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教師從職業小白的試用期開始,然后從員級到助級到中級最后再到高級職稱,是一個不斷奮斗爭取的漫長過程。
如果你第一學歷是大學專科的話,參加工作一年以后就是三級教師,參加工作第三年就是二級教師,第7年可以參評一級教師,一級教師再經5年才可以參評高級教師。也就是說,第一學歷是專科的話,必須是參加教育工作12年以后才能夠格參評高級教師。
當然能不能評上還要看你的證書硬不硬,你的任職年限、班主任或輔導員年限、任課情況、任職年限、繼續教育、年度考核情況等等條件是否符合評審條件,并不是夠條件就能評上的。
如果第一學歷是大學本科的話,參加工作一年以后就是二級教師,再經過4年是一級教師,再經過5年才可以參評高級教師。
如果你是更高的學歷,在符合申報條件的情況下,再有足夠多的證書,就可以更快的評上高級職稱。
能不能順利評上職稱,取決于很多因素。關鍵還要看本單位的評審方案或實施細則的導向性是面向哪一個群體。
比如有的學校的方案規定教齡是每年1分,這樣教齡長的教師就可能占一定的優勢。
比如有的學校規定各種證書不限件數,不限級別,上不封頂,有多少算多少,這樣證書多的教師就占有優勢了。
所以說,一個能夠考慮到不同年齡、不同層次,不同方面可信度比較高的方案還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職稱都是設崗的,如果一個單位的高級崗位在滿崗的情況下,這個單位就沒有高級崗位了。不怕你年限多么長,證書多么硬,你也得干等著,這才是望洋興嘆。只有高級崗位在自然減員空出崗位以后才能設崗。
在2015年以前我們小學是不設高級崗位的。很多教師退休前只能評到小學高級教師也就是職稱過渡之后的一級教師,即中級崗位。也有少數教師小學高級教師也沒評上只能在小學二級教師的崗位上退下來。
2015年以后,我們學校150名教師,平均每年分1個高級教師的名額。一直到現在真正在小學學段評出的高級教師僅僅有6人。別的取得高級職稱的教師大部分都是在中學評上以后又調到小學工作的。
其余的教師都是通過綠色通道評的基層高級教師。
就是因為有了基層高級教師,很多教師圓了高級教師的夢想。
自2019年起,我校通過基層高級這個渠道評上了24名高級教師,這大大改變了評職稱難的窘境,提高了教師的待遇。成功評上的教師真正得到了政策的實惠,也提高了其他教師從教的積極性。
一名教師能不能評上高級教師,實力非常重要,但運氣也不可或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