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暇,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見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紅樓夢中林黛玉和賈寶玉兩個人最終勞燕分飛,成為了很多人心中的意難平。有很多人不理解,認為賈母那么喜歡林黛玉和賈寶玉,為什么不促成二人的婚事,成天裝聾作啞。
在大家族的婆媳以及各種勢力之間都充斥著明爭暗斗,賈母在她那個位置上自有她的苦衷,自然不能像我們普通人一樣,喜怒形于色。但是我們能從文章中的字里行間看出賈母對于林黛玉和賈寶玉的婚事是非常支持,也可以得出賈寶玉和林黛玉二人是有婚約在先的,我們從文本中細細的捋一捋。
林黛玉的母親去世之后,因為賈母的再三邀約,林如海將林黛玉送入了賈府。這里賈母和林如海就有可能替林黛玉的未來做好了規劃,兩家也算門當戶對,林黛玉賈寶玉二人年歲相當,林如海事業上前途無量,把林黛玉送入賈府也斷了他的后顧之憂。
賈府接林黛玉的時候,可是去了若干大船,可是我們看這些大船,只是帶了賈雨村、林黛玉、雪雁和一個老嬤嬤。這點人,哪里用得了那么多大船,那船上帶的是什么?無非就是林家的財產,我們可以理解為林黛玉的嫁妝。
林如海只有林黛玉一個女兒,按照古代的觀念,林家屬于絕戶,萬一林如海有什么不測,林家的宗族是有權處理林家財產的,所以林如??梢蕴崆皩⒆约旱呢敭a進行處分,以林黛玉嫁妝的形式運到賈府,也合情合理,因此從這點可以推斷出林黛玉和賈寶玉有婚約在先。
并且林如海還寫給賈政一封信,信中提到了錢財,林如海是這么和賈雨村說的“已修下薦書一封,轉托內兄務為周全協佐,方可稍盡弟之鄙誠,即有所費用之例,弟已于內兄信中注明白,亦不勞尊兄多慮矣!”信中關于這些錢財,林如海已經注明用途。
林黛玉和賈寶玉初次相見,就似曾相識,等于再續前世的緣分。當得知林黛玉“無字”時,賈寶玉送了林黛玉“顰顰”二字。古代女子三歲取名,出嫁取字。在《禮記曲禮》上記載“女子許嫁,笄而字。”女子進入談婚論嫁的階段,就會舉行笄禮,并為她取字,一般這個“字”,都是由夫家來給取的,林黛玉和賈寶玉初次見面,賈寶玉就給林黛玉取字,其中含義不言自明。
林黛玉到賈府之后,賈母安排林黛玉在自己房的碧紗櫥里,賈寶玉則居住在碧紗櫥外,直到第二年春天,才為他們重新安排。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兩個人“親密友愛處,自較別個不同,日則同行同坐,夜則同止同息,言和意順”。
古代男女大防,講究的是“授受不親”“三歲不同席,七歲不同榻”,賈母是名門望族的大家閨秀,不可能不知道這點禮節,之所以這么安排就是因為二人有婚約。
最能夠揣摩賈母心思的當屬王熙鳳了,當林黛玉慢慢長大之后,王熙鳳曾經拿林黛玉和賈寶玉的關系打趣林黛玉,說“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么還不給我們家做媳婦”。
王熙鳳非常擅長揣摩賈母的心思,她公開能開這種玩笑,也是因為賈母已經對林黛玉和賈寶玉的婚姻做了打算。不僅王熙鳳,就連賈璉的小廝興兒也會認為“以后林姑娘自然會定給賈寶玉的”。
同時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茶”與婚姻關聯度非常大,茶和婚俗結緣是從唐代就開始的,比如結婚前有“說親茶”“納八字茶”,在正式婚禮中,還有“定茶”,新娘新郎的“交杯茶”,新娘還需要以茶犒勞賓客,完成“吃新人茶”的儀式。結婚后,女方家還需要準備“回門茶”。這里王熙鳳和林黛玉開的玩笑,就指的是婚前的說親茶。
在抄檢大觀園的時候,從林黛玉丫頭紫鵑的房里搜出兩副寶玉以往換下來的寄名符兒,一副束帶上的披帶,兩個荷包并扇套,套內有扇子。這寄名符我們可以理解成為了讓賈寶玉能夠平安順暢的一種“道具”,上面寫有他的姓名和生辰八字,寄名符由“神佛”出具,定期更換,換下來的寄名符由主人自行處理。在古代文化中,生辰八字具有私密性,也可以把寄名符看成一個人的“身份證”。
而中國傳統婚嫁習俗中有換庚譜的習俗,在提親過后,男女雙方就會互換八字,如果八字沒有相沖,就互換庚譜,做為定親的憑據,因此寄名符也只有雙方定親才能持有,紫鵑替林黛玉收存賈寶玉的寄名符,那林黛玉和賈寶玉二人必有婚約再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