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們,如果你感覺最近沒有收到我們的推送,可能是因為公眾號又調整了推送規則,導致推文沒有推到你們的跟前。請星標我們,或是多多給我們留言,點贊,人海茫茫,不要走散哦~
● Vic的生活近照。
最近兩年,建筑設計院的動態常常引起人們的關注。房地產行業的不景氣,也令曾被視為最搶手行業的建筑設計業風光不再,員工的留職、降薪或被裁員已成常態。
曾為上海一線設計院員工的Vic早在兩年前便敏銳地覺察到這種勢頭,裸辭后回到東北老家鞍山開始寫小說,如今他的第一部作品進入2024年新星國際推理文學獎復選,第二部作品已經簽約愛奇藝文學,他說“生活還沒有變得更好,但有了些希望”。一個建筑設計師,怎么會想到寫小說?以下是他的故事。
撰文 | coralsky
編輯|核桃仁
Vic的一天通常是這樣度過的,上午一般不會起得很早,會找找資料,整理素材,下午才開始寫作。
也許是做建筑設計師時的長期加班生活養成的習慣,他覺得上午整個人都是不清醒的,只有到了下午才有靈感去寫東西。他喜歡馬伯庸的小說,也喜歡馬伯庸的寫作方式——去咖啡店。點杯飲品,打開電腦,聽著白噪,寫上一個下午,不知疲倦。
● Vic的第一部小說《雪夜彌額爾》進入新星出版社主辦的2024年新星國際推理文學獎復選。
故鄉鞍山,在他的形容中是一個“四線城市”——盡管這里的車牌是“遼C”,全國三大鋼廠之一的鞍鋼就在這里,也曾為全國的經濟建設輸出了大量鋼材礦產,而現如今,在產能過剩的背景下,這里的存在感甚至不如同省的“宇宙的盡頭”鐵嶺。
在東北生活也有好處,意味著可以用較低的生活成本去做更多的嘗試——寫作需要安靜,Vic便在自家小區里租了一套房子,爸媽在五樓,他在三樓,彼此獨立又便于相互照應。
● Vic習慣在咖啡館寫小說。
這里的生活節奏是緩慢的,相對安逸,與在上海時的忙碌設計院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盡管也有這樣或那樣的不適應,比如文娛活動的匱乏,比如社交的缺失,但是Vic再也不想回到在設計院上班的日子了。
● Vic在設計院上班時的日常。
在青少年時期,Vic就有一個關于寫作的夢想。他一直都很喜歡文學,喜愛閱讀。大學時看了很多嚴肅文學作品,尤其是關于東北的創作——他的父母及長輩都親身經歷了九十年代的國有企業轉制和工廠下崗潮,多半在社會底層謀生,所以他有著一種東北孩子才能體會的特殊心境。
大學畢業前后,他還寫了幾萬字的小說,盡管沒有發表,但是也是一次練筆。工作后,他仍舊保持著喜歡文學這個愛好。
● 在設計院工作時通常是單休,即便如此,在休息日他也會抽出半天來學習寫作課程。
2015年大學畢業時,Vic通過校招到了上海一所一線建筑設計院工作。那時他就讀于“新四校”之一的沈陽建筑大學。志愿是高考時媽媽給報的,因為他小時候學過畫畫,這也是當時的熱門專業。
Vic當時也是滿懷著憧憬進入設計院的,不過,后來他才發現,這個行業和原來想象的朝氣蓬勃、充滿干勁兒的場景不同,加班很多,996是常態,每當交圖節點,平均每月還要通宵一到兩次。不僅如此,復雜與反復的流程以及身負重大責任,這些讓建筑設計師們壓力巨大,工作與生活完全失衡,健康狀況時常告急,甚而時有猝死事件發生。
一方面是經常性的加班,一方面行業卻沒有如他期望的進入穩定期,就在他入職的2015年,工資也開始打折,流露出一點衰退的先兆。
● 在設計院時不僅要上電腦畫圖也要下工地。
工作兩三年后,他曾跳槽過一次,因為興趣去了日企設計院,做國內文旅小鎮的策劃項目,雖然名聲響亮,但不到三成的落地率讓他覺得有悖初心,還是希望接觸實實在在的落地項目,2019年在老領導邀約下他又回到了原單位。
在設計院最后兩年的時間,行業開始漸漸嗅到不景氣的氣息。他做到了中層,工作強度更是有增無減,每天早上9點半左右上班,要一直到晚上11點才能下班,每周只休息一天,兩年中的雙休日用兩只手就數得過來,而工資卻不升反降。而更重要的是,在這樣的工作里,他找不到當下的價值,和對未來的希望。
長此以往,Vic的心理狀態全線崩潰,對于這個行業的熱情也全部磨滅。到后來發展到一上班打開電腦,他就覺得頭要爆炸了一樣,整個人都是一種抑郁的狀態,而同事們每天都是滿腹牢騷,也讓他覺得更加折磨,而選擇獨來獨往。
這期間他一直有轉行的打算,但是建筑設計師聽上去仍然是一個很響亮的身份,因為這一點,他和女友也出現了分歧,到后來終成陌路。
Vic曾經試著自我調節,幾次去咨詢心理醫生,也去了云南旅游,他發現都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在一線城市,工作決定生活狀態,他只要還在上班,就擺脫不了這個狀態。
他也認識到自己并不適合坐在格子間做白領,可能自由隨性的生活方式更適合他,甚至偶爾會有“寧可在東北賣烤串,也不想在一線城市當白領”的想法。
● 裸辭之后,他去了很多想去但沒去過的地方。
Vic是不贊成為了逃避痛苦而裸辭的,但是前提是奮力工作能夠換來一個值得期待的未來,而不是面對落寞。
于是2021年,他很堅決地又一次提了辭職,這次裸辭很決絕,“一天之內交接完工作,歸還了電腦,沒有道別,回到出租屋”,沒有工作的同時,也失去了感情。
辭職之后他睡了三天,在上海住了幾個月,把沒看完的書看完,去了一些想去而沒去過的地方,而后回到東北老家。
● Vic裸辭旅行后,去了杭州、東極島、貴州。
不過,哪怕是在設計院最難熬的日子,Vic始終保持著這樣一個習慣:每天早晨聽新聞,晚上聽有聲文學,保證市場敏感度和閱讀量。
哪怕是每周只休一天,他也會做一些與寫作相關的事情。比如上午收拾好房間,下午就找個咖啡館,安靜地看寫作教程。在加班無數的日子中,喜歡文學的這個愛好在很多時候給了他堅持下去的動力。
● Vic喜歡用文字記錄心情,他常在朋友圈里分享當下的一些創作。
在裸辭后,他一邊旅行,一邊在想著如何開始下一段生活。當時Vic的想法是,一定要轉行——建筑設計師是一個相對封閉的行業,他想看看行業外的人都在做什么。
為此,他卸載掉設計軟件,謝絕了內推和私活,注冊了一個新微信。刪掉了與過去有關的信息和記錄,留起了從來沒試過的長發,決定一切都重新開始。
● 裸辭后,留了長發,撕了長衫。
裸辭回到東北,告別建筑設計也意味著他不再是那個聽著光鮮的“某某工”,而是成為四線城市無業“游民”,也意味著將承受更大壓力,面臨更多失敗,同時,這也是代表著他將融入真正的生活,找尋人生的方向。
和在別人眼中的“回鄉躺平”不一樣,Vic說他“對自己有要求,躺不平”。他先是做了一段時間的b站文化up主,考慮到前景和收效后,他決定停止這個嘗試。
之后,他決定繼續拾起大學時期寫作的愛好,到這時,他已經將東北文學作家的作品讀得熟諳于心,蕭紅、遲子建、談波、賈行家、雙雪濤、班宇、鄭執……當然,還有更多國內外知名作家,從張愛玲、白先勇、王小波到莫言、余華,從莎士比亞、陀思妥耶夫斯基、海明威、博爾赫斯到馬爾克斯、川端康成……Vic將他們的作品如數家珍后,覺得差不多是時候了。
寫第一部小說《雪夜彌額爾》是去年年初的時候,這是一部純文學中篇,風格是東北懸疑,一共6萬多字。當時Vic是靈感澎湃,完全按捺不住腦海中噴薄而出的寫作欲望,兩個月不到就寫完了。
● 裸辭后堅持運動,是在沒有回報的日子里,唯一能看到的回報。
他形容這段時間就是“你去創建了一個世界,然后把這個世界完善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你完全脫離現實生活的各種苦悶壓抑,你可以忘記身邊的一切,是非常happy的一件事情,我就是在那時突然感覺到了有些人喜歡寫作的原因。”
他還在小說中設計了一個帶有自動機械裝置的特別的小教堂,并對鞍山市一條見證了近三十年經濟發展的老街做了一個商業策劃。上一段的工作與生活經歷,就這樣被他融入到新作品中。對于處女作,Vic現在還是覺得“非常滿意,寫出來自己想要的東西了”。
寫完后,Vic才開始琢磨怎樣把它推到編輯乃至大眾面前。通常來說,自由寫作者們是先根據投稿渠道的要求再開始寫作,而他現在完全是反過來——先創作,再投稿。
● Vic從小就學畫畫,畫得一手好畫。
互聯網時代令自由投稿變得更為便捷,訂閱號和小紅書等平臺提供了許多溝通渠道。而這部處女作也成為Vic進入寫作圈的敲門磚,一個驚喜便是,它入圍了新星出版社主辦的2024年新星國際推理文學獎復選,雖然未能進入決選,但是對于一名寫作新人而言,已是足夠大的鼓勵。
這部作品還直接促成了他和愛奇藝文學(小說)的合作——去年中旬,在發送投稿郵件一個月后,愛奇藝文學等不同平臺的編輯都聯系上了他,都認為他的作品各方面都可圈可點,并邀約他與平臺簽約寫小說。
幾輪溝通之后,最后Vic決定與愛奇藝小說合作進行第二部小說《鐘鼓樓下》的寫作,這是一部預計達30萬字的長篇小說,題材是現實主義+地域人文,幸運的是,它尚在概念階段便被商務部重點關注,也以A級評級簽約愛奇藝小說。
順利簽約平臺,一方面是有了一種基礎的保證以及明確的目標,另一方面,如何寫好簽約作品,也是一個挑戰——與那些知名的網絡小說平臺不同的是,愛奇藝小說對于作品質量的要求明顯更高。
● Vic生活近照。
Vic的這部小說于今年年初動筆。不過,動筆之前,光是與編輯部的前期溝通加上打磨大綱就花費了半年左右的時間,事實上,這也是整個流程中非常考驗作者耐心的一步。他常常給出超出編輯預期的回答,連負責編輯都夸他是對接的作者中最勤懇的那位。
在這些溝通中,Vic開始更加明確自己的寫作定位,長久的對于市場敏感度和閱讀量的積累,讓他知道一個詞匯,是當下文學發展的其中一個方向——“嚴肅文學類型化”,也是他想要嘗試的方向。
● Vic在咖啡店寫小說的日常。
此外,他還得知愛奇藝文學有一種“IP項目”,也就是以影視化為目標而創作,實際上他選擇與愛奇藝合作也是看中了這一點。
還有很多人關心的一點便是寫作收入,Vic表示,“即便是簽約作者也很難靠寫作維持生活,我還是在吃老本。主要是看中了后續的影視售賣,但是目前這個賽道也很熱了,不像2019年,改編率還是很高的。”
比如他簽約的版權向影視文學項目,B級~S級,稿酬是40~200元左右。落到具體,他的稿費標準是120元/千字,因此即便是30萬字的長篇,也收入有限,更不要說耗費的大量時間與精力。
所以Vic并不建議有養家負擔的人去嘗試這個出路,他自己也是“希望在短時間內花大量精力去迅速了解這個行業,然后再把它歸入一種副業里邊,這樣我還可以保證寫作的質量。”
接下來,Vic希望今年盡快完成這部小說,并留些時間去做一些其他方面的事情。如果可以,明年他可能會再重開一部——目前他手機里面存了十幾個小說大綱,只待付諸于筆。
他比較清楚自己的優勢,以前建筑設計師的身份寫作有關古建或建筑類的小說,在業內也是非常少見的。此外,他觀察到,無論是純文學還是影視文學領域,“地域人文”是個長盛不衰的熱點。像早年間的《狼圖騰》、《白鹿原》、《邊城》等,和近期獲寶珀理想國首獎及入圍的《潮汐圖》、《一團堅冰》、《孔雀菩提》,熱門改編影視如《漫長的季節》、《繁花》、《我的阿勒泰》等。而近幾年來,地方文旅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新舊媒體營銷,甚至開始了以此為題材的各類文學競賽,這意味著,“地域人文”將在一個時期內熱度上升,這也是他未來的寫作方向之一。
他把自己的寫作心得發布在社交平臺上,引發了大量的關注與詢問,也有很多同行與他分享自己的轉行心得。
對于想要入門寫作的人,Vic的建議是首先是要夯實基礎,寫作是一個有著很深技術含量的事情,在技術層面之上才得以體現藝術。第二就是要大量的讀和大量的寫,沒有捷徑可走。第三,他很不建議在開始階段把寫作當成一個全職,因為非常辛苦并且投入很高。第四點要耐得住寂寞——在沒有人認可的時候,能持續寫出作品非常重要。
未來,Vic覺得自己不設限,可能還是會去其他的城市生活。不過,目前他還是會在家鄉以最低成本做一些積累或者打好一些基礎。
“沒有哪種生活是容易的,人生沒有躺平可言,但可以不斷嘗試,去尋找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我肯定對眼下狀態還不滿意,不過我喜歡寫作,它讓我看到生活的希望。我曾無數次思考人生的意義是什么,最后得到一個淺薄的答案,就是對這個世界產生過影響,也許微不足道,也許多種多樣。寫出作品,讓人們看到,這就是其中的一種方式。”
本文作者:coralsky,前時尚雜志編輯,現蟄居魔都,寫過很多文字仍未覺厭倦,并對任何事物都持有好奇心。搖滾樂迷,日本文化控,展覽愛好者……煩惱是興趣太多時間太少。
本文配圖均來源于受訪人提供,版權屬于原作者。
Read More
好好虛度時光
祝羽捷和了不起的女性們
公眾號|視頻號|微博|豆瓣|荔枝FM|小紅書
搜索:好好虛度時光
應聘請發送“應聘”至后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