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對當前社會普遍存在的壓力中,你是否常因繁忙與焦慮,而漸漸失去了與內(nèi)心深處真實自我的連接?在追求個人成長與成功的道路上,又是否因過分注重外界的認可與成就,而忽視了構(gòu)建積極自我這一至關重要的基石?
積極心理學,作為一門專注于挖掘人類潛能與優(yōu)勢的學科,為我們提供了一束穿透迷霧的光芒,指引我們走向幸福的彼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彭凱平教授在《積極心理學十六講》中,對積極自我的深刻闡述,不僅引人深思,更為我們揭示了如何通過增強自尊、提升自我效能感、塑造積極自我,來應對當前社會的種種挑戰(zhàn),使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能夠更加自信、堅定地前行,享受心靈的富足與平靜。
01
自尊:認識自我價值的基石
“自尊”這個詞我們幾乎天天在用,從字面上也很好理解,是我們對自我價值的評價與感受,它影響著我們的行為選擇、情緒狀態(tài)乃至人際關系。
佐治亞大學的邁克爾·克尼斯認為自尊有兩層(Kerniset al.,2008):一層是“外顯自尊”,就是在意識里能夠認識到、感覺到的自我價值;另一層是“內(nèi)隱自尊”,就是潛意識的、自動的、反復習得的,對于自我本能的情感聯(lián)系。
克尼斯曾經(jīng)做過一個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不穩(wěn)定的高自尊,即外顯自尊比較高但內(nèi)隱自尊卻比較低的人,最具有防御性;其次是不同類型的低自尊。而那些具有穩(wěn)定高自尊,即內(nèi)隱自尊、外顯自尊都比較高的人,最沒有防御性。因為他們覺得安全,沒有必要否定外在的評判信息去維護自己的自尊。
所以可以把自尊分為以下四個類型:
穩(wěn)定的高自尊。這種人對于外界的批評忍受程度比較高,對于自己的失敗、外界的刺激,泰然處之。
不穩(wěn)定的高自尊。容易受到打擊,當外界的事件對本人具有一定的刺激時很容易暴跳如雷,或者是過度反應。
穩(wěn)定的低自尊。就是怎樣都覺得自己不行,不僅是在意識上,而且在潛意識里也覺得自己不行。此時這個人表現(xiàn)出來的就是逆來順受,任憑外界怎樣踩躪都不會有什么反抗。
不穩(wěn)定的低自尊。就是自尊比較低,但有時候還是想能夠抬高自尊,可是一旦受到外界打擊就又回到了自己原來的狀態(tài)。
高自尊的人和低自尊的人存在著各自兩種不同的循環(huán)。高自尊的人更加勇于采取行動。成功之后,感到滿意并把它歸功于自己,從而自尊得到提升。就算失敗,也會把失敗的原因外部化,覺得不是自己的錯,由此自尊得到了維持。而低自尊的人,首先不太敢采取行動,因此就更難以實際成功的經(jīng)驗來提高自己的自尊、自信。行動成功,他也會把這些成功歸結(jié)為自身以外的原因。對于自己是否配得上得到這個成功表示懷疑,因而仍然不能夠提升自尊。如果失敗了,那更加是一場災難。他會覺得“我果然不行,果然印證了我沒有價值”的觀點,從而自尊進一步降低。這就是螺旋式上升和螺旋式下降的兩種循環(huán)。高自尊的人越來越勇于嘗試,所以取得的成功越來越多;而低自尊的人越來越不敢嘗試自尊也越來越低。
由此,我們明白了,若想獲得更多的成功,就要培養(yǎng)獨立的自尊,并學會提升自尊,這也就意味著我們要學會從內(nèi)心深處認可自己,不因外界的風吹草動而輕易動搖。
02
自我效能感:行動的力量源泉
提升自尊非常重要的方法是自我效能的提升,因為自尊的三個成分之一就來自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Bandura)提出來的一個概念,是指人們對自己實現(xiàn)特定領域行為目標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也就是我們經(jīng)常說的自信心。
心理學家認為,自我效能感的來源主要有四個:
成功經(jīng)歷。如果經(jīng)常成功,你就慢慢地相信自己的自我效能。假如你經(jīng)常失敗,你怎么可能有自信心呢!
替代經(jīng)驗。看到一些各種條件和你類似的人取得了成功,會讓你更加相信你也可能取得類似的成功。
言語肯定。就是來自別人的反饋,比如,別人說“你能行”“根據(jù)我的分析你可以做到”。
情緒、身體的喚醒。當你比較開心、感覺良好的時候,也會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并覺得“我什么都能做”因為處在積極的情緒之下,能夠擴展和建構(gòu)心理資源,讓我們感覺有能力迎接挑戰(zhàn)。
弄清楚了提升自我效能的來源,我們也就找到了提升自我效能的途徑和方法有什么。
設定明確的目標。明確的目標可以為我們提供方向和動力。當我們設定一個具體的、可衡量的目標時,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努力的方向,并且能夠及時評估自己的進展。例如,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可以設定一個目標,如在三個月內(nèi)通過英語四級考試。然后,你可以將這個目標分解為具體的小目標,如每天背多少個單詞、做多少篇閱讀理解等。通過逐步實現(xiàn)這些小目標,你會感到自己的能力在不斷提升,自我效能感也會隨之增強。
積累成功經(jīng)驗。成功經(jīng)驗是提升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每一次的成功都會讓我們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增強自信心。我們可以從一些小的成功開始,逐步積累經(jīng)驗。比如,學會一道新的菜肴、完成一項簡單的工作任務等。這些小的成功會讓我們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從而為更大的挑戰(zhàn)做好準備。
尋求他人的支持和鼓勵。他人的支持和鼓勵可以給予我們力量,提高我們的自我效能感。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家人、朋友或同事的鼓勵可以讓我們重新振作起來,繼續(xù)努力。他們的信任和認可也會讓我們更加相信自己。此外,我們還可以向成功人士學習,借鑒他們的經(jīng)驗和方法,從他們的成功中獲得啟發(fā)。
積極的自我暗示。積極的自我暗示可以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當我們對自己進行積極的暗示時,我們會更加自信和勇敢。比如,每天對著鏡子告訴自己 “我可以的”“我是有能力的” 等。這種積極的自我暗示會逐漸滲透到我們的潛意識中,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態(tài)度。
03
構(gòu)建積極自我:從心出發(fā),擁抱快意人生
自我接納:認識并擁抱真實的自己。構(gòu)建積極自我的第一步,是學會自我接納。這意味著我們要正視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不逃避、不否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包括那些不完美的地方。當我們能夠真誠地接納自己時,就邁出了自我成長的重要一步。
積極思維,轉(zhuǎn)換視角,看見不一樣的世界。積極思維是構(gòu)建積極自我的關鍵。面對同一件事,不同的思維方式會導致截然不同的情緒反應和行為結(jié)果。培養(yǎng)積極思維,就是要學會從積極的角度解讀生活,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能找到成長的意義和價值。
自我實現(xiàn):設定目標,勇敢追求。積極自我的最終目標是自我實現(xiàn),即發(fā)揮個人潛能,實現(xiàn)自我價值。這需要我們有明確的目標,并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提升自我,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面對挫折和失敗時,保持韌性,不輕言放棄。記住,每一次跌倒都是向前邁進的準備。
04
自尊不是別人給的
自尊是我們內(nèi)心的力量,它不是別人給的。通過了解自尊的類型,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的自尊水平;通過提升自我效能感,我們可以增強自信心,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zhàn);通過構(gòu)建積極自我,我們可以培養(yǎng)積極的心態(tài),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持續(xù)學習和成長。
記住,積極自我不是一蹴而就的結(jié)果,而是一個持續(xù)的過程。它需要我們在日常的點點滴滴中,不斷地實踐、反思、調(diào)整。讓我們從今天開始,用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個挑戰(zhàn),用行動去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在自我成長的道路上,愿我們都能遇見那個更好的自己,擁抱一個充滿幸福與滿足的人生。
本文部分內(nèi)容參考
彭凱平、趙昱鯤《清華積極心理學十六講》
書籍推薦
《清華積極心理學十六講》是由清華大學積極心理學課程的課堂講義整理而成,旨在普及積極心理學基礎知識,進而使學習者具有積極心理學工作領域所必需的理論素養(yǎng)和實踐技能。內(nèi)容包含:美好人生、幸福、品格優(yōu)勢與美德、習得性樂觀、積極情緒、親社會心理與行為、人際關系和溝通、親密關系、福流、積極動機、價值觀與意義、積極自我、堅毅與自律、創(chuàng)造力與美、積極身心、積極心理學應用。適合心理學專業(yè)師生用作教材,以及對心理健康、心理療愈感興趣的廣大讀者閱讀學習。
大漁大師課《彭凱平教積極心理學》視頻課,用風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語言,教我們?nèi)绾稳ダ斫獠獙碗s變化的時代,活出積極、有意義的幸福人生。
這里有6000+位心理學愛好者共同交流
還可以領取學習資料,和大師互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