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汽研”)牽頭的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團體標準《汽車座椅舒適和健康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工作組會議在重慶舉行。
據介紹,該團體標準系中國第一部汽車座椅舒適和健康領域系統性的標準,是中國汽研圍繞“安全、綠色、體驗”戰略方向不斷創新的重要成果之一。在中國汽研組織下,標準得到了主流車企、零部件企業以及頂尖高校和醫院等22家參編單位的廣泛參與和大力支持。
中國汽研部件與材料測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佳在致辭中講到:“中國汽研兼具國資央企、科研院所以及上市公司三重角色,高度重視汽車產業標準化建設,發揮第三方權威機構優勢,積極創建國家級、行業級和地方級質量標準工作平臺。希望各單位秉持開放共享、嚴謹務實的理念,對標準內容充分討論。通過座椅舒適和健康性能標準的建立,引導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加強對座椅舒適性和健康性能的研發驗證和優化升級,適應汽車行業發展新要求,服務于廣大消費者,全面提升我國汽車產業全球競爭力。”
隨后,中國汽研座艙舒適性負責人謝杰對標準編制背景和本次會議目的進行了簡要介紹。他表示,座椅是人車交互的重要載體之一,是影響駕乘人員舒適體驗和司乘健康的主要因素。消費升級伴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飛速發展,對汽車座椅及座艙的舒適性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然而當前用于指導該領域技術發展的標準卻存在空白。《汽車座椅舒適和健康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標準的制定,旨在為行業提供技術方向指引和設計驗證保障。
接下來,中國汽研高級工程師高開展博士帶領與會專家就標準內容進行了充分研討。據悉,該標準涵蓋座椅乘坐舒適性、聲學舒適性、熱舒適性和健康性能四大維度,具體包括靜載性能、局部硬度、體壓分布、頻響特性、隨機振動、沖擊性能、振動聲品質、運行聲品質、熱阻性能、脊柱健康、中醫穴位按摩、呼吸健康等多個技術方向。其中,動態乘坐舒適性、熱舒適性和乘員健康等測評內容均屬于行業首創,理論方法的廣度和深度得到了與會專家的高度認可。會議尾聲階段,各參編單位就標準下一步工作計劃進行了討論和分工。專家們一致認為,在汽車新四化浪潮中消費者對駕乘體驗要求不斷提高,各方應加強合作共享、群策群力為行業應對“體驗”新挑戰提供有力的理論指導和技術保障。
據了解,中國汽研一直致力于汽車座椅及座艙舒適性的研究,在主客觀關聯和動態舒適性方面成果顯著,編寫了多篇專利和核心論文,并獲得省部級自然科學基金資助。未來,中國汽研將堅持推動汽車產業標準化建設工作,搭建全球化、多領域、專業化的技術共享合作平臺,為廣大企業做好完善的技術支持和服務工作,助推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