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支“紅四軍”是在井岡山勝利會師后,成立的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后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簡稱“紅四軍”。這是中國工農紅軍歷史上成立的第一支“紅四軍”,也是第一支打出“紅軍”旗幟的部隊。其軍長為朱德。
朱老總早年間曾在云南講武堂學習,期間還參加了同盟會。在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的影響下,他逐漸接受馬克思主義,并去了德國留學,期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7年,他參加了南昌起義。部隊南下的過程中又領導發(fā)動了湘南起義。井岡山會師后,隨即組成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后稱紅四軍),朱德任軍長。
后來,朱德率部離開井岡山,以武裝斗爭發(fā)動土地革命,建立紅色政權,擴大紅軍力量,在福建長汀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路軍(后改稱紅一軍團),任總指揮。之后,在湖南瀏陽紅一軍團與紅三軍團組成紅一方面軍,任總司令。后被中共中央任命為中國紅軍總司令。
全面戰(zhàn)爭開始后,朱德就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總指揮(不久改為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解放戰(zhàn)爭時期,朱德任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
1955年,在共和國的授銜儀式上,朱德被授予元帥軍銜,而且是十大元帥之首。
第二支“紅四軍”是1928年6月賀龍等人在湘鄂西成立的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軍長賀龍
1916年,賀龍以兩把菜刀鬧革命,奪取了反動派的武器,組織起一支農民革命武裝。“四一二”事變后,革命轉入低潮,賀龍無所畏懼,堅定地站在共產黨和工農大眾一邊,率部參加并參與領導了南昌起義,擔任起義軍總指揮。
南昌起義后,賀龍根據(jù)黨中央的指示,去了湘鄂西,領導發(fā)動荊江兩岸年關暴動和湘西起義,與周逸群、段德昌等創(chuàng)建了紅二軍團和湘鄂西革命根據(jù)地。后率部與任弼時、蕭克、王震等帶領的紅六軍團在黔川邊境會師。這期間先后擔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軍長。紅二方面軍成立時,賀龍任總指揮。
抗戰(zhàn)期間,賀龍賀龍任八路軍第120師師長,率部東渡黃河,輾轉多地,擔任過晉西北軍政委員會書記和晉西北軍區(qū)司令員,后又擔任陜甘寧和晉綏聯(lián)防軍司令員。
解放戰(zhàn)爭期間,賀龍似乎隱身了,但其實他在主持后方根據(jù)地的建設,負責陜甘寧和晉綏的財經工作。
1949年底,賀龍率華北野戰(zhàn)軍第18兵團等部,由陜入川,配合劉伯承、鄧小平指揮的第二野戰(zhàn)軍,解放了大西南。西南各省解放后,賀龍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和西南軍區(qū)司令員。
1955年,賀龍被授予元帥軍銜。
第三支“紅四軍”則是1931年在鄂豫皖邊區(qū)建立的。1931年1月,由許繼慎任軍長的紅一軍與蔡申熙等領導的紅十五軍合編,改稱紅四軍。軍長曠繼勛
由于受辛亥革命新思潮的影響,1916年,曠繼勛應召入伍,到四川軍閥賴心輝部當兵,先后擔任團長、旅長等職。
1926年,通電響應中共組織領導的四川瀘(州)順(慶)起義,并在同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9年6月29日,曠繼勛率全旅4000多人在蓬溪起義,失敗后,他去了上海參加了中央特科工作,也曾做過兵運工作。
1930年春任紅6軍軍長,參與開辟洪湖蘇區(qū)。1930年12月,曠繼勛調赴鄂豫皖蘇區(qū),任紅4軍軍長。值得注意的是他還擔任過紅25軍的軍長。
不過,他因反對張國燾錯誤的軍事指導方針,導致稱為其眼中釘。1933年,張國燾誣陷曠繼勛與反動軍閥秘密勾結,將其逮捕并逮并秘密殺害于四川通江縣洪口場。
這不能不讓人覺得遺憾,不然的話,他未來的成就會更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