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子一響、鼓板一敲,一出《繞口令》選段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東北大鼓傳承人張艷英口中娓娓道來……9月10日晚,張艷英收徒儀式在沈陽舉行,在“引、保、代”三師的見證下,90后小伙常明亮正式拜師張艷英。當晚,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名譽主席劉蘭芳以視頻的形式發來祝福,她首先祝賀學生張艷英喜收新徒,其次鼓勵后輩們為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做出新的貢獻。
從藝四十年,張艷英首次收徒:
繼續宣傳東北大鼓,讓“鼓點”響下去
從藝四十余年,這是張艷英首次收徒,她直言心情十分激動,“我從1978年進入沈陽曲藝團,便開始學習東北大鼓,后來拜師劉蘭芳繼續深耕,如今收徒也是想讓東北大鼓薪火相傳。”張艷英告訴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自己能夠收徒還要感謝沈陽群眾藝術館,“當時藝術館打造了一系列國家級非遺項目傳習班,我很榮幸成為授課教師,讓更多人了解東北大鼓、喜歡東北大鼓。”
常明亮正是在張艷英的課堂上接觸到了東北大鼓,并對這一藝術形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東北大鼓是沈陽的文化符號之一,作為沈陽人,我認為自己有義務把它傳承下去,讓其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于是,他便有了拜師的意向。起初,張艷英并未答應,“我擔心他只是一時興起,而不能真正地把東北大鼓這一藝術形式吃透。”后來,常明亮勤學苦練,用自己的堅持打動了張艷英。“我收徒最看重人品,其次才看天賦,他學起來認真那股勁兒,讓我感覺到東北大鼓后繼有人了。”張艷英說,未來她會繼續盡自己所能地宣傳東北大鼓,讓“鼓點”一直響下去,讓更多人在耳濡目染中傳承非遺文化,從而讓古老的藝術散發新的光芒。
作為前輩,常佩業寄語年輕人:
藝術從來沒有過時,精彩就會有人買賬
當晚,國家一級編劇、遼寧省曲藝家協會顧問、沈陽市曲藝家協會名譽主席郝赫,國家級一級演員、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常佩業,遼寧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沈陽市曲藝家協會主席、沈陽曲藝團業務團長、非遺沈陽相聲代表性傳承人穆凱,東北大鼓代表性傳承人霍大順,國家一級伴奏員黃建立,著名東北大鼓表演藝術家張娃佳等也親臨現場,見證了張艷英收徒這一沈陽曲藝界的大事。六合相聲社社長辛宇主持了拜師儀式。
現場,穆凱受邀發言,他先是動情地回憶了與張艷英前輩同在沈陽曲藝團的過往經歷,隨后也為前輩收徒送上祝福,“希望東北大鼓可以傳唱開來,再創輝煌。”
作為此次拜師儀式的保師,常佩業則語重心長地說:“以前我認為東北大鼓對于年輕人來說比較陌生,直到有一次看張艷英在劇場表演,當時觀眾幾乎都是年輕人,她表演完劇場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而且經久不息,這讓我意識到,原來藝術從來沒有過時,精彩就會有人買賬。”而此次年輕的曲藝演員常明亮拜師,也讓常佩業對東北大鼓重新走上舞臺充滿信心,“東北大鼓是沈陽的藝術瑰寶,希望有更多年輕人走進東北大鼓,讓這一富有沈陽地方特色的曲種再度‘出圈’。同時,也希望外地朋友通過東北大鼓了解沈陽、愛上沈陽,并且愿意來到這座美麗熱情的城市玩一玩、看一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