地震國家,民眾對于地震避險擁有豐富的應對經驗,遭遇地震時,他們根本不往外跑。
看到了吧?所有的人都是站在自己的位置,扶住桌椅防止摔倒,沒人往外跑。
當然,這次肥東地震也并非沒有做的比較好的人,比如下面這個視頻:
這兩位市民,一個用力抓住桌子不至于被晃倒,一個完全按照“伏地、遮擋、手抓牢”的要領躲入桌子下面,等到完全平穩后才出來撤離。
總之一句話:你還能站穩跑得動的地震,一定不是能摧毀大樓的大震;反之,真的能摧毀大樓的大震,人根本站立不穩,更不可能跑得動了。
而且,門口,不要忘了,那里才是地震中高樓墜物的鬼門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