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如果有收獲,可關注本號,設為星標☆
如果你問一個人:現在凍品行業情況好嗎?
他大概率會回答:非常卷,下滑、虧損是常態。
如果你再問一個人:現在是在凍品行業創業的好時機嗎?
他大概率會回答:現在創業,不是瘋就是傻。
然而正是在一眾“倒閉”、“虧損”、“下滑”的大環境之下,在超市這個最不被看好的渠道,周亞麗卻從商超的面點加工區入手,從零開始,用不到兩年的時間實現了突圍。至今已服務了上千家超市,成為專業的超市面點加工區服務商。
很多業內人士紛紛感嘆,這其中到底有什么“秘密”?
01
深耕凍品20年,她與面點的不解之緣
在見到周亞麗之前,通過業內人士的零星轉述,我對她有過一些模糊的概念,但是也僅僅停留在“行業難做,她卻能從零起步快速突圍”。
見到她之后,一頭利落的短發,耳間點綴香檳色珍珠耳釘,笑眼彎彎,交談過程中時不時有爽朗的笑聲發出,認為凍品前景“一片藍海”,她的樂觀似乎與當前很多人眼中的“行業寒冬”大相徑庭。
沒有人可以隨便成功,周亞麗對行業的預判底氣同樣也來自于她與面點的20年“親密接觸”。
在創立合一食品之前,周亞麗接觸最多的就是面點,從最初的三全食品面點車間,到后來的幾份工作經歷,她始終與面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身邊人對她的評價大多是:果斷、真誠,做事情雷厲風行。但是她自己覺得“雖然個性很強,喜歡當領導,但是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會自己創業當老板。”
然而命運的齒輪在周亞麗35歲那一年開始了轉動。
當時工作的工廠外遷,她也遭遇職業發展瓶頸:打工很容易到天花板,同時家庭和工作需要兼顧,未來要走向何方,成為擺在她面前的一道難題。
這中間有過困惑,也經歷過焦慮,不服輸的性格讓她第一次有了想要創業的想法。但是“干什么”依然是一個問題。
那段時間,她連續好幾天都在當地的凍品批發市場徘徊,通過走訪和觀察,最終將目光鎖定在了自己最熟悉也是最擅長的速凍面點上。
這個決定源于周亞麗2020年左右在當地一家大型超市短暫的工作經歷,當時這家超市的手工面點特別受歡迎,但是因為人手有限,貨品供不應求,導致很多消費者每次都失望而歸。手工面點效率慢,利潤低,雖然市場有需求,但是愿意做的超市卻不多。
為什么不能將手工產品量化,提升口感的同時也將價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找到市場缺口之后,說干就干,憑借著對上游工廠的深度了解,周亞麗開始尋找合適的渠道對接。
調貨、找貨,做統計歸納,對接商超,第一月下來凈掙了三萬,“比上班強,這開始的嘗試讓我信心倍增。”回憶起最初的成功,周亞麗臉上的笑容依然抑制不住。
龐大的市場需求,再加上真誠爽朗的性格,周亞麗很快就積累了第一批客戶,但是毫無創業經驗的她直言被2022年的第一個旺季“給砸暈了”。
當時合一食品還尚在初創階段,旺季恰逢農歷新年,要貨的人太多,發貨人手不夠,“當時6個貨拉拉圍著我,那一瞬間幾乎要崩潰大哭。”
那年她和團隊一直工作到大年三十,結束工作走出倉庫,外面已經是新年的萬家燈火。
秉持著真誠的創業底色,不斷深挖用戶需求,合一食品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如黑馬一般迅速脫穎而出,如今最遠的客戶已經覆蓋到了內蒙古的海拉爾。
02
“別人低價搶走客戶,我用產品再搶回來”
與面點打了20多年的交道,對于這個“老朋友”,周亞麗不僅有很深的感情,而且“每一次深入了解,都會有更多的新鮮感和驚喜。”
她直言自己日常最喜歡逛的地方是夜市攤,“因為那里年輕人多,能夠發掘到很多潛在的消費趨勢。”也正是由于她對消費者需求細致入微的把握,“年輕、時尚”也成為越來越多客戶對于合一食品產品線的評價。
我問:平時會不會遇到客戶被搶走的事情?
周亞麗回答:被人用低價搶走客戶,我們用產品力再搶回來。
她始終認為一個企業能夠發展壯大,最需要筑牢的地基還是產品力,“離開了這個談發展,都是徒勞。”
對于如何筑牢產品線,周亞麗給出了三點:
1.是否符合消費者對健康的追求。
隨著消費需求的逐漸轉變和升級,人們對食品飲料的營養價值和健康屬性越來越重視,健康化、個性化、功能化逐漸成為消費者的主流需求。
周亞麗舉例說,雜糧包是如今超市面點柜臺賣的比較好,且復購率很高的產品,除此之外,像近幾年興起的低GI食品,也很受年輕人喜歡。
傳統食品中高油高糖高鹽的產品,正在逐漸做出調整,她的團隊在篩選上架產品的時候也會格外留意到這些。
2.能否滿足客戶個性化的需求。
很多人做產品往往會盯著競爭對手走,而忽略了消費者。洞察產品的第一性要求就是滿足消費者需求,而且要比競爭對手更加好的滿足這種需求。
為了發掘消費者的內在訴求,她經常去超市柜臺觀察不同的人群,例如早中晚不同時間段主流消費人群的不同,從而去判斷該時間段最適合呈現的產品類別。
“我們不賣市場流通貨,更多是我來發現超市的使用場景,然后匹配相應的產品,再找靠譜的工廠來做。”周亞麗說。
比如產品微升級。
她發現超市里包子的需求很大,但是速凍機制包子口感差,復購率很低,于是引入了手工老面包子,口感提升的同時,復購率和銷量一下子就起來了。
再比如傳統的糖糕,消費者普遍反映太過油膩,周亞麗團隊在深諳這一需求的基礎上,將糖糕的餡料改成了更加健康的蔓越莓、五仁等,終端反饋果然很好。
團隊還通過工藝調整,將傳統的花卷升級成了肉籠,不僅形狀更加討喜,而且口感更好,也更受消費者歡迎。
同時她認為,與終端場景不匹配的產品最終也會逐漸被市場淘汰。
她舉例說前幾年風靡大街小巷的酸奶麻花,想要達到最好的效果,在炸之前需要經過4個小時的醒發,否則會口感發硬。而很多終端并不具備這樣的醒發條件,應用場景與產品不匹配,最終也決定了產品在終端的流通性會大大受限。
3.性價比是否高。
經濟下行,很多人都在消費降級,想要留住消費者必須要拿出好的產品,而對于好產品的定義,周亞麗認為是“極高的性價比”。
她說自己曾經也跟很多人一樣企圖用低價來吸引客戶,但是結果消費者并不買賬。
“終端雖然喜歡低價,但是如果一味追求低價而降低品質,最終反噬的還是自己,消費者喜歡的是價格合理且有品質保障的產品,這也就是所謂的高性價比。”她說。
“對于那些一上就廢的產品,要么是產品不好吃,要么太貴不接地氣兒,只有這兩個原因。”
03
合一的定位是服務商,而不是供貨商
周亞麗說現在的很多客戶都打趣似的叫她“周醫生”,因為她和團隊可以很準確的指出超市面點加工區的“癥結”所在,這個過程如同醫生給病人開藥方。
“合一未來的定位更多是服務商,并不僅僅是供貨商。”
同時為了將合一的精細化服務做到極致,她的團隊每到一個超市,開出的“藥方”不僅指出問題所在,最重要的是給出解決方法。
從前期的柜面規劃、操作間規劃到后期的陪跑和運營,她們給客戶提供的是保姆式的服務模式。
當問到這種精細化服務究竟能“精細”到何種地步的時候,她隨機給我們打開了一張“開店所需物料總表”的表單。
一眼望過去,從生產設備、陳列器具、標識、耗材到生產工具和面點品類,這個表單都做了詳細的統計。
最讓我們驚訝的是,大到一個四孔蒸包機,小到一個陳列的編筐,事無巨細,極大地方便了客戶。
“客戶其實也不想折騰,我們解決了他們在面點柜臺從開店到運營的一系列痛點之后,基本不需要開發新客戶,總會有源源不斷的客戶被介紹過來。”周亞麗分享說。
她感慨說現在服務客戶常常忘了自己是“乙方”,因為極致的精細化服務讓她和團隊贏得了客戶的信賴和尊重,甚至很多都處成了朋友。
比如今年服務的一家蘇州當地的超市,從規劃到最終的落地執行,周亞麗親自帶隊。經過幾天的奮戰,終于讓這家超市的面點專柜從陳列到產品線都煥然一新。
重新后開業的第一天是一個平淡的周一,“一上午就賣了五千多,超市老板高興瘋了,要知道他們的面點柜臺以前一直都是虧損的。”說到這兒周亞麗的語氣里依然難掩自豪。
為了表示感謝,這個超市的老板還全程接待周亞麗的團隊去其老家游玩了幾天,“我創業以來,總是以最大的真誠對待客戶,同樣也經常被陌生人之間這種無條件的信任所打動,這種信任也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
后記:
從最初無資金無庫房無團隊,天時地利人和似乎哪一點都沒占上,到如今不到兩年時間,彎道超車實現突破,很多人會詫異,周亞麗到底靠的是什么?
而創業至今,她有過崩潰到大哭的經歷,同時也因為越來越多的客戶信任,而倍感責任重大。
正如周亞麗所說:“在這個大環境之下,當初沒人覺得我能成功,但越是這樣我們越要踏實做好自己,真誠始終是合一的底色,我認為企業只有用耐力和真誠突破瓶頸和低谷,才能迎來真正的復蘇和蛻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