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代工業務 慘淡 、大規模裁員、股價大跌 , 成立56年的芯片 巨頭 英特爾(Intel) 正 面臨危急存亡之秋, 對外頻頻傳出其 將核心業務拆分為獨立公司、出售部分子公司、縮減各國建廠計劃 的傳聞 。 首席執行官 基辛格(Pat Gelsinger) 近期更在 董事會中提出 “ 重振計劃 ” , 試圖全力 在絕境中止血 開源 。
曾經的CPU霸主英特爾,究竟是犯了哪些致命錯誤,落得今天這步田地?9月底將上市的AI PC處理器Core Ultra 200V(代號Lunar Lake),能為近期的低迷表現帶來一線生機嗎?
簡明科學指南以下來盤點CPU巨人20年來犯下的4大錯誤決策,成為英特爾由盛轉衰的關鍵節點:
錯誤1:錯過為iPhone提供芯片
2005年,英特爾拿到了蘋果的Mac處理器訂單,但后來當蘋果詢問英特爾是否有意生產iPhone芯片時,時任英特爾CEO歐特里尼(Paul Otellini)認為商業前景堪憂而拒絕,讓英特爾錯過了2007年iPhone上市后的智能手機起飛階段。
已于2017年去世的歐特里尼,本人也在卸任英特爾CEO職務時,接受美國雜志采訪承認了這一失誤。
他在采訪中坦承,說蘋果曾詢問他是否愿意為第一代iPhone供應芯片?而在誤判需求前景而放棄與蘋果交易的一剎那,英特爾錯過了關鍵的戰略轉折點。
歐特里尼所說的戰略轉折點,是指可能會決定企業存亡的關鍵時刻。他還留下了一句名言:為了避免錯過這個轉折點,經營者應該是“偏執狂”。
未能與英特爾合作的蘋果,最終陸續選擇與三星和臺積電合作,推進了智能手機芯片的開發和生產。最終,大量芯片產能流向了亞洲。
錯誤2:放棄早期GPU研發
2009年,英特爾宣布取消原定2010年推出的“Larrabee”GPU(圖形處理器)。當時英特爾若未取消該項目的開發,或許能縮短和顯卡霸主英偉達(NVIDIA)之間的距離,英特爾CEO基辛格2023年接受外媒《Digit》采訪時,也對當初取消Larrabee項目表示相當不滿。
Larrabee的架構相當特殊,可以將其視為GPU和多核CPU之間的混合體。它使用與桌面CPU相同的X86指令集,同時擁有CPU的快速存取層次結構和架構,以及GPU的紋理采樣硬件和渲染功能。
據稱Larrabee的設計性能與Nvidia GTX 285相當,但首批樣品的性能數據令人失望,相傳是英特爾放棄后續開發的原因,后來的Xeon Phi(至強融核協處理器)更是繼承了Larrabee的許多不足。在之后的十年中,一味投入低性能的核芯顯卡,讓消費者看不到英特爾GPU影響力,更間接導致了目前人工智能硬件競爭中英特爾的落后局面。
錯誤3:不愿下重本采用EUV,先進制程日漸落于人后
英特爾原定2015年量產的10納米制程一再跳票,部分原因是時任CEO科贊奇(Brian Krzanich)不愿采用昂貴的ASML EUV(極紫外光)光刻機,導致英特爾原本相對先進的制程工藝逐漸落后于臺積電和三星,CPU市場占有率也被AMD蠶食。
事實上,當初ASML研發EUV光刻機也得到了英特爾的不少幫助,但是英特爾在10納米制程沒有選擇EUV工藝的原因,是嘗試了自認為更易掌控的SAQP四重曝光技術,你沒看錯,如今華為麒麟9000系列正是采用類似的技術,通過相對落后的DUV光刻機多重曝光來生產更先進制程的芯片。
當初英特爾的想法與華為相似,是不依賴EUV光刻機,也能靠自己生產先進制程的CPU。然而,SAQP曝光工藝非常復雜、良品率低、成本高昂,隨著時間的推移,英特爾顯然站在了錯誤的一邊。
基辛格曾表示,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當時英特爾應該至少有一個平行的EUV戰略才對。
錯誤4:錯失投資OpenAI機會,未跟上生成式AI浪潮
2017年至2018年間,OpenAI和英特爾曾討論不同的投資合作選項,但當時英特爾的CEO史溫(Bob Swan)不認為生成式AI模型可以在短期內商業化,擔心投資無法回收,且服務器部門不愿以成本價為OpenAI生產硬件設備。
最終,OpenAI和英特爾的合作告吹,接手投資的微軟,隨后在ChatGPT掀起的生成式AI浪潮中搶占先機。
分拆業務、撤換CEO?短期看來都非選項
盡管看似有些事后諸葛,但不可否認,正是歷年各項錯誤決策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導致了英特爾帝國的傾頹,且許多病根在基辛格上任前就早已種下。
而為了幫英特爾續命,是否將出售代工部門、分拆業務,或是替換掉基辛格等可能做法,也受到高度關注。
英特爾董事會正在尋求方法改善財務狀況,考慮多個選項,包括縮減數十億美元的各國工廠項目、出售部分子公司,甚至可能將核心業務拆分為獨立公司,但目前尚未確定最佳方案,并且所有選項都面臨挑戰。而有關被收購的傳聞,目前則沒有關于收購英特爾業務的具體報價。
即使分拆業務能對英特爾財務狀況帶來改善,但完成交易也可能極其復雜。考慮到國家安全問題,對英特爾工廠的潛在收購,都將面臨美國政府的嚴格審查,而為了通過審查,收購者可能還需同意投入數百億美元,作為英特爾已經承諾用于建設新工廠解決美國工人就業問題的資金。
盡管英特爾面臨關鍵時刻,英特爾董事會似乎并不打算換掉基辛格,因為大多數英特爾內部人士認為,基辛格是在大錯鑄成后才接掌公司的,很難想出誰能做得比基辛格更好。
Lunar Lake性能領先,英特爾能在AI PC市場扳回一城?
科技媒體《TechRadar》指出,隨著英偉達搶走了英特爾的服務器客戶,AMD在桌面計算機CPU市場占據優勢,英特爾的最后的堡壘將是計算機消費市場:筆記本電腦。
近期,英特爾正大力宣傳新一代筆記本處理器Lunar Lake,該處理器采用臺積電3納米制程,NPU算力達48TOPS,在電池續航能力、每瓦性能和功耗等多方面都有顯著提升,將與超過20家合作伙伴推出超過80款AI PC,于9月24日起上市。
根據一些評測機構的實測,Lunar Lake處理器播放本地視頻時的電池續航時間長達20至26小時,在省電技術方面超越了高通和AMD最好的筆記本CPU,甚至有可能超越蘋果M4。并且英特爾X86架構同微軟Windows長年合作,也確保了Lunar Lake不會遇到蘋果、高通等Arm架構CPU面臨的應用程序兼容性問題。
只是,外界普遍預期AI PC的換機潮最快也要等到2025年,消費者是否愿意買單也仍有待觀察。英特爾能否順利救亡圖存,值得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