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柜該不該收費?”
站在顧客角度,自然是不收好;但從企業角度出發,總要拓展一下盈利渠道。
豐巢快遞柜都要上市了,大家才反應過來:
原來,平時自己不在意的五毛、一塊,竟然在三年多的時間里,給豐巢賺了8個億,網傳還不止。
所以,這到底利用什么賺到的呢?
1.滯留金,治不治“拖延癥”?
這里說的豐巢快遞柜的收費,是“滯留金”,即快遞有18小時免費暢存期,之后,每12小時收費0.5元,3元封頂。
這對于平時工作比較忙的職場人來說,還真不一定能在快遞到柜后,在18小時之內就能去拿。
譬如,加班到深夜才到家,累得根本不想去拿的。可能就會找個下班早,或者周末才去拿。
類似于此的快遞柜,我也沒放過,一般我的快遞到了,都是快遞員打電話問過我后,直接送到菜鳥驛站,不限于京東、順豐、申通、中通那些。
還記得的是,之前在教培公司上班時,見過有同事點外賣,到了樓下會有外賣員打電話:問是下去拿,還是給放到柜子里。
寫字樓里應該也有那種快遞柜,但我不知道是不是豐巢的,我也沒用過。一般都是和同事下去吃的。
然后放柜子了,會發一條短信,就是柜子的號碼,去取就行。
像這種短時就取的外賣,就很難收費。
相比之下,豐巢還是抓住了職場人的痛點,有時間上班、取餐,但不一定會在下班后,半夜深更去在豐巢快遞柜取快遞。
所以,“等幾天再拿”的拖延癥,也許不是真拖延,是在“花錢買多休息一會兒的時間”。
2.“你五毛,我一塊”,真就詮釋了什么是“積少成多”
五毛、一塊,平時看起來沒必要在意。
但“積少成多”還是有它一定的道理。
“花費少”只是針對個人的,但要是每個人都“花費少”,那就不一樣了,簡直是要匯聚成河了。
換個背景也差不多,“積少成多”也算是真理。
就像“努力”這件事一樣。
每天進步一點點,時間長了,就不止一點點了,只要不半途而廢就行。
講一個“積少成多”的例子,是這樣的。
拿輸入和輸出來說。
其實,很多能被你隨時從腦子里提取的東西,也不是憑空產生的。
還有對很多人與事的判斷,也不是隨便就能下定論的。
一個觀點、一個想法,可能是讀了很多書、讀了很多文章才碰到的,這也許就是“靈光乍現”的感覺。
但要是什么都不看,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
還可以這樣,還可以那樣。
我是覺得,精華的想法都是信息的提煉,而信息的提煉,前提就是積累足夠多,積累得越多,可以提煉的東西就越多。
所以,平時也可以多多積累很多生活中沒那么關注的東西,其實會有很多新發現,乃至有一天會給人突破性的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