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德時代這一個新能源代表性項目上,招銀國際資本狂賺300億,而普通股民則巨虧60%:
(1)狂賺300億
2016年,招銀國際分兩次,以可轉債形式投資寧德時代,共計投資約40億人民幣,并在寧德時代上市前轉股。2020年起,招銀國際開始陸續減持,到2023年半年報,招銀國際的持股從前十大流通股中消失。
該筆投資為招銀國際獲得了超額的投資回報。不光投資的深度(投資回報率)較高,投資的廣度(絕對利潤規模)也非常大。由于投資總金額大,按照平均約8倍多收益來退出的話,投資利潤在300億規模。招銀國際這一投資由于賺的實在太多了,甚至超乎了自己的想象。
(2)巨虧60%
而在2021年,新能源賽道的投資如火如荼,押注新能源賽道的幾個公募基金經理連續獲得巨額回報,新能源基金被大量申購。業界知名分析師高喊:“當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不買房”。
然而,就在這樣的口號喊出不久,以新能源為代表的股票就帶來股市展開了波瀾壯闊的下跌。三年以來,盡管寧德時代的凈利潤上漲到了當初的三倍,但股價卻下跌了60%以上。
入場時機不同,導致了巨額的投資結果差異。這一切是為什么呢?
在《下一個風口--新質生產力驅動下的科創投資邏輯》這本書中,作者把寧德時代項目作為新能源賽道的代表項目,詳解了以上投資差異的重要原因,并且用數據來預言了鋰電池行業的轉折之年:
(1)狂賺300億的原因
招銀國際投資成功的原因,在于看到了新能源電動車本身是一場充滿想象力的新質生產力革命:一旦汽車能夠用電來驅動,就徹底擺脫了化石燃料這種有限性的資源,就能夠徹底解決能源危機。
對這一行業的判斷,可以從電動汽車的全周期運行成本、生產制造成本以及電氣化之后的智能化三個方面來判斷。且招銀國際采用可轉債工具進行投資,攻守兼備。
(2)巨虧60%的原因
在之后的下跌中,該書作者引入了“周期成長股”的概念,根據鋰電池行業屬于重資產投資行業來判斷該行業具備周期屬性,一旦大量供給商入場且需求沒有跟上,會導致行業下降周期到來。行業的周期下降,導致了股價的巨幅下跌。
作者從半導體行業的周期歷史作為參考出發,提出了以收入增速作為判斷行業頂部與底部的方法,并通過回測來證明該指標的有效性。
(3)判斷未來
根據鋰電池行業的收入同比增速,2020年與2021年兩年均為鋰電池行業的頂部之年,而2024年大概率為鋰電池行業的底部之年。若能在2024年完成抄底布局,則會在未來享受投資回報。
《下一個風口--新質生產力驅動下的科創投資邏輯》這本書,通過一系列投資案例的詳盡剖析,總結了國內科創大佬們的投資邏輯與手段。閱讀該書,將能把握新質產業發展風向標,盡早分享即將到來的時代紅利。
掃碼加入我們|一起開啟好書探索之旅期待你的蛻變讓我們一起攜手,彼此見證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