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嘴瓢 校對/李蓉婳
如今已經是九月中旬,即將迎來中秋節假期,對于離家近的大學生來說,中秋節回家第一件事肯定是跟父母分享自己的大學生活,其中吐槽最多的或許就是生活費了。
眾所周知,大學生的各項開支要比高中生多得多,大學學費和住宿費加起來一年就要大約一萬塊錢,而這已經是普通高中生一年所有的開支。然而,大學生還有生活費沒有算在內,關于大學生一個月多少生活費才夠花這個問題,每年的開學季都會被網友們放出來討論一番。
一名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帖稱,她的父母每個月只給1500元生活費,根本就不夠花,這還是不出學校沒有交通費、不打印資料、不交際、不改善生活、不買化妝品一個月的支出。
事實上,因為地區發展水平的差異,各省份的大學生月平均開支也不盡相同。
某記賬APP平臺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全國范圍內,大學生生活費最低的地區是新疆,平均每個月的開支僅820元,而最高的是上海市,平均每個月1750元。最低與最高之間差了一倍多。
總體來說,全國大學生平均月開支為1282元,東部沿海地區的省市平均生活費是最高的,幾乎都在1500元以上,平均生活費墊底的地區基本上分布在西北、西南地區,跟我國各省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分布差異基本吻合。令筆者驚訝的是,作為首都的北京,大學生的人均生活費卻不是最高的,反而被上海超過。
那么,大學生的生活費到底花在哪了?這本質上也是數據的問題,我們可以仔細地掰扯掰扯。
總的來說,大學生的開支主要有一日三餐伙食費、零食水果、生活用品、話費水費電費等幾個方面。
首先是伙食費,一般大學只要是正規的,無論是公辦還是民辦食堂都會比較便宜。而大學食堂里面又分為食堂承包和個人經營的兩類檔口,食堂承包經營的檔口規模比較大,類似于點快餐那種,兩葷兩素正常12塊錢,午晚餐加起來就是24塊;至于早餐,大多數學生只是在上課的途中匆忙買一份,大約5塊錢。
所以伙食費方面,一天30塊錢的開支足矣。
此外,零食水果和生活用品也是一項重要開支,正常大學生一周至少要逛一次超市,買一次水果,每周的花費大約是100元左右;至于生活用品,主要是洗發水、牙膏、紙巾等,每個月的開支并不多,女生在生活用品方面的開支會多一些,總的來說,一個月80塊錢足夠。
關于話費方面,三大運營商對大學生都是有優惠的,辦一張校園卡,每個月正常的開支大約也就40塊錢,再加上住在宿舍里面要有電費、水費,宿舍幾個人公攤下來,平均每個人也是100塊錢左右;話費、水電費這項內容加起來,就是140塊錢每個月。
當然,大學里面平日有時候也會跟舍友出去聚會,正常每個月也會出去吃一頓,大約100塊錢;如果是女生的話,每個月化妝品、護膚品方面的開支也是不容忽視的,至少也要200元;還有的可能要買一些衣服,不過這些不是每個月都要買,所以平均下來大約也是每個月100塊錢。
以上各項開支全部加起來,每個月1500塊的生活費,完全是足夠的,但如果談戀愛的話,另說。
需要注意的是,平均數只是一個參考,家長們不能說就一定要按照平均數去給生活費,因為同一個省市的不同地區也是有非常大差異的;就拿我國人口最多的廣東省來說,廣東一共有21個地市,2023年GDP最高的是深圳、最低的是云浮,深圳的消費水平遠高于云浮,所以深圳的大學生生活開支也會更高。
筆者之前看過一個關于上海同濟大學學生生活費的采訪,在被采訪的十幾個人中,生活費最低的為1500元,最高的達到了4000塊錢一個月,其實有些還不止,每個月花銷超過6000塊錢的大有人在。
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換位思考,如果父母每個月給2000塊錢,這個時候還抱怨自己的父母給的生活費太少,不妨思考一下,大學生上大學是去學習還是去享受生活的?現在外面打工的收入普遍也就三四千一個月,試想一下,等自己畢業之后,能不能每個月穩定給父母2000塊錢?
總之,生活費的多少最終還是要看家庭的條件,家里有就多給點,少就省一點,理性消費,避免養成超前消費毛病,大家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