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嘴瓢 校對/李蓉婳
一直以來,人們普遍認為高學歷可以帶來更好的就業機會。
上世紀90年代,那時候的大學本科畢業生含金量非常高,不管是重點大學還是普通大學,畢業后可以分配到單位直接定級,還有一些分配到政府機關工作,也就是現在的公務員。
在那個年代,每年高考整個縣城考上大學的也就幾十個人,能上名牌大學的寥寥無幾,哪怕是專科生畢業后都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如果能出個研究生,更是值得全村出動去慶祝。所以老一輩們經常對子女們說,如果能考上大學,那這輩子就不用愁了。
2000年以后,大學開始擴招,大學生也不再包分配,大學生被看成是“天之驕子”的時代一去不復返。隨著大學生越來越多,研究生如今已經爛大街,高學歷的貶值再次引起人們對找工作的擔憂。
9月初,浙江工業大學研究生新生首超本科生新生的消息引發關注,根據浙工大對外發布的2024級新生數據,該校今年錄取本科生5342人、研究生5382人,研本比首次超1:1。
無獨有偶,近日,蘭州大學正式宣布,自2019年研究生招生人數超過本科生之后,2024年在校研究生總量正式超過本科生。
研究生數量比本科生還要多,這種現象也就是所謂的本碩“倒掛”,就目前情況來看,國內有許多高校都出現了這種現象。
在今年清華大學的開學典禮上,校方透露了一組數據:今年清華新生中,本科生3800余人,研究生9926人,本科生占比約28%。也就是說,清華新生中研究生人數已經上萬人,遠遠大于本科生。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就拿2024年的數據來說,北京大學2024屆本科生共3389人,研究生合計10803人,本科畢業生僅占31%;復旦大學本科生為4337人,研究生合計12321人;同濟大學本科生為4436人,研究生為8131人。
不難發現,研究生數量大于本科生數量的大學,很多都是985名牌高校,也就是說辦學水平越高的大學越容易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這些學校的研究生含金量更高。
至于為什么當下研究生越來越多,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對于學生個人而言,讀研究生是提升自身競爭實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如今就業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一個研究生文憑往往可以給自己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有機會從事更好的工作,這也是為什么名師張雪峰一直號召大家考研的原因。
在某檔綜藝節目中,張雪峰舉過一個例子,幾乎所有的500強企業都會告訴你學歷不重要,但是它們在招聘的時候絕對不會去雙非大學,所以他希望本科生考研深造,提高自己的學歷。
毋庸置疑,張雪峰的出發點是好的,在他的號召下,近年來加入考研大軍的學生越來越多。但他沒想到的是,當大家都卷到考研大軍里導致研究生爛大街的時候,其實大家都沒有獲得就業優勢!
隨著研究生越來越多,如果高校在師資匹配和科研資源方面無法跟上,可能會導致教育質量的下降;此外,雖然研究生在就業的時候具有一定的優勢, 但如今明顯出現供過于求的情況,部分研究生在就業時面臨困難,連很多清華北大的碩士畢業生都選擇當老師。
目前還有一種情況很普遍,有部分學生讀研究生并非是出于對學術的熱愛,只是單純為了逃避就業的壓力。
研究生人數擴大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從積極的方面來看,研究生人數的增加無疑反映了社會對高層次人才需求的增長,這是教育進步的體現。
總體來說,研究生的知識儲備和學術技能是優于本科生的,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許多領域需要更加專業的知識來解決問題,研究生們可以為國家的建設貢獻更多的力量。
當然,并不是說每個人都適合讀研究生,本科生需要認清自己的當下和對未來做出一個明確的規劃,結合實際情況再做出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