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外思想家在許多問題上存在共性。今后,公眾號將推出新專欄“中外比較閱讀”,系統地梳理相關主題,希望對讀者朋友有所裨益。本文主要介紹了一種“消極的政治觀”。這種觀點認為,政府更適合從事“除惡”、“去弊”,即消除既有的、具體的惡,而非致力于實現抽象的善。對于善或幸福,更應留待個人去追求。我們從休謨、波普爾等人那里了解過這種觀點,不過,指的一提是,元初政治家耶律楚材(1190-1244)也表達過類似觀點,有人稱其為“在官惟務去弊。”
“他(編者注:休謨)的哲學基本上是一種消極的學說。這位偉大的懷疑論者深信人類的全部理性和知識的不完美,并不指望從政治組織中獲得多少善果。他知道,政治上最大的善——和平、自由和公正,本質上都是消極的,是避免傷害的保護措施,而不是實在的禮品。” 哈耶克:《大衛·休謨的法哲學和政治哲學》,詳見《哈耶克文選》第732頁
“為減少、可避免的苦難而斗爭應該成為公共政策的一個公認的目標,而增加幸福應主要留待個人發揮首創精神去解決。” “努力消除具體的罪惡,而不要去實現抽象的善。不要謀求通過政治手段來建立幸福。要把目標放在消除具體的苦難上。” 卡爾·波普爾:《猜想與反駁:科學知識的增長》第439、459頁
“興一利不如除一害,生一事不如省一事。” 《元史卷第一百四十六·耶律楚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