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嘴瓢 校對/李蓉婳
如今已經到了九月中旬,中小學已經開學半個月了,對于學生們來說,新學期期待的第一件事就是發新書本,有時候對著新鮮的書本知識看半天也不覺得膩。
眾所周知,教材是學生探索知識的重要媒介,而且教材也是教師教學的主要依據,其內容的準確性和規范性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
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各地文化和教育基礎不同,再加上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教育資源配備有別,所以國內使用多個版本的教材,可因地制宜融入特色內容,滿足不同的需求。
然而,教材越多出錯的概率就越高,近日,江蘇的一位網友在網上發帖子表示,“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因為出現錯字,學校根據要求將全部緊急召回,這件事在網上引發熱議。
據悉,教材出錯的內容在書本69頁,“平行光通過凸透鏡的光路”一行字中的“凸透鏡”被寫成了“凸透境”。把“鏡”字寫成了“境”,毋庸置疑這是個錯別字,可能是編者的疏忽也可能是印刷的問題,在審校的時候沒有注意到這個字。
目前,部分家長已接到學校發布的關于回收課本的通知,通知內容顯示,學校要求所有初二班主任通知班上的同學務必帶上新版教材,由班級收齊后送回圖書館,而且要求一本都不能外流,所有教材回收后才能發新教材!
另一學生家長則表示,學校要求周三開始回收物理課本,也是要求100%回收,下周二會重新發新印刷的課本,下周五物流會去各校全部收取。
錯字對學生的影響不容小覷。從學習方面看,錯字可能會干擾學生對概念的正確理解,比如語文教材中,尤其是古詩文,一個錯別字可能就改變了語句原本的含義,讓學生在閱讀時候產生較大的偏差;在物理、化學等理科教材中,錯字可能會讓學生對名詞原理和公式的理解出現錯誤。因此,教材上出現錯別字,實在是不應該。
但是,教材出現錯誤,不代表一定需要更換。
記得以前筆者上學的時候,如果遇到書本出現錯誤,一般都是教育部門或者印刷廠發一個通知,然后由老師統一勘誤,同學們按照要求做出修改就可以了,出版社等下一批出版的時候再更正。
有數據統計,2023年,江蘇全省有初中2336所,初一到初三三個年級共有277萬在校生,粗略取一個平均數,初二學生大約有90萬人,全部使用該教材。筆者了解到,該教材的定價為9.65元,90萬本書總價約為868萬,這筆損失將由出版社承擔。
從出版社的角度來講,教材屬于規范性出版物,對教材差錯實行零容忍,怎么嚴肅都不過分。但也有很多網友認為,為了一個錯字就要全部召回,太興師動眾了,勞民傷財、費錢費力!
所以有網友質疑,如此大費周章的發通知全省更換課本,難道真的只是因為一個錯字嗎,是不是有其它的原因,只是不方便透露而已?
當然,更多只是網友的猜測而已。不過,有工作人員回應,這套書被緊急召回的原因,確實不只是因為錯別字的問題,
印刷廠印制成品與原版色差太大,而色差對物理實驗呈現效果更加重要,這才是被召回的主要原因。
不過,因為書本印刷的錯誤,江蘇全省的初二學生就要遭殃了。
一方面,現在都開學半個月了,很多學生筆記都做了不少了,現在又要重新抄一遍,浪費時間不說,還影響學習;另一方面,書本緊急回收之后,新書還沒有到,中間的這個時間差怎么辦,總不能讓學生做其他事情吧?
所以,筆者認為,與其緊急召回課本,還不如先讓學生看著,等新書到了再統一回收也不遲,大家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