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藩永寧王府雖然傳承了八代,存世近200年,可因為這一大明宗王支系歷代郡王都非常低調,以至于在《明實錄》中留下的印記極其稀少,可以說就是一小透明家族。故撰寫《永寧王朱有灮》篇時,為充實內容,不得不借助互聯網收集更多相關資料,期間一個碩大的標題不經意間映入眼簾——《開封,發掘明代“小龐貝”》,發布者為某國家級官媒。
《開封,發掘明代“小龐貝”》截圖
該文引用永寧王府遺址發掘工作執行領隊之言,將因崇禎十五年(1642年)黃河決堤,而被其裹挾的泥沙整體掩埋在深達數米以下的明代開封城稱為“東方龐貝”,2017年新發現的極具研究價值的永寧王府遺址稱為“明代小龐貝”,并取了這么一個標題。
說實話阿越認為不管是該官媒,還是開考古隊方面,從永寧王府遺址聯想到龐貝,并將兩者結合在一起,應當是沒有其他意思的無意行為。可正是這種無意行為,才讓人感到不安,它代表的是一種下意識舉動,反應了內心的真實想法。
由“明代小龐貝”一詞,阿越又想到了做太湖自駕游時,蹦出來的好幾個“某某小鐮倉”。先是做南太湖攻略時看到的,位于湖州八福生態農業附近的一個面朝太湖的丁字路口,就一個紅綠燈,外面是一望無垠的太湖,除此之外別無景致,竟然被賦予了“湖州的小鐮倉”這等名號。隨后又在東山自駕攻略中看到將石井公交站譽為“蘇州小鐮倉”。結果西山島又冒出一個“蘇州小鐮倉”。
所謂的“湖州小鐮倉”
東一個小鐮倉,西一個小鐮倉,國內的小鐮倉何其多,對此阿越只能無力吐槽。但沒辦法,有人就是好這一口。
比如位于219國道丙察察線起點云南省貢山縣丙中洛北面,去秋那桶村途中的怒江對面,有一個深藏于怒江山谷中的寧靜美麗的小村莊——霧里村。霧里村三面環山一面臨水,隱世而獨處,放眼遠望一壟壟農田層層疊疊,綿延至大山深處,一座座木樓農舍散落其間,這個村子隨著光線變化產生出不同的色彩斑斕,呈現出一種靜謐而美好的風景,堪稱藏在怒江深處的人神共居之地。因此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將其評為云南百大美景最佳攝影地點之一。可就是這么一個宛若“人間仙境”的地方,竟有人煞風景將其稱作“東方小瑞士”、“怒江小瑞士”。
霧里村
再比如國內很多以水著稱的城市,紛紛“擁抱”意大利威尼斯,自稱東方威尼斯,并沾沾自喜,阿越聽到過的就有蘇州、紹興、福州等。甚至連同里古鎮、周莊古鎮、溱潼古鎮、鎮遠古鎮、朱家角鎮等一眾水鄉古鎮也硬擠過來掛個名,仿佛如此一來就會身價倍增。
阿越就納悶了。堂堂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就找不出形容自己美好的贊譽之詞了嗎?就拿蘇州來說,無論是建城史,還是歷史上的政治地位、城市規模,亦或是文化底蘊都遠高于威尼斯,為何要用一個小字輩的名號來裝點自己呢?是“姑蘇”這個別稱不夠雅致,還是“人間天堂”它不香了?
蘇州拙政園
泱泱大國,為什么總有一些人喜歡自降身份,總要用一個“中國的XXX(外國名字)”或“東方XXX”,來宣揚自己的美好,你們就不覺得太過生硬嗎?不覺得這是一種恥辱嗎?
類似的還有樓市開放后各種小區名稱,動不動就是什么“普羅旺斯”、“溫莎國際”、“巴黎都市”、“普羅旺斯”、“萊茵小鎮”,好像只要這樣才能凸顯自己小區的高大上,換個“雅苑”之類通俗易懂或者古典的中文名就低人一等。
好吧!既然如此,輪到車市的時候,“寶馬”、“奔馳”、“捷豹”、“路虎”這些明顯借鑒了中國文化內涵的品牌名稱,怎么又成高大上的代表了?做人不能這么雙標吧。也難怪前幾年國家會下大力氣清理不規范的小區名稱,乃至國務院為此專門制定《地名管理條例》,規范地名。
溫莎國際小區
說穿了還是近代史上的屈辱百年造成了民族自信心慘遭打擊,以至于不斷自我矮化的結果,而所謂的外國地名、人名翻譯“信雅達”標準,更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不按“信雅達”標準,按最初對西方諸國的翻譯,稱俄羅斯為“羅剎”,英吉利為“(口英)咭唎”,法國為“發國”,稱美國為“亞美理駕洲大合眾國”或“咪唎堅”、“米利堅合眾國”等等,難道就影響你對它們的認知了?
再說了那些所謂的高大上西方地名,揭去其“信雅達”外衣,透視其本意又哪來什么高大上可言。比如“倫敦”的本意為“臨河不能過”,意即大河邊的一片連渡河點都沒有的大荒原,高大上嗎?“巴黎”的本意為船或者城堡,若是直書其意為船堡,可有詩情畫意?“柏林”的本意為“沼澤邊的城堡”,如此稱呼可滿意?“諾丁堡”約等于諾家屯、“曼徹斯特”約等于乳山堡、“金斯頓”約等于皇姑屯,“百老匯”約等于寬街。艾瑪,怎么突然這么接地氣了。
巴黎
所以某些人眼中的高大上字眼,說穿了也就是那么回事。什么時候才能重新豎起“中央帝國”的硬氣,提到國外的XX,直接賦予一個“XX的小蘇州”呢?君不見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歷史上同屬華夏文化圈的韓國、日本、越南等國的很多地名,如韓城、京都、太原,都是原模原樣的照搬。
日本京都
千余年前,日本的兩大都城平城京奈良及平安京京都,將整個長安和洛陽都復制了回去,號稱日本的長安和洛陽,至今依然流傳著“洛”和“上洛”的說法。現如今卻冒出一大堆“小鐮倉”、“小京都”,尬不尷尬,丟不丟臉。反正阿越聽了雞皮疙瘩直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