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凌晨2點,鮑威爾大放鴿,超預期大降息,市場共識預期是大約在25個基點,但是鮑威爾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超預期下調了50個基點,到4.75%-5.00%。
這是自2020年3月以來,美聯儲首次降息,正式宣告美國結束了1年多的暴力加息周期——2022年3月-2023年7月,累計11次加息525個基點,而開啟新一輪的降息周期。
國內對美聯儲降息已經是期盼已久,希望其可帶來可觀的資金回流,將之視為A股及樓市資產重新啟動的一個重要契機。
從A股今日的反應來看,是正面的。對于樓市來說,當然首先也會是利好。但真正能有多大以及持續性的正面影響,還需要其它條件的配合。
我個人幾點看法,供粉絲們參考。
其一,美聯儲大降息,為我們創造了利好背景。
關于我們的LPR遲遲未能滿足市場預期的大幅下調,先前市場逐漸形成兩個重要認識:一個是“金融戰”這個略顯“陰謀論”的認識,大意是說,美國該降息而不降息——自2023年7月以來美聯儲連續八次議息會議按兵不動,目的就是為了拉爆我們。如果美聯儲不降息但我們太快的降息,就會掉入美國的圈套(資金會更快的流出),我們死撐著,撐到他們撐不住,對我們更有利。另一個看法是,是我們自身的緣由,如同先前央行負責人的講話,要考慮到經濟轉型、銀行的息差承受能力等等,利率下調存在“硬約束”。
我認為,先不用討論上述哪種論調更有理,而是,無論依據哪種論調,美聯儲的此次大降息(以及后續的降息周期),對我們的經濟復蘇都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也給我們的貨幣政策創造了更大的靈活空間。
理論上說,依據上述第一個認知,即便我們什么都不干,由于美聯儲降息之后,中美利差減少,那就緩解我們的資本外流壓力。甚至是,資本會出現回流,就像日元前段時間出現的套利交易一樣。
A股的短暫反應,支持了上述期待,尤其是房地產,內房股大幅上漲。說它是利好,是成立的。對我們的LPR下調,也創造了更大的空間。美聯儲下調50個基點,意味著,只要我們的LPR下調幅度在50個基點以內,中美兩國的利差都會縮窄。我們下調的越少,對資金回流越“有利”。
另一點要補充,美聯儲這個硬頭降息之后,意味著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同步步入了后疫情時代的降息周期,疫情時各國瘋狂降息,隨后又瘋狂加息,導致我們與全球主要經濟體不同步。但自此開始,大家又都基本站在了同一起跑線,這個也是有利條件。
其二,對房地產的利好會很快發生。
依據上述,美聯儲降息50個點子(以及后續年底前再有50個點子的預期),可以給我們的LPR打開一個大的下降通道。我們可以更加樂觀的預期最早可從明日開始,我們的LPR有希望進行更大幅度的下調,以及包含其它房地產支持政策,都具備了繼續放寬的基礎。
目前我們的LPR是:1年期3.35%、5年期3.85%。如果依據上述論調,在“利差收窄-有助于資金回流”的邏輯下,LPR一次性的最大下調幅度可以說在49.5個點子以內都OK,越少利差減少越大。我在昨天發圈說:LPR可以至少是20個點子下調,如果能夠成真,那么對于房地產會構成重要支持。
而與之同步,是存量房貸利率的下調,也可以說是“時機成熟”。是20個點子還是50個點子還是80個點子,是一刀切還是分步走,都是技術操作。
以上兩個貸款利率的大幅下調,在客觀上都有了基礎,如果能夠如愿,那房地產是有希望在8月以來加速下跌的條件下階段性企穩的,至少成交量會有所起色。
其三,資金會不會回流?
但需要強調一點,資金會不會如部分觀點所愿顯著回流?這個不那么簡單的說清楚,我當然希望如此,但那一定需要看到我們的政策配套。
這里說的資金一般是指外資,但我覺得,廣義一點說,內資也可以算(股民們從股市撤資、樓民們從樓市撤資,都可視為資金“外”流)。
用簡單的話描述我的看法:資金會否回流、人們會否重入股市樓市,不是“當然”發生的,核心還得需要我們自己的正確的、大級別政策施為。
這里原因有兩個,一是,我們要搞明白,先前的資金外流核心原因是什么,是不是中美利差擴大導致?或者說利差擴大在其中占了多大權重?倘若說,先前資金外流(包含外資撤資)核心原因不是利差擴大的緣故,那么,現在利差減少也很難帶來大規模的資金回流,這是正確的邏輯。如此,即便是資金回流,那也是暫時性的、套利性的,不具備持續價值。二是,人們離開股市樓市,核心的原因又是什么?是美國的政策影響的還是我們自己的政策影響的?如果是后者,那么我們需要調整我們自身的政策。
我的看法先前說過多遍,看自身。從“中美利差縮窄”到“資金重新入場”,這個鏈條中間一定需要插入: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如何理解強有力,我的關鍵詞是兩個:超預期、系統性!絕對不能是“固本培元”式的。
用美聯儲的政策例子來講,恰如其分。回到開頭,市場先前普遍預期,美聯儲下調25個基點的可能性更大(甚至還有觀點認為,美聯儲還可能加息),數據支持非常扎實:雖然現在美國的失業率在上升,但是通脹率并未顯著下降,是以可以穩步前行。但是美聯儲給出的做法是:超前行動,一步下調50基點——顯示出美聯儲的政策取向從“防范通脹(2%)偏向降低失業率”。這個做法令我想起疫情期間美聯儲的果斷神操作,也同樣避免了大衰退——即便它有副作用,經濟政策尋求的不是“完美”而是“成本最小化”。
政策的背后,是超前的判斷,大膽的決策,因為數據都是“滯后”的,依據數據去做決策,很容易導致政策要么過度要么不及。做這些,是需要冒險的。
基于這一點,我對9月是樂觀期待的。外部條件在經歷了1年多之后,正式開始“轉暖”,為我們的政策制造了巨大的友好窗口期,這個時候如果能夠打蛇隨棍,推出一攬子、大級別的超級政策,會非常有助于止住8月以來市場的重新下滑,也有助于人們信心的重塑以及整體經濟的復蘇。
是以,明天的LPR公布,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節點,如果能夠利用好,將能對股市樓市產生大級別的提振!
美聯儲大放鴿,我們會放什么?千萬不要放氣,不要放棄,尤其不要放空氣,哈哈哈。
買房,買對房,或賣房,賣對房,加微信號budao2000私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