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流浪地球 2》中,人類炸掉了月球,甚至美俄專家曾一度幻想過炸掉月球。那么,炸掉月球需要多少核彈,會發生什么?真的會引發核聚變嗎?
我們先來看看炸碎月球究竟需要多少能量?
在電影里,之所以要炸月球,是因為月球即將落入洛希極限,然后撞擊地球,毀掉人類文明。
但從模擬圖,我們可以看出,要讓人類足夠的安全。
最合理的爆炸位置,是在月球內側且非正對地球的方向,爆炸后,給月球碎片施加一個向外的沖擊力。
月球爆炸時,宇航員視角看到的地球是這樣的:
這也能看出,的確在偏月球內側的位置。
所以要讓地球足夠安全,除了要炸碎月球外,還需要月球碎片飛出地球引力范圍。如果只是單純的引爆,即便1/100的碎片掉落地球,也是73.5億億噸,相當于毀滅恐龍小行星質量的7萬多倍,同樣足以讓地球生命大滅絕N次,徹底摧毀地球文明。
最安全的做法是,炸碎且炸飛月球,讓月球碎片從地球軌道逃逸,飛入太陽軌道。
這個逃逸速度有多少,我們需要看看月球爆炸時,與地球的距離有多少。
電影里,要在月球墜入洛希極限之前炸毀。
那么地球對月亮的洛希極限在哪里?
當一個天體進入中心天體的引力范圍,由于它各個部位與中心天體重心距離不同,所以會產生引力差,這便是潮汐力。月球引力導致的地球漲潮便是典型的潮汐力。
當潮汐力剛好能破壞天體結構的極限距離,便被稱為洛希極限。
洛希極限分成剛體洛希極限和流體洛希極限。
不同結構的衛星,洛希極限距離有所不同
當一個天體像剛體那樣,在引力下不會發生形變,那么它的洛希極限就是剛體洛希極限。
符合公式:
當一個天體像流體那樣,在引力下會發生形變,那么它的洛希極限就是流體洛希極限。
符合公式:
兩個公式中, ρM為中心天體密度, ρm為衛星密度, R為中心天體半徑。
月球和其它大多數衛星一樣,既不是剛體也不是流體,它的洛希極限在地球流體洛希極限和剛體洛希極限之間。
一個衛星穿過洛希極限,被潮汐力撕碎的過程
地球半徑為6378km,平均密度5513kg/m^3,月球平均密度為3346kg/m^3。
易得,月球的剛體洛希極限為:9492km,流體洛希極限為:18381km。
也即月球的洛希極限在9492~18381km之間。
如果取個平均值的話,真實洛希極限在14000km附近。
要墜落洛希極限之前逃離地球束縛,需要的速度最少為:
月球質量為7.342?10^22 kg,可得,月球炸飛后獲得的總動能為:
E=(1/2)mv^2=2.098×10^(30) J
月球被炸碎,還有小部分能量提供給月球解體。
月球解體永遠不再聚合,對抗的是引力結合能。
對于一個密度均勻的天體來說,引力結合能滿足公式:
由于月球是小型天體,密度梯度較小,可以近似看做密度均勻來計算引力結合能。
那么得到月球引力結合能為:
可以看出,單純炸碎月球,其實需要消耗的能量,只是炸飛月球的零頭。
由于洛希極限距離過近,如果只是炸碎月球,而不炸飛月球的話,可能會存在大量的碎片墜入地球的可能。
那么,把月球炸飛并且炸碎需要的總能量為:
這個能量是極其龐大的,為了讓大家有個概念,做個類比:
太陽核聚的功率為3.9×10^26W,月球炸飛的龐大的能量,接近太陽核聚變1.6個小時的總能量。相當于地球接受太陽照射40萬年的總能量。
哪怕按照小說和電影中的設定,人類都遠遠達不到這個能量功率。
所以電影中,人類是通過引爆月球聚變,來制造如此龐大的能量,所用的能量為月球爆炸能量的10億分之一。
哪怕是10億分之一,就用了人類核彈的總儲備量。
1噸TNT,相當于4.184×10^9 J,月球核爆產生的總核當量為 5.3×10^20 噸TNT,也即8萬億億噸TNT。
可得,人類在電影中的核當量總量為:5300億噸TNT。
在現實世界中,當前人類儲備的核當量已經大大減少,但冷戰時期一度超過200億噸。
在《流浪地球》小說中的人類,就已經邁過氫核聚變,掌握了重核聚變。那個時候的核當量儲備,是冷戰時期的20多倍,是十分合理的。
為什么電影中能誘發月球核聚變?
看了電影的人應該知道,流浪地球系列的電影,其實有著大量自己原創的內容。但無論怎么原創,它的大框架是忠于原著的。
在原著中,流浪地球廣泛運用重核聚變,例如推動地球的行星發動機。
月球核聚變本身,其實就是重核聚變。
重核聚變其實需要的條件十分的苛刻:
要讓硅發生聚變,已經需要達到30億℃的超高溫。
而溫度超過60億℃,足以引起超新星爆發。鐵核吸熱聚變,生成更重的元素。
點燃氫彈比起掌握可控氫聚變來說,明顯后者的難度遠遠高于前者。那么點燃重核,比起可控重核聚變,也會是后者的難度更高。
其實,哪怕現實中,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甚至短暫創造過10萬億℃的夸克湯。
按照小說的設定,人類既然能掌握可控的重核聚變,引爆月球是可以自洽的。
月球核爆是一個怎樣的過程?
我們知道,月球內核和地球內核一樣,主要含鐵嗎,不過月球的內核其實占月球很小部分。
月球被點燃后,能量傳遞和聚變進程,會類似于地震波一樣傳遞。
由于月球表面是更輕的元素,聚變會更加的劇烈,然后一直往月核傳播。雖然鐵重核聚變會吸收能量,但整個球體聚變產生的龐大能量,足以點燃月核。
此時核爆的月球,相當于一個小型的超新星爆發,不過由于是從外部引爆的,所以爆炸方向會影響噴流方向。所以,引爆月球一定要在側面且靠近內側的位置。
電影里設定的陣列核爆,不僅保證了大量核彈爆發威力的整理釋放,也保證了月球爆破的方向,保證主要的月球碎片遠離地球,而不是朝向地球。
在電影中,月球為什么會“墜落”?
月球的“墜落”,可能和放逐方式有關。
我們可以看出,三個推動器的位置所組成的平面,正好和我們平行。
推動給月球的力,正好與地心引力的方向相反。
通常航天器升軌采用霍曼轉移軌道,沿著航天器當前前進方向提供加速,而非沿垂直于速度方向提供加速。
其實垂直推進,這在電影中是合情合理的。
現實中航天器升軌,之所以采用霍曼轉移軌道,是因為這是最節能的。
在升軌的過程中,飛行器原本的軌道速度會逐漸降低,部分動能會逐漸轉化成勢能。
垂直軌道加速的話,飛行器的切向動能不變,勢能的增加完全由推進器提供,所以會消耗更多能源
為什么在電影中是合理的?
因為在電影中,隨著氦閃窗口期越來越近,人類本身就急著推走月球。
而在垂直軌道加速,的確會比霍曼轉移軌道遠離速度很快。
加上月球上有著豐富的氦-3,在逃命面前,也不必要用最節能的方式。
這種推進方式,為什么可能是月球“墜落”的原因?
根據電影結尾的彩蛋,我們知道,月球危機本身就是人工智能莫斯一手造成的。
兩個推進器先后爆炸,造成的月球“墜落”。
電影用“軌道擾動”一筆帶過,但其實我們可以進行更多的探討。
我們再來仔細看看三個推進器的位置。
如果第一個爆炸的推進器正好是月球切線速度方向,那么月球的切線速度是可能有所降低的。
接下來的重點是,少了一個推進器后,月球就會發生旋轉。當一個推進器到了背面發生爆炸,那么這個爆炸產生的推動力,就和月球遠離的方向相反的。
也就是說,先后兩個推進器的爆發,一個降低了月球的公轉速度,一個給月球來了一個朝向地球的推力。
這樣,月球的墜落就有了合理性。
當然,這樣的兩個爆炸十分的巧合,但不要忘了,這都是莫斯的設計。
莫斯由人類第23代(550W)強人工智能而來,通過精細控制三個推進器的能量功率是很容易的。另外,推進器爆炸是一次性釋放所有的能量,產生的龐大推力,是遠遠大于推進器工作時的推力。
對比后面炸掉月球的能量,炸掉推進器影響月球軌道改變的能量其實是微乎其微的。而且由于是莫斯的精心布局,也有可能它早就通過推進器調整過月球軌道和方向。
除了炸掉月球,還能不能有其它的方案?
不炸掉月球,能考慮的其實就是相對溫和地改變月球軌道,推走月球。
但由于推進器里面,三個壞了兩個。且推進器與月球表面平行,不可能再啟用推進器推走月球。
人類也不可能短時間再修建推進器,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核爆炸推走月球。
前面我們計算出,人類總核彈當量是8000億噸TNT。
即便最極限的認為所有的能量都會轉化為月球的動能(實際轉化很低),容易計算得到:
月球的速度變化僅僅只有1.5m/s。而月球原始公轉速度就有1023m/s,前者占后者的零頭都沒有。
也就是說,人類核武器產生的總能量,遠遠不足直接改變月球的軌道。
唯一能做的就是四兩撥千斤,引爆月球。
如何看待《流浪地球2》,以及科幻世界中的科與幻?
如果說《流浪地球1》給中國科幻重工業打了一個地基,那么《流浪地球2》就好似在這個地基上拔地而起,轉眼間已是擎天高樓。
進入影院的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瞬間感受,3年間,中國科幻已經牛到這個地步了嗎?
很有一種不真切的震撼感受。
很慶幸郭帆導演聽取了王衛紅編劇的意見,沒有采用保守的方式,而是進行了大膽創新。不然我們絕不能看到這么精彩的中國科幻電影。
科幻科幻,有科才有幻,我認為再硬核的科幻小說和電影,不僅需要科的嚴謹,也需要幻的精彩。
它們其實是互為補充,渾然一體的。
無論科幻題材經典的平行世界,時空穿梭,曲率引擎,還是大劉《三體》中的降維打擊,水滴,又或《宇宙坍縮》、《微觀盡頭》關于宇宙設定,《帶上她的眼睛》中困在地心的女孩,鄉村教師中超級星際文明,《微紀元》中的微型人類,《全頻帶阻塞干擾》中墜入太陽的萬年炎帝號……
按照嚴謹的科學分析來說,以上絕大多數都很難實際成立。
如果沒有幻,整個科學世界將黯然失色。
科幻作品最重要的是世界觀內部的邏輯自洽。看一個劇情合不合理,需要看的是在它的世界觀內合不合理。其實,哪怕現實存在的,在小說世界觀中也不一定能合理存在。例如在《三體》小說中,世界嚴格遵守黑暗森林法則,如果大劉寫一個弱小文明,自爆坐標還能天天蹦跶,那世界觀就崩了。
其實,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都有著很多幾乎不怎么講究科學性,大開腦洞的科學作品。如果這些作品在大多數人心中,值得8分的評價。那么科和幻同樣優秀的《流浪地球》系列,就值得中國科幻電影史截止當下的最高評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